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2.
最近羊城晚报上的当天消息显著地增加了,新鲜的东西增多了,引起了报社内外热烈的反应。我曾对3月14日到25日的一版报纸作了一个不精确的统计,在这十二天中共发表了当天发生的地方消息五十一条(其中有十六条是隔天下午或晚上发生的事情,根据晚报的出版时间,也列入当天消息计算),最多的一天是19日,有十一条(其中有关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导语的分量如此之重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林肯遇刺后几分钟,美联社记者拍发一条电讯:“总统今晚在剧场遇刺重伤”。如果把这条短消息作为新闻导语写作的开端的话,消息导语也走过了135年历程。 导语,作为展示记者才华、素养的位于消息篇首的方寸之地,可以说寸土寸金。有的几句话便抓住人心,磁石般吸引读者的目光;有的仅是标题的翻  相似文献   

4.
一、消息要不要有情感 消息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既然是用事实说话,那么写消息还要不要讲究情感呢? 有的认为情感属于文艺作品,在消息中讲究情感是自作多情。 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新闻都是倾向性的报道,作者善于用巧妙的手法表情达意。因而要有情感。有情感才会有感染力,才能抓住读者的心。请看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九岁小学生夏斐竟被母亲活活  相似文献   

5.
关于记者多读书的论题,也许有的记者会提出质疑:难道记者读的书不够多,究竟要读多少才算“多读书”、读够书?况且互联网这么发达,查找资料还不容易吗?笔者认为,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文章也是靠思想而立的。记者的丁作不是简单的复制现实,为社会提供新闻的同时还要提供思想和知识。文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思想含量的高低,如果记者思想没有深度,新闻报道就很难有深度,纵观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皆以思想的深刻、新颖、博大而流传于世。这“思想站立与深度”从哪里来呢?那就要记者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在报社做一线采编工作十多年,一直把努力写出好消息作为努力的方向之一。那么,如何能写好消息?下面我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8.
京城舞蹈热起来 卡拉OK在京城热了几年之后,舞蹈又在今天的京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热潮。老年秧歌、民间民族舞、国际舞、交谊舞、少年芭蕾,各种优美的舞姿在京城翩然而起。 如今的北京人已不再满足于亮亮嗓子的卡拉OK,这种参与还不能完全表达抒发出他们对生活越来越奔放的激情。于是人们对形体的直接动作和参与——舞蹈,发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9.
1.根据记者招待会性质。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记者招待会所提问题是分散的、零乱的(专题性记者招待会除外),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报道呢?这要看记者招待会的性质和规模以及影响程度。如果是就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举行的专题记者招待会.报道围绕一个中心把主题反映出来就行;如果是某一重要的新闻人物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或某方面权威人士举行的综合性记者招待会,报道可分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消息写作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也是写记者招待会消息所应遵守的。比如记者招待会消息的导语写作、结构的安排、背景的运用、引语的运用等等,都应该按照消息写作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来进行,但是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秋前夕的9月22日,羊城晚报发了这样一则消息: 省气象台报告中秋之夜月儿明据省气象台报告,中秋之夜,月明无雨,天空会有一些白云,并伴有微微的东北风。如要到白云山或其他高处赏月,会有阵阵小北风,半夜气温可降到摄氏19°到  相似文献   

12.
6月10日,我去黑龙江省供销标兵单位——新城供销社采访。他们不但没向银行贷款,反而存款20多万元,这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经座谈、访问、调查,弄清了事实的真象。原来是采买员买回来的都是抢手货,不但销售快,经济效益也高了。这使我联想到,如果记者像采买员那样,写出“抢手稿”,何愁办不好县市报呢?我做记者工作30多年了,还任过县报副总编辑。实践使我认识到,记者不仅要动脑想问题,还得动手写出  相似文献   

13.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6月10日,我去黑龙江省供销标兵单位——新城供销社采访。他们不但没向银行贷款,反而存款20多万元,这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经座谈、访问、调查,弄清了事实的真象。原来是采买员买回来的都是抢手货,不但销售快,经济效益也高了。这使我联想到,如果记者像采买员那样,写出“抢手稿”,何愁办不好县市报呢? 我做记者工作30多年了,还任过县报副总编辑。实践使我认识到,记者不仅要动脑想问题,还得动手写出“抢手稿”。我在肇东报工作10年中,写稿近千篇,不少稿子得到好评。有些被中央、省级广播、报纸用了,还有3篇被评为省、地好稿,获得一、三等奖。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5.
正如报纸编辑最见功夫的是制作新闻标题一样,广播记者最见功夫的是撰写好新闻导语。俗话说,看报先看题目么。而听广播,则首先接触到的是导语。假如作为第一句话的导语吸引不了人,那是很使人扫兴的。 时下,平庸的导语俯拾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在采访中比较注重抓不被别人注意的细节,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融合到消息中,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17.
作者原文: 北京成为国家实施火炬计划的重要基地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最近对“八五”期间火炬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表明,组织实施的501个项目中193个是国家级项目,其中262项已按计划完成,实现产值30多亿元,两者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北  相似文献   

18.
为把消息写短,建议实行“四删”: 一删不必要的背景。有的消息背景太多,喧宾夺主。如某村多少户、多少人、多少亩地,某厂哪年哪月建厂、哪年哪月生产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何如何等,一写就是几百字。二删不必要的“认识到”。有的消息在提出问题之后、列举措施之前,总爱来上一段“这个单位的领导认识到“如何如何”。其实,这些“认识到”往往是人所共知的政治术语,或空泛的理论概念,无助于提高消息的思想性。三删重复事例。消息中的事例贵精而不贵繁,应该是以一当十而不能以十当一。举一个事例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新闻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当以短新闻为主。这应当是所有报纸的共同特点。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报纸传播的信息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地州市级的四开小报,本来版面容量有限,加之大多不是日报,每期报纸都有大量信息挤版面。如果不把每条新闻压到最短篇幅,许多读者需要的信息势必被排挤在版面之外,许多有价值的稿件就难免废弃。所以,  相似文献   

20.
从事记者工作十余年,深感一名优秀的记者,除了应具备采编写的能力之外,还需要练点其他的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