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可分为“指称语言”(科学语言)和“情感语言”(文学语言),后者有朦胧模糊性和延展生发性,具有语义的深层次结构,它使诗歌产生灵动超脱,蕴藉含蓄,情味隽永的审美效果,因此了解情感语言的特点,对诗歌的鉴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表现为用音乐性语言建构节奏美意象、用色彩性语言建构感官美意象、用拟情性语言建构情绪化意象,及通过陌生化手法增大诗歌语言所承载的信息量,从而生成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同时流露出中西融通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3.
诗歌语言的审美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语言的意义而言,普通语言学的语义与语言美学中的语义并不是同一概念,后者比前者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得多。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所表”和“能表”的“意”有符号意义、语境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等,诗歌语言所展现的就常常是符指意蕴之外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诗歌语言有很强的模糊性,具有含蓄蕴藉、旨在言外的艺术魅力,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表达复杂、微妙、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审美价值体现在拓展诗意,凸现诗情;含蓄委婉、余味无穷;朦胧意境、淡化时空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6.
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 一种审美发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论的意义是非实证的,它与现实的经验现象界的意义不同,它归属于人的情感世界。它有的没有指标,但却有意义,有的指称相同,但意义却不同,呈现为一种动态的言语和语义的表述形式。同时,它又按发话主体的特点规范着意蕴之象,体现了艺术语言既定的指谓与表达系统,它有自己特有的规律与范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他的语言思想经历了“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展的标准理论”、“管辖和约束理论”等几个阶段。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冲垮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语言艺术。诗歌语言既是载体又是信息本身,既是媒介又是目的,既是形式又是意味,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这里,载体和信息浑然一体,媒介和目的不即不离,形式和意味共生共灭。因而从整体上构成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非实用性,非科学性,非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诗学研究的起点是作品,从而学理就是以客体为对象来揭示其包含的美学属性,而不是主体审美活动,诗歌的研究对象“实体化”了,即使关涉作者,那也仅仅是作为作品结构中的要素,存在“主体缺失”,进而不是审美主体实践的“辩证关系”研究,使语言在诗歌审美活动中的中介性未能彰显,不能从中剥离出来和独立分析其在诗歌审美建构的规则并上升为方法.笔者企图克服传统诗学这一不足的前提下,基于诗歌语言规范的语义形态特征化,试图从诗歌的审美建构与语言表达的中介关系来探索诗歌审美的语义逻辑规范的基本原理以及诗歌鉴赏、创作的理论方法等,以期拓展诗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存在着各种偏失,在诗歌教学中只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材、诗歌与教学模式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诗歌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写作主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其内在伤感都呈现某种统一性(整体和谐),外化为一部作品的语言形式时,在词汇、句式、意象及情绪基调、色彩、音响、节奏上也体现某种统一性,或者整体和谐的特征,这就是文学语言的整合性。从本质上说,这也就是内外语言契合的根本标志,也是语言是否具有文学色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特质和功能,从而把文学语言与常规语言相互区别开来,文章认为诗歌的语言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凸现话语,是语言自身的美学功能,从宏观上说,语言的诗歌功能即是语言的文学功能,这种功能要求语言和诗超越于主体与客体的人,超越于语言规则和交际活动,从面 迎头痛击卢语言的主体性地位,在现代诗歌中,语言的最高功能不是去陈述与说明预先存在或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是通过特殊的结构去发现世界的真实与可能。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语言的特性在于它是一种审美语言,具有导向意象世界的审美功能。这种功能是作家和读者在语言表现功能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的结果。因此,对文学文本语言的解读应是一种审美的解读,其中心环节,是不断摆脱语言指称功能的限制,实现语言的表现功能,完成从审美语言到审美意象的转换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堂满意的诗歌鉴赏课,其教学过程应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所以无论是在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中,都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作出适当的把握.新时期的诗歌教学,应注重在理解基础上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是对诗歌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也是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人和评论家们普遍都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把诗歌看成是语言的一个美学意义上的组合体,而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比喻、词汇及音符相互作用着的融合体,是一个节奏的内部构成。本文以为,诗歌作为诗人生命形式,它本身既是一种生命形式,同时它的语言也是一种生命形式,并且是诗歌唯一的生命。因此说,诗歌即语言,诗歌的语言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点的著名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别致的审美追求而享誉诗坛。他的诗作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美和散文美。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在诗歌作品中成功地实现了语言的审美目标。本指出了徐诗语言基质的构成三要素:口语、音乐语、色彩语,并分析了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了其诗歌语言具有奇异魁力的原因,指出徐诗语言基质对当今诗歌创作和理论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审美意象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如果说古典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以独特的主体性编码运用语言符号建构审美意象的活动,那么古典诗歌鉴赏则是读通过对审美意象符号的个性化解码来领悟其审美意蕴的过程。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古典诗歌中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而诗歌教学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培养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实现了诗歌语言维度的最大化.具有虚实相生、时空合一、视角通透等特点,给人无尽的遐想。而“烟”字更是演绎出了诗歌语言的曼妙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