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价值理想和精神品格方面来衡量阳明心学,可以用"圣学"这一范畴来定义阳明之学。阳明"圣学"在主体性追求方面,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志和主体对物界的主宰与介入精神;在价值设计方面,阳明"圣学"表现为"立志做圣"的终极理想,在人生实践领域,阳明"圣学"又体现为煊赫的现实事功和强烈的济世品质。  相似文献   

2.
曹植是建安时期极富盛名的作家,他的赋深刻地体现出生命体察之悲和抒愤咏怀之悲,曹植赋中浓重的"悲情"特质是和他多舛的命运与敏感、单纯的性格分不开的。对曹植赋"悲情"特质的深度解读,有利于在更深层次上了解曹植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3.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4.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5.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谈了笔者对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的理解,认为幼儿教育要联系生活,要注重行知结合,要走出去,要能改变落后,要能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谈了笔者对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的理解,认为幼儿教育要联系生活,要注重行知结合,要走出去,要能改变落后,要能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由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因为其传播"腥膻色"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公众和业界人士对"动新闻"的新闻伦理及新闻真实的多重拷问。文章针对"动新闻"的"新闻真实"问题作了粗浅分析,认为"动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动新闻"同时具有"新闻"和"剧作"的特点,作者尝试提出"动新闻"向"新闻剧"转变的假设,从而为"动新闻"具有"想象"和"感情"等特征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彭洪明 《海外英语》2011,(14):180-181,188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原因是基于不同民族思维模式及相关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的。从而给英汉翻译造成困难,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局限于源语言的结构,必须打破原结构,改变词性,将原英文中的非动词翻译成中文的动词的现象非常多见,否则就会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出现从英语译成的汉语诘屈聱牙,文理不通,英译汉时表达语是汉语,可是语言结构基本上是英语的。她试图从阐述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别来说明英译汉中的英语词汇翻译时需要译成汉语动词的必要性,并且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1.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樊浩一、道德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道德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重大难题。从逻辑上说,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不外两个方面:“教什么”与“怎么教”。“教什么”是教育的内容问题,即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教...  相似文献   

12.
王龙溪的"外王"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其心学理论基础上,以"现成良知"为理论基础,以"仁政王道"为根本原则,以"一体之治"为最终目标。实现了治心与治世、良知与治政、一体与治世、为学与为政、兴学与化民的统一;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内在品质和兼济天下、淑世救世的"外王"精神;彰显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14.
意境之特质     
意境,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何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司空图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中写道: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在这里,司空图对意境欣赏中的心理状态作了描述。但他只是提出了现象,没有进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喜爱科学课,必须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的情感是师生在知识、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它能使师生双方的情感相互感应、相互加强而同处于“峰、峰”相遇的最佳教学状态。教师要进一步领悟“互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充分利用感官的功能,眼看、耳听、口说、手做、脑想,以“动”求知。尤其更要加强操作、思维和表述的训练,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一、多动脑,勤琢磨,发展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设疑促思,引导学生多动脑,勤琢磨。善诱则通,善思则得。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应密度适量,难度适中,含疑量适度,火候适时。做到既活跃思维,又不使学生的大脑长时处于紧张状态而感到疲劳。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讲使动用法,下面两例是常用例句。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认为上两例存在“使动用法”,大可商榷。先看例①。高中语文及《教学参考书》等认为“归”为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就是"冰山体"教学,文言文教学唯有"文""言"兼顾相得,教师心中要有"文",并简而丰地引导学生解读文言文,把"该教的"教给学生,才是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解放理论,即: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师者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观察、思考、质疑、合作、探究、解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