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象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它是描述物理状态与过程的工具之一。与物理学中的其他图象一样,v—t图象在表述质点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特征方面有着直观明了的特点,在分析、求解物理问题时,v—t图象往往具有巧妙、简便的优势。运用v—t图象表述、分析与解  相似文献   

2.
运用Q—t图象解热平衡问题,值得说明:吸热公式Q=cm(t—t_0)、放热公式Q=cm(t_0—t)都是一次函数,为作图方便应规定:cm愈大,吸热线偏离t轴逆时针角度愈大,放热线偏离t轴顺时针角度愈大。 1 定性比较物理量大小若用解析法,过程较复杂,颇费功夫,若采用图象定性分析,可迅速求出。 [例题1] 质量相同的两个小铜球一起在沸水里加热后,分别放入两杯质量相同温度为室温的水和酒精中,最终两液体的温度是: A.t_水>t_洒.B.t_水c_酒,c_水m>c_酒m,可知吸热线与t轴夹角a_水>a_酒,它们的吸热线与铜的放热线相交A、B(见图1),则对应的末温度t_水相似文献   

3.
徐清洪 《课外阅读》2011,(8):190-190
在动力学问题中可以用v—t图象可以具体现象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使问题更清晰明了。同时还可以直接用v—t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使问题简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图象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某些物理问题,如果根据物理规律直接求解,求解过程比较复杂,如果运用图象求解,会起到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同学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题例1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分别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让它们互相接触(已知c铜>c铅),则().A.热量从铅块向铜块传递B.不发生热传递C.热量从铜块向铅块传递D.无法判断解析:根据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Q=cmΔt作图象.以热量Q为纵坐标,温度的变化量Δt为横坐标,图象的斜率为cm.因为c铜>c铅,所以c铜m>c铅m,即铜块吸热函数的斜率大于…  相似文献   

5.
1.s—t图象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位移S,用横轴表示时间t,得到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叫做位移一时间(S—t)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直线运动”一章中,引入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图象斜率有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在s—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在v—t图象中斜率表示着加速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刚入高一的学生极易出现以下的疑惑与混淆。一、疑惑的是:“物理图象中直线斜率怎么有时会不等于直线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呢?”例1如图1和图2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α=β=45°,问图象斜率分别是多少?解析直线斜率k等于图线的纵坐标变化量Δs与横坐标的变化量Δt的比值,即k=Δs/Δt,所以图1直线斜率k1=(15—0)/(3—0)m/s=…  相似文献   

7.
“相和相差”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搞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抓住:(1)相的物理意义;(2)相差的意义及确定;(3)与x—t图象和x—ωt图象有关的问题;(4)相差与时差的关系。教材对相和相差有明确的定义,对其物理意义也有一定的阐述,但对相差与时差的关系没有明确的阐述,特别是对x—t图象和x—ωt图象没有明确的交待,x—t图象是在“简谐振动”中出现,x—ωt图象又贸然出现在“交流电”之中,因此常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8.
用图象表示及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在中学阶段的着重点是用图象进行表达和分析,这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行会考制度后,对理科学生,近几年物理图象的考查,比例越来越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F—a图象到F—t、p—t图象,以直线斜率到曲线斜率,在选修教材基础上逐渐扩展。现以图象变换,实验数据处理与图象,结合物理图象的应用等方面举例陈述图象教学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图象斜率的“疑”与“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直线运动”一章中,引入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u-t图象)。图象斜率有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在s-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在u-t图象中斜率表示着加速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刚人高一的学生极易出现以下的疑惑与混淆。  相似文献   

10.
x—t图象描述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2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抛物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1.
1.四等分或八等分 例1图1为一列简谐横渡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相似文献   

12.
ν—t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独特的优点在于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表达物理过程,内涵丰富,形式灵活多变。对于一些问题,应用已有定理、公式求解很麻烦甚至难于得出正确结论,而利用ν—t图象,则思路清晰,过程简洁,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十分重要盼意义。为此,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ν—t图象在解决有关中学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物理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速度时间图象又称v—t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对速度公式的直观体现。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中的“电磁感应”图象,一般是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左、右手定则等,正向或逆向分析判断与电磁感应有关的B—t图、δ(i)—t图或F_安—t图,以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下面结合例题作一分析。 一、由磁通量的变化判断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的变化。判断δ或i的变化规律图象问题,要抓住线框的结构特点和运动性质,弄清线框中磁通量的变化率△Φ/△t的大小和方向,从中选出符合实际的图象。  相似文献   

15.
《教学通讯》(理科版)1981年第四期发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景常同志题为《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一文,本刊摘载如下:高中物理课本上册第278页图8—30两幅图象,不少学生认为错了。认为 t=3秒=3/4T 时波还没传出一个波长,只能象课本图8—24中旁边标着3/4 T 的那条曲线;距波源 x=12厘米处的质点,应从 t=T/2=2  相似文献   

16.
在运用热量公式Q吸=cm(t-t0)和Q放=cmt0-t)解题时,同学们要明确以下四点:1.明确与热量Q有关的因素物体吸热升高的温度,物体放热降低的温度,若将和降都用面来表示,则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两个公式可写为在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题时,同学们应明确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的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c、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凸t三者所决定的.对同一物体而言,热量Q仅由温度的变化量t来决定.2.明确t在公式中的整体性在热量的计算公式中,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即物体变化的温度.同一物体,无论初温t0和末温t大小如何…  相似文献   

17.
1.位移-时间图象 s—t图象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是直线的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直线的斜率为正表示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表示沿负方向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图象是曲线的则表示变速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南通四县市2005届高三联合考试数学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当a取不同值时,在P12,41、Q(1,1)、R(2,2)、S(2,3)四个点中可以是函数y=logax的图象与其反函数图象的公共点的是()(A)P、Q、R(B)Q、S(C)Q、R(D)P、R对于该题,许多学生毫不犹豫的选了C项,其理由是:由图象可知:原函数图象与反函数图象的交点一定在直线y=x上.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逐项检验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这样就给学生引出了两个问题:(1)原函数图象与反函数图象的交点为什么不都在对称轴y=x上?(2)从教材所给的相关图象上认识理应只可能在对称轴y=x,而结果怎么不正确?…  相似文献   

19.
“v—t”图像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有些时候不被学生所重视.在分析物理问题时,若能有效地巧妙地利用“v—t”图象, 将会帮助我们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分析,简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20.
例1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1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