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难道还不了解他们自己的孩子?其实很不然。学生在校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有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的清楚,而这些又正是家长们十分关心非常想知道的,也是需要让他们知道的。家庭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延伸,学校教育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双方应常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特别情感,对老师谈及关于自己孩子的看法会十分敏感而在意。因而,善于亲切、合理、科学地向家长“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为了能深层次地沟通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使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位家长意味深长地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胆子太小,希望老师您多照顾。"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上课多让自己的孩子发言,以锻炼他的胆量,下课多引导他与同学玩耍,以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一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太调皮,老师,您要严加管教。"不难看出这位家长的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遵守纪律,尊敬他人,学会学习。……可见,每位家长都关心、呵护着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健康、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老师经常会对学生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学习。但是,很多家长感到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力不从心,问题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很少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些孩子不是与父母没话讲,就是逆反心理很强,与父母对着干。而中学生也在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对他们的约束、限制太多,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他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吃饱?中午睡觉了吗?和小朋友打架吗?今天学会了什么……家长总有无数问题想问老师,跟老师交流沟通。可是,这么多问题该什么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又该如何有效沟通,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呢?讲究沟通的内容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范围,不应只限于孩子学会了什么,能不能听得懂。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6,(10):2-2
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父母的关爱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如今“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父母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祖父母或亲友,家长只负责孩子的吃、穿、用,很少抽时间坐下来与孩子交谈。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有的家长外出打工。直接寄钱给学生租房住,不给班主任留电话号码,他们的孩子几天不到教室老师也无法与其联系,造成管理失控。这些学生对待老师的教育,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要么出现对立情绪;或敬而远之,或当面顶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就出现了大量留守子女。这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的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打工族的影响,这些孩子有的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卫生习惯、学业成绩也普遍较差,为了解决留守子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多亲近他们,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思,以便激励他们的自尊、自信,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充分发挥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作用,留守子女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家长的角度对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合理的沟通方式或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幼儿老师有所帮助。一、目前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即便有的家长很想与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一些看法,想通过孩子在家的表现来分析孩子…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香港父母注重子女全面发展香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受访家长同意送子女入幼儿园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照顾责任,或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读写算能力。大多数父母表示送子女入园的重要原因是希望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其次是为了促进儿童  相似文献   

10.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1.
美国幼教机构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尤为注重个别沟通。他们认为,教师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是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及时地互通信息,使家长和教师得知近日乃至当天孩子在园、在家情况。教师和家长“约谈”也是沟通最...  相似文献   

12.
《宣武教育》2005,(12):24-24
观点一:多方沟通及时了解 家长应做到多方沟通。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成绩变化引起的行为变化;多与孩子的同学沟通,了解孩子处理同学关系时遇到的问题;多与孩子本人沟通,了解孩子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4.
<正>位于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横畈集镇的一处出租房,农民工子女仰雅欣家里来了几位熟悉的"客人":他们是来家访的班主任胡怡怡和其他几位老师。老师们围坐在桌旁,和仰雅欣的父母聊孩子的事儿,还不断叮瞩他们要"抽空多和孩子交流"、"多和老师沟通、交流,搞好孩子的教育"。老师们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这让仰妈妈的眼角湿润了……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与老师的沟通频繁了,家长恨不得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到学习生涯都向老师汇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老师说,家长很难沟通,家长也时常责怪老师不能及时向他们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如果只是彼此抱怨对方,而未思考如何谋求沟通之道,双方就很难搭起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等方面不能有效地言传身教,不善于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体验和锻炼机会.五是家长对老师期望过高,希望老师能帮助解决孩子存在的一切问题,孩子的教育培养过多地加在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8.
正亲子活动作为一个新型的家园沟通平台,给了孩子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给了家长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的机会;给了老师得到更多与家长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如今家长文化素质相对提高,他们懂得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但是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如  相似文献   

19.
苏爱秋 《山东教育》2005,(23):81-81
老师和家长,同样扮演教育孩子的角色,只是老师恐怕要比家长多一份心理负担。因为孩子的危机意识较弱,老师随时担心万一有点儿闪失,如何面对家长?如果家长能体谅老师的这份心,在沟通态度上加以尊重,老师对未来工作也能多一份信心。  相似文献   

20.
触摸心灵     
有一次家长会,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古老的石板桥,其意在于和家长共同构建家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家长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有好几位家长向我反映他们平日与子女无法沟通,他们非常想与孩子交流,可是经常是交流刚开始,双方便发生争执,最终不欢而散。家长心中预先构筑的美好的心灵之桥也半道“垮塌”。第二天,我找来几位学生分别了解情况,他们的口径惊人地一致:父母们不理解他们,他们就像一只只被囚禁在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没有空闲,整天都是作业、作业……作业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每次与家长谈话也都是老生常谈:“现在要毕业了,你得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