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蓉 《生活教育》2009,(8):42-42
我的同事吴女士的儿子学习好,又懂事。在邻居和单位是出了名的,人们常问她:”你咋这么会教育孩子?介绍介绍经验!”每逢此时.吴女士总是莞尔一笑:”因为呀,咱是个懒妈妈呗!”见对方不信.她又补充一句:”懒妈妈才养勤快儿——信不信由你!”见众人如堕五里雾中.吴女士便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2.
“爸爸,我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放学回来,孩子兴奋地告诉我。“是哪一篇文章?”我问。“《海底交通警》”儿子说。是《小学生作文》上的看图写话!这让我想起上半年孩子写日记的一个场景。那天,儿子坐在桌前构思日记,好半天都没有动笔,原因是“无话可说”,思忖良久,他拿出《小学生作文》问道:“爸爸,小学生作文搞看图写话征稿,我可不可以写呢?”  相似文献   

3.
女儿写的一篇题为《墙》的作文,在“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初中生·作文》的扉页上刊出了.更出人意料的是,该作文还被评为“千金作文”,这让我的女儿欣喜若狂.当然她在意的不是有1000元的稿酬,而是她从此认为自己也是一名“文人”了.她从小就爱好文学,读小学时,获得过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举办的作文竞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连续玩电脑十几小时,竟导致服睛暴盲,这可怎么是好?”西安理工大学吴女士担忧地向记者诉说了此事。吴女士的儿子李某今年上高一,那天晚上,儿子打电脑游戏一坐便是十几小时。次日下午,儿子突然说  相似文献   

5.
茅盾文学奖得主和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到底谁高?这样的对比在许多人看来,是对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侮辱。然而,《暗算》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却报出“猛料”,他曾经帮儿子代劳的一篇作文却得了一个“儿子作文史上的最低分”。为此,直到现在,发表过多部小说和剧作的麦家,还常常被儿子嘲笑“还不如我呢!”(4月14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6.
你为谁读书?     
上初二的儿子刚学完一篇《为中华崛起读书》的课文,教师依葫芦画瓢,要求同学们也写一篇《我为XX读书》的作文。儿子告诉我,班里同学的读书观五花八门:有写为家长读书者,有写为将来找个漂亮女孩读书者,有为考大学读书者……儿子写的是《我为生存而读书》。我认可了儿子的读书观,也未贬低他的同学那些并不“高尚”的读书观。作文者,实话实说也,何必“低俗”时却伪装“崇高”?几天后,儿子大呼上当,说老爸的话不可轻信,原因是凡庸俗的读书观,不论行文如何入情入理,一律给了不及格。教师要求大家写成“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  相似文献   

7.
随手翻阅一本《意林》旧杂志,我被一个小故事所吸引。有个叫阿静的女士,她的儿子非常内向。一天,她跟儿子玩扑克牌游戏“争上游”。阿静先输一局,新开一局时她摸到了大王,按规则她要向儿子“进贡”大王,但儿子并不像她所预期的那样开心。询问个中缘由,儿子说:“我不想要大王,只想要小六。”原来,再多一张小六就可以凑成一副“四大金刚”了。阿静豁然开朗:原来最好的东西,未必是孩子最想要的东西!这一天,阿静终于给了孩子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熙格 《家长》2009,(8):41-44
李肖肖(化名,以下人物姓名皆同)为了把儿子打造成她心中的小绅士,对儿子进行了严格的“国学教育”:让儿子每天都要背诵《弟子规》,并按照其中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儿子。为了让她的“国学教育”计划达到理想效果,她还专门做了把“戒尺”挂在客厅的墙壁上,让儿子时时受到警醒。  相似文献   

9.
结冰 《陕西教育》2005,(12):59-61
从《七巧板》和《大风车》中走出的“鞠萍姐姐”以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亿万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大家部习惯的嘁她“鞠萍姐姐”.其实鞠萍的儿子马上就满12岁了。一提到宝贝儿子.鞠萍脸上立刻流露出内疚的表情——从名人家庭中走出的孩子无一部受到父母不得已的“冷落”。但让鞠萍欣慰的是,她只给了儿子生命.然而儿子给她的却是整个幸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  相似文献   

11.
三个儿子离开家出去闯荡,都取得了成功。一起回来的时候,他们讨论着各自送给老母亲的礼物。大儿子说:“我要给母亲造一幢大房子。”二儿子说:“我送给他一辆小汽车,并给他配一个司机。”三儿子笑着说:“你们记得母亲是多么喜欢读《圣经》吗?而且你们知道她眼睛不太好。所以我送给她一只能够背诵整部《圣经》的鹦鹉,教堂里的长老们花了12年的时间才教会它这个本领。”  相似文献   

12.
作文妈妈早就听说她的四个儿子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在写作的海洋里锻炼得很不错,能各负其责,出口成章,又能紧密地团结合作,相互配合,写好一篇篇作文。今天是作文妈妈的生日,正好四个儿子都回来了,她要趁这个机会考考孩子们,看看他们是否有真本事。她早就想好了一个办法,要在生日晚会上叫四个儿子共说一段话。生日晚会开始了。作文妈妈想了想,对四个儿子说:“你们兄弟ONIANZUOWENFUDAO四个的脾气我了解,平时整天都要不停地表现着自己,今天回来了一整天,有许多话憋在心里了吧?现在你们就以今天的所见所闻,以妈妈生日这天》为题,各…  相似文献   

13.
去年,本刊“作文家教”专栏曾刊登著名作家肖复兴指导儿子肖铁写作的心得——《我教儿子学作文》。今年,肖铁以北京市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在告别中学生活的前夕,肖铁的《成长的感觉》也出版了。这里,我们将《成长的感觉》责任编辑李莉的《路是走出来的》和肖铁的部分文章及写作心得一并  相似文献   

14.
欣欣有约     
我是一个非常非常爱画画的人。如果不画画,我的生活将是昏暗一片,看不见一丝色彩。我认为画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一种美的体现,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这次给你们投稿,也是我对《作文大王》表达自己的感情,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因为,我爱《作文大王》,我相信,画画会把我与《作文大王》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的。此外,我还想给《作文大王》唱两首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看过的《作文大王》?明天你是否还惦记,爱过的《作文大王》?谁看了《作文大王》,就一定会爱上她。因为她真的很棒,值得我们去爱她。—————“作文大王”版…  相似文献   

15.
“你究竟要‘奏’什么?”一位老师问。他看完((作文大王》2001年第1期《日记惹出的风波》,来编辑部和我探讨。“《大王四重奏》这个栏目,其实是同题作文的展示……”我抬起头说。这位老师说:“我有两个疑惑,先说第一个吧:那篇《儿子的日记》写小米讨厌写日记,算是好作文吗?”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事出有因老师:“你的《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老师:“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眼皮。”老师:“为什么?”学生:“只要把眼一闭,全世界都被遮住了。”父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一次闲暇时,他问儿子:“自习课时一般你们教室有多少人?”儿子说:“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35人。”“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又有多少人?”“一个人也没有。”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正在讲“现在进行时”,她问道:“现在我说一句话:‘老师长得漂亮。’大家看一下该用什么时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过去时。”约翰哭…  相似文献   

17.
《不及格》是长春市一所中学的高二女生谷阳的作品集,也是她的第二本书。在此之前,她曾发表过中篇小说《丛林日记》,出版过长篇小说《丛林里隐藏的秘密》。谷阳之所以要出版《不及格》和她的作文有关,从初中到现在,谷阳交到老师那里的作文,多半受到“不公平”的待  相似文献   

18.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下棋、打球、钓鱼、养宠物、写作……其中养宠物是他最大的爱好。这份并不特殊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也为他的写作插上了翅膀。从上一年级至今,儿子已经在《小学生作文》《作文与考试》等刊物上发表了140多篇文章,其中主题为宠物的文章就有50多篇。他参加作文比赛也多次获奖。在2022年11月的《小学生作文》杂志上,他发表了《养宠物“养”出好文章》一文,与全国的小读者分享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20.
给《故事作文》挑错别字,当良师;坦率发表对《故事作文》的意见,做益友。这项轻松有趣的活动还在继续,请你不要错过。荣获“良师奖”和“益友奖”的同学,《故事作文》将刊登他(她)的个人资料及精美照片一张,并颁发奖品。为了及时和你联系,请在来信中写清你的家庭电话或你父母单位的电话,并附你的彩照一张。寻“良师” 觅“益友”$《故事作文》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