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宋代的人物画从题材到表现形式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的局面,其艺术特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宋代社会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又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风格的形成和宋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有紧密联系的,它符合宋人的审美倾向,被世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析宋代商品经济对蒙学教材平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蒙学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平民化,不论从普及程度,还是从文风、内容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并且,正是平民化的特点使得宋代的经典蒙学教材取代以往所有的蒙学教材,被使用数朝数代,甚至流传海外。我认为,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重心下移是造成蒙学教材平民化的重要原因,经济的发展为教材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平民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教材的内容及风格,而社会经济的需求则促进了蒙学教材在平民阶层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3.
对宋代蒙学教育的时间、形式、内容和教材做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宋代蒙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期对现代儿童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宋代"乡先生"的教学满足了平民阶层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他们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维系着儒家典籍的传承.乡先生的<诗经>教学侧重于<毛诗序>等前代经典的传授,是平民阶层<诗>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是宋代<诗经>学话语重建的积极参与人,由于有了这一群体的加入,使得宋代<诗>学研究风格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少量重要学者身上,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推动了宋代<诗>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近年来教育投诉的热点来看,教育产业化不仅危害教育事业发展本身,也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教育平民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方式。发展平民化教育需要从控制大学学费、整合高校资源、完善政府投入渠道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把平凡的事做好了,才有可能在平凡中去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7.
张晓震 《教育》2008,(8):24-25
教育如何突破少数“精英”的藩篱走向“大众”和“平民”,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但多年来教育改革所遭遇的种种曲折表明:教育要真正面向平民,成为大多数人的教育,注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平民化自由人格是由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契先生提出的,它一改中国哲学中仅谈圣人人格、君子人格的传统,对如何做好一个平凡的人作出表述,着重并强调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重要价值,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人性特征。以平民化自由人格为当代人的理想人格形象,能充分展示教育的个关怀,有益于主体性教育的确立,有助于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代科举以其"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蒙学的科举化势所难免,以诗赋为代表的科考内容直接决定了蒙养教育的教学内容。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以朱熹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群起"反动",朱熹提出的蒙学思想以教"事"为主要原则,可谓"反动"的直接体现。反对蒙学的科举化也是朱熹提出其蒙学思想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0.
李晓雪 《家教世界》2012,(20):175-176
宋代画院既是创作机构,同时也培养绘画人才。其招生与考核制度严格而完善,课程设置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学生创新性的考察与培养。宋代画院教育为当时培养宫廷绘画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的蒙学教材开始有了分类按专题编写的趋势,教材的数量和质量均较前代有明显提高,其中一些教材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简要介绍宋代蒙学教材,总结其分类,分析其特点,指出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以便从中吸取精华,挖掘出其中的有益经验,促进当今儿童教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当代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长江 《教育研究》2006,27(11):69-72,85
教育思想史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人格形象的理想追求。著名哲学家冯契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主张当代中国亟须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塑造理想的人格形象不仅是既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之一,而且也是严峻的教育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以平民化自由人格作为中国当代人的理想人格形象,能够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文关怀,有益于主体性教育的确立,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的当代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宋代流民与流民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土地兼并等原因,宋代出现了一些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流民。为使这些流民尽快返回家园,安居乐业,宋朝采取了多种措施对他们进行救助,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代朝野上下重视教育事业,官民协力办学,以教育为致治的根本。宋代教育的主旋律是德育,即以诚信为本,以培育圣贤为鹄的,师资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一切教学环节皆以超尘拔俗为要,由此培育出许多名家,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场光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个作家的人生选择和归宿,无不早就潜藏于其地域文化的熏陶和性格气质当中。本文主要从家庭和文化遗传这一角度对“老舍之死”的原因进行一次探讨。笔者认为,平民化的老舍决定了老舍会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做出平民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践平民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本文认为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特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也应随之向平民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宋代科技教育鼎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既为科技兴隆提供了物质基础,更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宋朝建国后,历代君主均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逐渐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少见的"文治"局面.在科技方面,官方重视科技教育,并注重继承与创新,加强民族间科技文化交流,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使宋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  相似文献   

18.
在宋代社会救助过程中,除政府作为主体救助力量外,民间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民间力量用于社会救助主要采用劝分、售卖度牒和创办义庄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高峰时期,家训编写方式灵活,内容涉及广泛,家训作者除了教育子孙要孝悌睦亲、居家治生、勤勉治学外,往往结合自身在宦海沉浮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为官之道的教育,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20.
“平民化”是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影视创作倾向,“视点下移”是其根本特征,本文试图从平民化的起源、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平民化的美学风格以及平民化的实践中的消极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平民化”电视理念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