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志忠 《时代教育》2009,(9):177-177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合作学习成为了新课改实施操作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难免出现"衰退性异变"现象,语文合作学习也不例外.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品质,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回归本真强化文本阅读,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载体为语文学习拓宽渠道等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变语文合作学习中衰退性异变现象的发生,促进合作学习方式在语文教与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爱村 《福建教育》2005,(12A):46-4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存在合作没有明确目标、内容随意扩散、合作时机不成熟、没有明确分工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如何倡导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学生的合作不主动,不会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教师的任务设置不适当;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学生合作不充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评价不全面等.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应该做到: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分工;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相似文献   

4.
刘培光 《考试周刊》2014,(94):125-1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各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存在"形"大于"神"的现象,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陷入低效甚至无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合作情境的创设、合作方式的使用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遍的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比较普及,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数学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最多的学习方式。笔者有幸听了一些课,并针对这些课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进行了思考。一、合作学习形式化【现象】四年级《素数和合数》教学片段有位教师在执教素数和合数一课时,让学生对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如合作不主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合作不充分、角色分工不均、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以及教师评价不全面等现象,对此,笔者就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提高自身素质与合作学习能力以达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各级各类的观摩课、示范课乃至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合作学习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课改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很多课堂上,学生看起来非常活跃,但活动的目的不明确、活动的方法不得当。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一片忙碌,在课外却是一片茫然,他们不仅没有在合作中获取知识,相反成为合作学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专家、学,教师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普遍采用。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其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的现象,实质上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结果导致学习效能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对合作学习理论缺乏深刻理解,结果是机械套用导致诸多问题出现,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成为迫切要求.近年来,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以来,发展迅速,实效显著,成为当代教学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深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与欢迎,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课堂观察,分析合作学习中"合作"这一要素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合作者积极的合作意识及较高的合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周柳荣 《广西教育》2014,(25):19-19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学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出现了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现象,导致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刻,在教学中基本上是套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一、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一)教师方面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采取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在形式上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如前后课桌椅摆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型,各小组成员分工较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合作学习已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学习方式和个人成长方式。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如合小组构建不合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简单化、形式化、盲目化,合作学习小组德育功能被弱化等现象。作者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提升合作学习小组德育功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合作学心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三大方式之一.如何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的进行,把合作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成为大家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但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仍存在效果不佳,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情感淡漠,合作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合作学习应着重纠正形式化倾向,讲究实效性策略,使合作学习成为构建实效性课堂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熊辅弼 《时代教育》2007,(8Z):118-118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分组不科学、合作学习使用过度、合作情景营造不够合理、合作机会把握不当、合作分工不明确、参与度不够均衡等问题,并提出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和选择良好的合作时机、精心设计探究问题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不成功主要是教师的因素.主要在于教师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分组不科学;教师分配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对合作的内容处理不当;合作中教师未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妥等等。  相似文献   

19.
王文娟 《教师》2012,(36):40-40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现代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可是,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不时出现一些与合作学习不太和谐的弦音。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有竞争型学习、个体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三种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成为当前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文章介绍了国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概况,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