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精细化管理中融入“无边界”理念,通过课程建设的“无边界”、教师专业成长的“无边界”、内外资源的“无边界”、分工定位的“无边界”,模糊或打破了学校内外各种横向、纵向的界限,促使学校内部条块之间、学校与外界资源之间的“边界”具有渗透性、灵动性,进而激活各种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要素,提升学校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眼下,很多学校提倡学校管理精细化。有的学校不知是受以前“军事化”管理经验的影响,还是想创新“精细化”管理理论,大张旗鼓地提出了学校管理“无缝隙”化模式,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效仿,成了“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坚定执行者。  相似文献   

3.
每天黎明时,在宿迁县蔡集乡徐洼小学的校园内都可看到两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忙碌着。老爷爷打扫校院;老奶奶为老师烧洗脸水、做饭。有人会问,他俩是老师?还是工友?不,都不是。老爷爷叫张玉镇,今年66岁;老奶奶是他的老伴,今年64岁。他们家住徐洼村二队,和学校是紧壁邻居。张玉镇常对人说“旧社会俺想读书无钱,也无权利读书。现在党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我们都要爱护学校,尊重教师。”一九八0年九月,老两口听说学校无厨工,老  相似文献   

4.
庐州中华职业学校是安徽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一所民办中专(国家承认学历,不包分配)。这所学校没有编制,全体教职员工都是端“泥饭碗”的,不拿“铁工资”,不坐“铁交椅”,学生不包分配,国家不给予经济补贴。 “庐职”创建于1988年,创办初期一无校舍,二无师资,三无设备,四无资金,被人们讥讽为“四无”学校。然而这所“四无”学校却越办越红火,今天已雄踞合肥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824人,5个专业,14个班级。招学生时门庭若市,招聘者纷至沓来,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民办学校一哄而起,有些是群团组织兴办,而大部分则是私人兴办。其中少数学校纯粹以赚钱为目的,学校条件简陋,内部管理混乱,有的甚至是“无校舍、无教师、无设备”的“三无”学校,他们利用“假广告、假招牌、假文凭”作诱饵招揽学生。这些学校的招生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先是大而空的校名——“××学院、××大专班、××中专学校”,再就是“解决户口、安置工作”八个诱人的字眼。究其实,除了老板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老百姓称这类学校是“贼”办学校。  相似文献   

6.
“学校特色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热词.管理者、学者和实践者在一个问题上做的文章太多了,常常就会出现因果不分甚至本末倒置现象.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到底是学校的特色还是特色的学校?显然,学校是本,特色是末.那些鼓动学校寻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之类所谓特色的文章均易把学校带入舍本逐末的思维窠臼和行动陷阱. 在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观察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人有”并不排斥“我有”,“我有”也不排斥“人有”.同样,“人无”的未必是我的特色所在,“人有”的未必不能成为我的特色.学校在特色选择、形象策划和目标描述上,均不存在“人无”才“我有”或“我有”必“人无”的逻辑.以此类推,“我新”、“我特”之类的说法也纯属电脑前某些打字者的想象或与会中某些发言者的快感,与现实实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7.
1911年,中国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次年,13岁的闻一多考取了这所学校。那时,清华学校的美国化气氛十分浓厚,学校的章程上也规定了“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企图  相似文献   

8.
鲁江 《江苏教育》2024,(10):12-15
在当前智能社会语境下,学校治理也应顺势而变,推进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透视教育的历时性变迁,可以从开发“无边界课程”、构建“无时限课堂”、开展“无制式教学”、探索“无痕迹教育”等方面探寻有益、可行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北京实验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唯一一所“十五年一贯制”公立示范学校,在校学生的年龄跨度从3岁到18岁,涵盖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如何发挥“十五年一贯制”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使之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以“魅力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离桃江县城12公里的浮邱山下,有一所“八千岁学校”。它是私人办的普通高中,正式名称是桃江县育英中学。学校董事长詹建威风趣地介绍道:别看我们“育英”是“个体联营”,但事业兴旺,发展迅速,已有30名教师,438名学生,师生年龄加起来超过八千岁,可谓“八千岁学校”。“八千岁学校”创办于1984年,设在鸬鹚渡乡的分水坳。开始不到“四千岁”,而且管理混乱,学生纷纷离去,眼看连“一千岁”也难保。后来县政协常委、省参事室参事詹建威出任董事长。他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千元钱充实办学经费,又着手整治风纪,督促教学,实行帐目公开,平息师生意见,稳住了“育英”的阵脚。接着又着手选择理想的校址。搬迁了几次,不是场地太小,就是交通不便,最后看中了浮邱山。这浮邱山可是桃江一大胜地,有“小南岳”之誉。育英中学迁到这里以后,便占风景优美、交通方便、靠近县城三大地利。地利既得,人和始兴,一批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秋季的新学期开始。英国教育部开始实施一个新的全国课程要求.即所有国立学校14岁以上的学生必须参加“工作”(Work experience)。这是英国继“少年学徒计划”之后的又一个举措。“少年学徒计划”允许14岁至16岁的学生每周可以离开学校3天去工作或去学校参加职业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9万学生加入这个计划。  相似文献   

12.
幽默     
好好上学爷爷送孙子上学,“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爷爷我可没有机会上学啊,那时太穷了,所以你现在一定要好好上学啊。”孙子一脸同情的看着他,“爷爷,那你就替我上学去吧。”别忘了来接我■邱新光小学开学了,刚满7岁的东东不愿到学校去,妈妈对东东解释,法律规定小朋友年满7岁就要到学校上学,一直到15岁。最后东东终于在学校的课桌关坐下来,眼里含着泪对妈妈说:“到我15岁的时候,你会记得来接我吗?”考了多少分妈妈:“这次学校考外语,听说奇奇考了85分,你考了多少?”儿子:“我比他多一点。”妈妈:“你是86分吗?”儿子:“不是,是8.5分。”造句老师…  相似文献   

13.
我们学校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有一定规模的“35岁不作为”队伍。明明这次他去参加优质课比赛肯定拿奖,可他一句“我又不评职称,让那些需要评职称的人去!”从而使学校的利益受损。客观地分析“35岁不作为”现象,职称的评聘是罪魁祸首。教师评上中级职称以后,由于受高级职称指标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便感到“前途”无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学校是不是就让这样的现象“放任自流”?笔者认为,应该坚决地说不!学校应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层面探索一些新路子,给35岁以上的教师找到事业发展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14.
最近,意大利政府提出教育改革新方案,要全面改革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新的教育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1.改革现行学制,将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初中三年制不变,高中则由五年制改为三年制。改革后的学制,小学称为“基础学校”,初中称为“导向学校”,高中称为“高级学校”。2.规定儿童5岁必须上学,将5~6岁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美丽的莲石湖畔,创建于2014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托北京市京源学校总校的“优良基因”,学校构建了6~15岁连续培养的“k-9教育体系”,从“认识自我”、“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探索解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三个关系问题,构建“自我管理课程”、“在地自然课程”和“在地文化课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晨荷小学原来隶属军工企业,名为中南无线电厂子弟学校。自1999年起,学校面临着“无工资、无经费、无设施”的“三无”困境以及被拆并的命运。2004年,学校被移交区教育局。移交以后,我发现我们与兄弟学校相差得太远。直觉告诉我,要尽快缩短差距。我开始从学校条件寻找突破。学校的学生80%以上是外来人员子女。  相似文献   

17.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中小学校,将50岁至60岁的教师称为“老教师”,有的地方甚至把40岁以上的教师也称为“老教师”。其实,将40岁以上教师称为“老教师”并没有什么特别或不妥,而是一些学校将这部分“老教师”入“另册”的做法不合适,伤害了这些“老教师”的感情和基本权益,给这些教师带来了人为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无压力国     
小宁睁开眼,忽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太阳已经照到头顶上了。“怎么回事?”小宁诧异极了。“你好,我叫阿力。欢迎你来到无压力国。”有人向小宁打招呼。“我怎么会来这里?”小宁问道。“是你内心强烈要求的。你不是成天都在抱怨压力太大了吗?”阿力说完,伸出手将小宁拉起。“这是真的吗?”小宁兴奋着,但又有些不敢相信。“当然。”阿力认真地回答。“那可太好了!”“跟我走吧。”“上哪里?”“先带你到学校报到。”“什么?这里还有学校?我讨厌的就是学校!”“你要去的,为正式成为无压力国的公民做准备。”来到学校,小宁发现学校的房子还…  相似文献   

20.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