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 《家教指南》2003,(5):51-54
敦煌莫高窟第 1 5 6窟中的张议潮出行图 ,是一幅反映张议潮统军出行的历史画卷。图中的乐舞是我们研究晚唐河西地区甚至整个中古时代中国音乐史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晚唐河西地区的乐舞背景入手 ,具体分析了归义军时期的乐舞状况 ,进而探讨了张议潮出行图中的音乐是西凉乐 ,舞蹈是《万年丰》、《永世乐》等。  相似文献   

2.
从敦煌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布纺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敦煌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布纺织业金滢坤敦煌文书中有大量关于布的记述,这为我们探讨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布纺织业、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麻纺织业中国是丝绸之乡,谈及纺织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丝织业,但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  相似文献   

3.
从焉耆龙王到河西龙家——龙部落迁徙考陆庆夫龙部落,俗称龙家,是晚唐归义军时期活跃在河西地区的一支部族。敦煌文书中有不少关于龙家的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及正史中有关记载,我们不难对龙家的归属及其迁徙历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先说龙家的归属,考察一下龙部落是...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书中的Lho bal与南波——吐蕃统治时期的南山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或南山部族,作为族名在敦煌汉文卷子中已发现8个编号。近年有学者提出,这些卷子中所记载的“南山”,就是晚唐、五代分布于河西至西域东部的“仲云”,系汉代小月氏的余裔。据笔者考察,“南山”这一族名,是在吐蕃统治结束以后的敦煌汉文卷子中出现的,其由来应与吐蕃在关。因而,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藏、汉文卷子中,不会没有关于“南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变文和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唐五代西北方言口头词语。这些词语许多至今还在河西走廊汉语方言的口语中被使用。选取了"槁"、"便"、"羸塠"、"撩捋"、"毷臊"等几个敦煌文献中的口语词,将它们与现代河西走廊方言相互参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6.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归汉后,汉王朝通过移民、屯田等措施,使河西走上了发展农业的道路,并逐步打破了原有畜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敦煌汉简所记录的敦煌农业初步发展的概况,是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敦煌地处河西最西端,是中原和西域两大文明区的交汇处,其农业的初步发展颇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培红 《家教指南》2001,(3):106-112
敦煌文献和石窟题记中关于中古时代的职官史料极为 丰富,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使、吐蕃占领时期瓜州节度使和晚唐五代归义军节度使的职官史料 都有保存,尤其是唐五代归义军时期的职官文献更为集中,以节度使为首的文武幕职设置齐 全,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藩镇官制的体系与规模。本文以唐五代藩镇时期的敦煌职官史 料为依据,结合唐制,阐述了敦煌文献中的职官史料对于唐五代藩镇官制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敦煌金鞍山异名考郑炳林金鞍山,又名金安山,亦名金山,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常见的一座名山,在保存于敦煌文书中的晚唐五代碑文抄本、辞歌等文学作品、释门杂文、碟状及《敦煌录》文书中多次记载到金鞍山,当时敦煌地区的官府、民众把金鞍山作为敦煌的神山多次设坛...  相似文献   

9.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妇女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粟特妇女生活很活跃,她们信仰佛教并参与建窟施舍等活动,经济上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农业等社会经济活动;粟特人还积极与敦煌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通婚,对于敦煌社会风气变化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三处取经图画与《西游记》故事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西走廊的石窟和寺庙中,有几幅不同时代留下的以唐僧取经故事为内容的绢画或壁画。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晚唐绢画虎伴行脚僧图,说明初唐的唐僧取经故事正在由真人真事向传奇故事逐步演化。安西榆林窟的唐僧取经图被认为是西夏时的作品,比南宋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至少早100年。张掖大佛寺的《西游记》连环画为元末明初的作品,比《西游记》成书早200多年。这些图画是研究《西游记》文化和古丝绸之路上长期凝聚而成的取经情结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挖掘河西走廊的《西游记》文化资源,在敦煌学、河西文化与《西游记》之间的关系上开辟和扩大新的研究领域,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议潮出行图研究——兼论唐代节度使旌节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在敦煌莫高窟156窟内南壁及东壁南侧下部,是一幅与佛经无关的历史人物画。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调集西域和河西驻兵平叛,河西一道兵力空虚,正处于强盛时期的吐蕃乘机进入河西,连克凉州等重镇,建中二年(781年),敦煌也陷入了吐蕃的统治。一直到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沙州将领张议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京兆翁氏族谱>及敦煌文献的记载,晚唐昭宗朝,翁郜曾先后以河西都防御使和河西节度使的身份兼领静难军节度使.虽然宁节度曾被唐僖宗赐号静难军,但此军号很快即被取消.所以,翁郜所兼领的静难军并非宁节度,而应是唐政府以旧有之军额所新设置的藩镇,其辖区当为陇右地区的河、兰等州.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推动高台魏晋墓和河西历史文化研究,由高台县委、县政府,甘肃省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河西学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历史学会、兰州商学院敦煌文化研究所协办,于2010年8月13至15日在甘肃省高台县召开"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敦煌文书和敦煌古碑铭中保留的张球署名作品、从佚失作者姓名的敦煌文书中已钩稽出的部分张球著述等,首先勾勒了这位晚唐文士生平的大致轮廓,即:张球出生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原本生长于江南越州,可能是于科举落第之后入幕新成立的归义军政权,累官至总揽文辞之责的节度判官掌书记,致仕后亦留居敦煌聚徒兴学、奉佛抄经,至公元911年尚在人世,在敦煌生活了五六十年.随后探讨了张球生平作品研究的意义,指出张球的生命轨迹与作品内容关乎的不仅仅是个人传奇,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历史,对其人其事其文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剖析当有益于敦煌地区史、晚唐文学史、中国东西部地区文化交流史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细化与深化.  相似文献   

15.
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燕妮 《家教指南》2005,(3):99-104
毗沙门天王信仰是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盛行的佛教民间信仰之一.本文主要依据敦煌文献和艺术资料,结合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情况试加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同考——附论六龙地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同考——附论六龙地望李正宇西同,一作西桐,又称西桐海,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的一个地名,晚唐仍继续沿用。此地是古代敦煌境内一处天然牧场。晚唐时期,吐谷浑军及回鹘军多次侵入其地进行抄掠,归义军首领张议潮、张淮深叔侄数次前往清剿,发生过几次有名的战役,敦煌...  相似文献   

17.
晚唐文坛笼罩着深刻的悲剧色彩。晚唐社会的动荡给诗人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诗坛上怀古伤今、凄迷感伤之作频出,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而同时期的敦煌在长久沦陷吐蕃后重归唐朝,文学上多庆贺成功收复失地,表达重归大唐王朝的欣喜。本文选取当时敦煌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部分代表性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其诗歌特点、形成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以及诗歌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敦煌之行     
下面是一位同学描写敦煌的习作,看一看文章中哪些地方写得精彩,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跟前面作家的文章相比,又有哪些地方有待提高。今年暑假,我有幸到敦煌古城旅游。敦煌古城在今敦煌市城西的党河西侧,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公元前111年,汉朝在此设郡;公元400年,西凉国在此建都。敦煌最有名的景点是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在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长达一千多千米的河西走廊的西端,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有一片丰美的绿洲和一个布满石窟的悬崖,这里就是敦煌莫高窟。我们去参观莫高窟时,只看  相似文献   

19.
正陆庆夫著《敦煌民族文献论稿》于2019年12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论稿为陆庆夫多年敦煌学教研心得积累,是难得的个人敦煌学民族文献研究论集精品。全书分为概论篇、迁徙篇、交通篇、归义篇、融合篇等五篇二十章,论述了敦煌民族文献的资料分布和史料价值;分析了粟特、龙家、达怛等河西各民族迁徙定居、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讨论了河西地区与  相似文献   

20.
河西石窟中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它与其他中小石窟都处在丝绸之路上,有共同的渊源。研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时,对于河西其他石窟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本文研讨河西北朝中心柱窟的窟形和演变等问题。河西又称河西走廓,一直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陆上主要通道。佛教沿着这条通道传入我国内地。河西石窟共有17处,由西向东,敦煌附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及南湖店石窟、肃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