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木 《教书育人》2005,(1):34-35
《中国青年报》发表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否定性评论之后,又刊登了一些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文章。与此同时,搜狐网站也为此设立了一个讨论专题,讨论帖子近千条,可见这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有3526名网友以自己的判断投票:其中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15.8%;认为美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63.2%。  相似文献   

2.
端木 《今日教育》2005,(9):38-39
《中国青年报》发表数学大师丘成桐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否定性评论之后,又刊登了一些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文章。与此同时,搜狐网站也为此设立了一个讨论专题,讨论帖子近千条,可见这是一个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有3526名网友以自己的判断投票:其中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15.8%;认为美国基础教育较强的占63.2%。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极为深刻的转型与变革的时代,一个几乎一切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面临挑战和发生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表面形式的,而是根本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最基本的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和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基础教育是为什么打“基础”,基础的内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的任务发生着什么变化,学校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教育一直以传递“知识”为基本职能,或者说以知识的传递为教育的中心工作,然…  相似文献   

4.
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站在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中美教育如果比较的是数理课程的学术难度,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则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我们难以否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育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与创造力有何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譬如,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涉及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谈这个话题的目的,并不是替“以罚为教者”辩护,只是希望学校教育在杜绝体罚现象的过程中不要把教育引向另一个“左倾”的误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打”是一种最常见的教育方式,所谓“不打不成才”。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古时候的“打”不仅仅是“无能者”的教育方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学内容的脱离实际、单调无味导致学生不愿学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是教师所能决定的。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和进行着不断的变革,如果还有  相似文献   

6.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曾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的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7日)并引发了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有人说他揭去了中国教育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有人说他击碎了中国教育的一枕黄粱梦;有人认为“我们对基础知识这个概念可能有误解,认为基础知识就是掌握的书本知识有多少,其实基础知识应该包括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办法”;有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追求快、难、多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实际上,正是这个人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暗地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引入重重困境,以致使人们质疑:中学到底该不该学文言文?中学学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学不学文言文,而在学文言文的什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陷入了误区。本期刊发这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个道理:文言文不是作为“语料”而是作为“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学文言文,不是学“语料”,而是学“作品”。董承理老师的文章,细细分剥,层层推究,尤能给人启发。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③语感教学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8.
要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并重新审视我们的基础教育和我们以往的基础教育观,从中认真思考中小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上官子木 《师道》2004,(1):18-19
要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并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我们以往的基础教育观,从中认真思考发展个体的创造力究竞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孔伟 《教学与研究》2002,(10):78-80
20 0 2年 7月 15— 2 0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办的“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变革”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所理解的哲学 ,即哲学观问题 ,不是哲学的一个问题 ,而是全部哲学中的根本问题 ,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 ;思考这个问题的深度直接受制于对哲学观问题的讨论和对当代哲学的回应。有的学者认为 ,今天我们讨论马克思哲学观问题 ,是2 0多年来当代中国哲学改…  相似文献   

11.
年轻意味着什么?并不是什么新话题,许多人早就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不过,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原有的那种高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没有被“钱化”、“物化”?最近,我校部分学生围绕《师范教育》开展的“年轻意味什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我们谈话总是围绕一个中心、一定范围进行,这个中心、这个范围就是一个限制。但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具体谈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什么观点,却是自由的。而“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它本身不是题目,只是文章内容的一个范围。近年,话题作文已成为作文的一种趋向,尤其是考试作文更是如此。这种形式的作文已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确它的特点,了解什么是话题作文。那么,话题作文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3.
--南方都市报讯:南方都市报记者在深圳市宝安区中英公学随机抽取二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对儿童的“微社交”进行了调查,其中二年级有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37.8%;六年级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53.3%。调查结果显示,在微信和微博上,小学生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不是学习,而是兴趣爱好。有64.3%的小二学生和45%的小六学生选择该项。相比之下,小六学生讨论的话题更宽泛,位居第二位的是“娱乐八卦”,有35%的人点选;其中才是“学习”,有15%的人选择。5%选择“其他”。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问     
这一期我们策划了“马加爵现象”这个话题。这恐怕是当代校园、当代青年乃至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马加爵只是一个个体。然而,在这里,我们十分不想却又不得不用上“现象”这个词。一个事件,一旦发展成一种现象,它对社会影响的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做这个话题,绝不是来哗众取宠,更不是随波逐流。我们是想唤醒每一位大学生,每一名当代青年,每一个社会中人,请大家自己都反思一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马加爵现象”的发生都做了什么。当我们只顾为一己之私奔波忙碌,而忽视社会大环境的营造时;当我们心中只有“人人为我”的意念,而毫无“…  相似文献   

17.
当下,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入的阶段。当这一意义深远的教育变革正在逐步推行的时候,针对本次课改,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讨论,成为又一个热门的“教育话题”。诸多议论中,有的赞同、支持,有的批判、反对,有的质疑、观望。  相似文献   

18.
教育建基于文化,教育的变革必然涉及某种文化的变革,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在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中美基础教育的改革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只能是在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变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有“文化自觉”意识,在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经验时,只能借鉴,而不应移植.“文化自觉”要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冷静分析和学习美国文化,反思、继承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次论坛是今年7月在美国举行的第三次中美基础教育论坛——“中美高中数学与科学教育高层论坛”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在第三次中美基础教育论坛上,中美代表对两国科学和数学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高中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通过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中美数学与科学教育发展的意愿,并就两国数学与科学教育工作者今后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中方代表还公布了《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中美数学与科学教育质量——第三次“中美基础教育论坛”报告》。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是热点不断,乱象频发,人们本指望通过新课改来彻底剔除中国基础教育的诸般痼疾,可十几年过去了,热点还热,乱象还乱。人们有理由质疑:新课改是不是开错了“药方子”?在这个完全西化的“药方”中,杜威是专家、学者们言必谈及的一剂“猛药”。笔者认为,杜威不失为一剂“好药”,但杜威肯定不是一剂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