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分子化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化学新领域,分子识别作为一类与超分子化学密切相关的过程,它在合成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分子识别的基本概念及分子识别中的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和中性分子识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超分子化学的定义,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材料,超分子催化,及分子器件等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超分子化学的定义,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材料,超分子催化,及分子器件等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是中师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深入分析分子具有极性的实质以及例题的讲解,总结出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分子卟啉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超分子卟啉化合物对离子、大分子、手性分子的识别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体、模拟酶催化、膜分离技术、色谱中对映体和位置异构体的分离、固相提取、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分析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分子磁学是一个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简要评述了分子铁磁体的基本概念、制备技术和应用情况等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分子印记     
分子印记技术是近年来基于分子识别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是当今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它是指制备对特定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及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过程,通常可描述为制备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即当体系中存在着模板分子时,功能单体可以通过聚合使这些模板分子以互补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机理及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对了分子生态学的各种定义进行归纳,并对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综述了近年来轮烷类分子的合成原理,分别给出了冠醚轮烷、大环酰胺类轮烷、环糊精型轮烷、环番型轮烷、CB(lucubituril)型轮烷等的基本性质,论述了轮烷在模板应用、控制分子构型、分子开关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出它们在光电信息材料和生命探索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饱和烷烃衍生物的分子隧道结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隧道结法,用C12H25OH和C122H25NH2作功能分子,采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镓-自组装单分子层-镓”分子隧道结,并对其电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的分子隧道结的I~V曲线同样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其电子迁移较之在大气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子信标操作简单且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进行实时检测,将分子信标与自组装结合,将为DNA计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分子信标的DNA自组装模型的算法思想,阐明了分子信标设计要点,描述了生物实现步骤,并对如何提高分子信标的检测准确性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建构主义的优势,对传统的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由于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庞大,知识点繁多且抽象,易使学生对其产生厌倦感,影响学习兴趣。我们通过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依据课程内容特点,随机选择试点班级进行构建主义教学模式探索,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构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使得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在分子生物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上有显著提高(P<0.05)。因此,科学、合理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对培养适应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需求、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铝磷酸盐分子筛在尺度上由微孔、大孔直到介孔的发展历程,在制备方法上从最初的水热合成到溶剂热合成及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的发展变化;并介绍了磷酸盐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图论法为基础,从分子的拓扑结构入手,定义了一个表征分子内聚力的拓扑 指数F,并和拓扑指数W、P一同运用于微观结构与物性关系的研究之中,提出了一个预测饱 和烷烃临界温度的准确计算公式.用该式对57种饱和烷烃临界温度的预测结果,与文献值相 比较,总的相对误差仅为0.42%.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食品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引入了分子生物学。联系食品行业的需求,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优化了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基因组织与个性化食品研发、基因组稳定性与食品成分的关系以及基因表达与食品成分的关系。为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与食品行业实际状况、其他课程知识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Using a Computer Animation to Teach High School Molecular Biolog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e present an active way to use a computer animation in secondary molecular genetics class. For this purpose we developed an activity booklet that helps students to work interactively with a computer animation which deals with abstract concepts and processes in molecular biology.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control group by means of a written questionnaire, which the students received right after the molecular genetics i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post-test showed that the mea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is positive trend was also reflected in personal interviews.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及其遗传基础,其基本理论的建立依赖于实验,因此也是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培养高素质生物类本科人才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多数滞后于该学科发展,制约了人才培养。学校构建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直接将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制定了一套系统性强,能够培养本科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通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开放性的实验平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111>轴铜纳米线的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铜纳米线的熔点随体系的大小而变化,体系越小熔点越低,并与其横截面积的平方根的倒数近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