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掷十一、原地投掷垒球1、教学任务:教会学生投掷垒球的方法,提高投掷能力。2、动作要点:蹬地、转体、送髋、挺胸、转肩翻肘,用力挥臂。3、教学方法①徒手进行蹬、转、挺、翻的练习。(蹬:蹬地。转:转送髋,转体,转肩。挺:挺胸。翻:翻肘,成满  相似文献   

2.
投掷铁饼技术共分为预摆、旋转、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阶段。初学者投掷铁饼对超越器械的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由后向前的发力路线这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掌握尤为重要。针对初学者特安排下列几个训练手段。一、超越器械的形成超越器械是在投掷铁饼运动中旋转最后阶段,最后用力开始前,身体(尤其是下肢)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运动,造成髋部横轴运动速度超越肩部横轴的运动速度,器械落在身体后面,使身体处于扭紧状态,形成下肢在前,上体在后的倾斜姿势。这时,身体向右倾斜(左脚、左髋、躯干左侧成一直线),左臂微屈于体前内旋、含胸、收腹,保持肩轴与髋轴扭紧,即所谓的"超越器械"动作。它是增加做功距离的一种表现,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工作的意义 优秀运动员左脚落地大都是以指内侧着地,并很快的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落地后左脚与投掷方向成40度左右角度。这样不仅能保证左膝左髋的方向,而且控制了髋、漆、踝三个关节的活动范围。限制了髋、膝、踝三个关节沿横轴运动,如果沿着横轴运动,使左腿造成过大的弯曲,不能快速蹬伸和配合推球动作,就影响了右腿的转蹬动作,并使压紧的肌群过早的打开而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通过人体解剖学分析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左脚落地与投掷方向形成与左脚尖站在一条线上。  相似文献   

4.
助跑:肩上持枪,沿直线助跑逐渐加速,速度的快慢要与投掷技术的熟练程度相适应。投掷步:上体右转侧后倒,持枪臂后引,降低重心两腿向前赶的更紧。交叉步:右腿积极前摆要靠左腿屈着地快蹬。右腿的前摆要腿带髋、髋推腿。腾空动作中左腿要迅速向前赶超右腿。最后用力:在交叉步完成后,右脚落地髋推膝向前缓冲支撑,当身体重心超过右脚支撑点的垂直面后,立即里扣(膝部朝左腿方向“跪蹬“、脚跟外转)猛蹬,左腿“钢条”似的支撑(不大的弯曲弹性伸直),左侧制动,右腋窝向前急挺猛的转超左胸、腋窝带  相似文献   

5.
铅球的投掷技术较为复杂。在教学中借助双人阻力训练,对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学习成绩效果较好 (均以右手持球为例 )。   一、双人顶肩练习   练习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面对面站立,右肩相对,右臂胸前屈肘,两人右手掌心相对,手指握紧呈两人对推姿势,两人同时用力推体会右腿蹬地、转髋、顶肩动作。   二、转髋挺胸练习   练习者呈原地推铅球预备姿势,另一学生站在练习者右后方拉紧其左手,在练习者右腿蹬地,完成转髋、挺胸动作里给予阻力,使练习者身体髋轴的转动超过肩轴,上体呈扭紧状态,做出超越器械动作,很好地体会身…  相似文献   

6.
一、"打飞机"式掷标枪 现象:掷出的标枪偏高上仰,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打飞机"样式. 原因:引枪时,持枪臂的右手低于肩轴,在转肩和"满弓"时,枪轴与肩轴的夹角太大. 对策:(1)利用饮料瓶(瘦长形的如娃哈哈瓶),里面用水或沙子灌注.原地练习:两脚前后站立,举瓶后引(强调右手持瓶部位与肩轴平),目视20m处的标志物,用力蹬转、送髋,右臂顺势用力掷出;上两步掷瓶练习:左肩侧对投掷方向,左腿在前,上体稍向后倾斜,举瓶后引于身体右侧后方,右腿蹬地前摆,带动右髋开始第一步,第二步在右脚着地后,左腿积极前迈,以左脚内侧迅速着地,右腿蹬地、转髋成"满弓"右臂顺势用力将饮料瓶从肩上方鞭打掷出.  相似文献   

7.
掷标枪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自练的几种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掷标枪是一个典型的多轴旋转的投掷项目。动作完成的规范程度不仅影响投掷效果,而且还影响练习者的身体健康和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掷标枪教学中加强对各技术环节的动作定位,不仅能使初学者加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能为他们在自学自练中提供良好的检测方法。1 原地工字形八字站位定位法掷标枪教学的重点是最后用力阶段,而最后用力最充分的用力过程,是当左脚落地、人体进入牢固的双腿支撑后才开始的。正确的用力顺序首先是以身体左侧的有力支撑为轴,在右腿积极蹬转下推动髋部及身体完成向投掷方向的转动,可见投掷者两脚的合理站位对最后用…  相似文献   

8.
标枪运动是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伴有反关节用力的技术动作,且具有一定的正负加速度的投掷运动。就投掷臂而言,最后用力阶段不仅要完成转肩翻肘动作,使投掷臂和标枪处于“鞭打”前的正确位置,增加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而且参与“鞭打”掷枪动作,为提高出手初速度创造条件,其中,肘关节完成由屈曲到伸展动作的技术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最后用力"是投掷项目的重要技术环节。在预加速阶段结束时,两脚落地时间差尽量缩短,形成两点支撑的最后用力阶段。各种投掷项目的动作方式不尽相同,但最后用力技术是相同的,即人体重心由低到高,由后到前,要有良好的左侧支撑用力,正确的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髋轴与肩轴相互超  相似文献   

10.
一、要重视少儿最后用力过程中的用力顺序和节奏 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少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时往往容易出现臀部后坐、铅球过早离开颈部而产生抛、投铅球等错误动作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掌握推 铅球合理的最后用力顺序和节奏所造成的。他们在最后用力时,在下肢和髋部尚未充分蹬转的情况下,身体重心和上体就早已经过早地转向了投掷方向。因此,我们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教学和训练中,一定要让少儿掌握合理的最后用力的顺序和节奏。合理的最后用力的顺序和节奏应该是:当进入最后用力阶段瞬间时,右腿开始蹬伸并首先发力。然后,随着左腿的支撑与制动,右髋以积极的前移推动上体向投掷方向抬起和转动,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在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我结合过杆动作的技术结构和用力特点,运用了几种助力练习法,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过杆动作的技术要领和正确的肌肉感觉,强化了背弓挺髋意识,有效地抑制了一系列错误动作的出现,对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过杆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较为突出。现将三种助力练习法介绍如下: 练习一: 练习者左(右)臂搭在同伴肩上,手扶其颈部,同伴取半蹲姿势,一手抱住练习者的腰部,另一手扶其臀部(见图1-a),练习者由半蹲姿势开始,双足用力向上跳起,做倒肩挺髋动作,同伴两腿蹬起,顺势用手向上顶其臀部,帮助练习者充分向上挺送髋部,形成背弓动作后,慢慢放下(见图1-b)。反复练习。  相似文献   

12.
1、原地投掷的准备 练习者进行标枪不出手的双人练习。一名同伴站在练习者身后,手握枪尾,提供轻缓而活动的阻力。运动员持枪臂充分伸展投掷姿势开始练习。运动员持枪向投掷方向蹬转右膝、髋部及胸部。在练习该投掷动作过程中,练习者应使身体形成反弓姿势,在投掷臂肘部的引导下,练习者向前牵拉标枪越过头部。同伴持枪尾向前移动,提供轻缓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持轻物体向有标志的方向掷远,这个练习的技术关键是肘关节向前,高于肩部,也是投掷手榴弹的正确技术要求。若肘关节向外和低于肩,蹬腿、送髋力量则得不到充分发挥,挥臂动作的半径也会缩短,影响投掷远度,并容易引起肘关节疼痛或拉伤。因此,教学中应首先要求学生练习时做到肘关节正对前方并高于肩部。在此基础上要求用上蹬腿,及腰腹肌力量,最后快速挥臂掷出。使学生学会投掷的正确顺序,侧对投掷方向的掷远,还应在蹬腿、送髋的同时,转肩反肘,转体使胸部正对前方,挥臂时肘关节高于肩,并正对投掷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何健 《体育教学》2010,29(1):60-61
一、非投掷臂在投掷技术中的作用1.积蓄身体“势能”的作用 在投掷的预备姿势阶段,非投掷臂通过向右后下方积极下压内扣,对肩轴的扭转趋势进行了相对的锁定,使髋轴超越肩轴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过程中的超越器械动作。同时手臂采用这种姿态的控制,可以充分拉伸躯干背部的伸展肌群和转动肌群,身体就好像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为躯干下一步的抬体与转体动作蓄积了弹性势能,也为快速旋转动作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用影像分析等方法对2名男子铅球优秀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转动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右髋合速度总体趋势上升,达到峰值速度后迅速下降,肩、髋轴的转动幅度在此阶段要远远大于过渡阶段,同时.肩、髋轴的转动速度都迅速增加,肩轴转动速度明显大于髋轴的转动速度,但髋轴先于肩轴达到峰值速度;躯干动作是一种在前振同时进行有序转动的复合运动,右肩的合速度在t1~t2阶段呈下降趋势;人体重心速度的变化在过渡阶段受OY方向的速度影响较大,而受OZ方向的速度影响不大;至最后用力阶段,OY方向身体重心速度迅速下降,OZ方向的身体重心速度急剧上升,而OX方向的人体重心速度对人体重心合速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标枪是我国发展投掷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学体育选用教材内容之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教学生掌握投掷标枪技术?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一、最后用力以右髋前移转正为教学核心。大家知道,最后用力是投掷技术中的重要技术环节。而重要的技术环节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呢?我认为最后用力的重点和难点是右腿蹬地,右髋的前移。只有这个动作才能够使下肢(特别是右腿)动量上传(E=mV)和身体超越器械的进一步形成及身体重心快速前移到左腿上。在左脚及时的扒蹬下,使标枪在手上运行的工作距离长,把标枪送到最远的位置上。由于这个动作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赵稳 《中华武术》2021,(1):18-19
学生在铅球投掷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铅球出手时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蹬、转、挺、推、拨等技术环节衔接不连贯,髋关节转动不充分且臂部后屈、上体不稳定、身体侧歪、重心低、出手角度低等错误技术动作。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避免训练的盲目性,少走弯路,笔者就这几年训练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些训练方法,仅供参考。一、正确掌握推铅球的用力顺序原地推铅球的重点技术就是最后用力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组四名队员都没有从事过铁饼训练,为此,我们首先抓了基本功训练:1.狠抓原地投掷动作。因为原地投是决定铁饼远、近的关键动作之一,也是检查专项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原地投掷铁饼,要求预摆姿势正确,在投掷时下肢用力(右轴单轴用力完成)带动放松的右臂把铁饼振出;2.狠抓旋转开始第一轴,要求平稳旋转,学习左轴单支撑转,转中有蹬并保持身体朝前,保证右脚落地不摔倒,能利用第一轴使右髋迅速进入旋转,右侧肌肉拉长,带动放松的右臂,保证铁饼能沿着正确轨道运行。训练中,教练员讲解动作要简单易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动作要领 (一)预备姿势:面向抛掷方向站立(后抛为背向站立),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双手抱球,两臂自然伸直于体前。 (二)动作过程:两腿半蹲同时上体前屈,双手抱球随之下摆至两腿中间,动作放松有弹性,摆至极点后,紧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头和上体向前上方用力抬起(后抛为向后上方用力抬起),双臂随之主动用力加速向前上方暴发用力抛球(后抛为向后上方暴发用力抛球),出手时髋、膝、踝和上体充分伸展,双臂向抛掷方向送出,出手角度40°左右。后抛实心球是蹬腿挺髋上体适度后  相似文献   

20.
投掷项目的最后用力动作,都强调右肩向前上方送出,即转体、送肩动作。为什么要转体、送肩呢? 一、增加用力工作距离。决定器械末速度的条件不仅与用力大小有关,还与用力时间有关。为了加长用力时间,获得最大冲量,必须用转体、送肩的方法来加大用力工作距离,图一是人体俯视模型。ab和cd分别表示左肩和右肩长度。de表示上肢平伸时长度,O表示头部。(1)是不送肩的模型,(2)是送肩后的模型,对比之下,后者的用力距离加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