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残",还"自重"? 2007年11月1日,南都将其在深圳发行的报纸售价从1元提高到2元,成为中国最贵的都市报,创造了当今中国报业市场上的又一个第一.南都人凭着他们勇敢的心为中国的报业市场开创了很多第一,称他们为中国报业的先行者一点也不过.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以及报业市场竞争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提升党报品牌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金华日报一直倡导创新办报,今年又把创新时政报道、民生新闻、财经新闻、服务新闻,作为"提升报纸品位,提升金报品牌"的抓手,形成"抓创新促进品牌升级,抓品牌推动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报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会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增长"作为报业经营工作的首要任务,重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报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而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从源头上解决长远发展问题、促进报业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既要着力当前,落实"治标"之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着眼长远,研究"治本"之策,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2013年是我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既是报业发展的"问题凸显年",又是报业发展的"机遇叠加年"。2013年,中国报业经营的进展主要有:政府规制改革提速,行业发展环境优化;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纸媒网站经营效益初显;整合产业资源,打造纸媒运营新优势;政府强势介入,报业集团化建设提档升级。2014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报业将经历一段曲折而又艰难的"爬坡过坎期",整个报业将步入"慢增长时代",核心在于调整报媒产业结构,提升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景来 《传媒》2006,(8):32-34
"报业寒冬"论虽说有些耸人听闻,但报业市场面临非报产业前所未有的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报纸媒体的历史转型时期,战略发展问题比任何问题都重要.只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处理目前报业内部发行市场上出现的无序竞争,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迎接挑战和创新发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张姝 《传媒》2006,(11):30-32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媒体变局和媒体转型的判断和建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与推动了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产业的进步和创新.经过了2006年的市场变化和媒体实践,他对媒体创新特别是报业创新又有哪些新观点和对策呢?就这一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吴海民先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报业掀起了一股"数字报业"的热潮。报业数字化在取得初步成效、又面临新媒体引发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提出"数字报业"的概念,研讨"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探索"数字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适时的、有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才能推进"数字报业"?谈一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报业,在地区发展上明显地存在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在报业发展水平上又存在着"三个世界"的明显差异.协调地区间的报业发展,必须打破地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9.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媒介环境和传媒格局的变化.在有关报业转型的探讨中,人们普遍把"数字报业"定位为报业未来的发展形态,应当说,这个转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过渡的"转型期",报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数字报业"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0.
柳剑能  余锦家 《传媒》2014,(7):12-15
面对新兴媒体不断蚕食报业经济基础的危机,报业集团的当家人开出了三种处方:其一是全媒体转型,或称"融媒战略",这可以称之为"中药",需要通过顺应新技术、新媒体传播规律来解决,见效比较慢,但属于"良药苦口利于病"。其二是多元化转型,有些报业集团非新闻业务所得营业收入占比逐步提高,甚至超过了通过新闻传播获得的发行、广告等传统上的所谓"主营业务收入",这种处方可以称之为"麻药",对运营支撑有重要帮助,但容易掩盖报业集团在新闻传播力上不断下滑的事实,麻痹了抢占新闻传播舆论阵地的冲劲。其三是行政化兜底,一是减少竞争,制造垄断;二是直接"输血",维持现状。此举可视为"西药"。本文以中国报业集团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中国报业发展历程以及转型策略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并对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预判。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年度报业报告中明确提出"树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2006年8月,又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计划"写入《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介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目标是: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报纸出版形态、运营环境和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外报业数字化转型走过了第一个"加快"的5年,实践证明并不成功。其理念病根是"数字化崇拜",实务病根是"最大数字化"。反思这5年,要对报业数字化转型给出操作性定义,即"适当数字化",并把数字化放入报业兼顾今天和明天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3.
肖勇 《传媒》2001,(7):34-35
中国"入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入世"标志着我国开始真正进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已初步进入市场的报业经济亦不例外.而互联网对传统新闻媒体形成的巨大冲击,犹如一剂高效能的催化剂,将使中国报业进一步加速经营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加入WTO后,报业经营的大环境将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都迫使报业工作者们不得不未雨绸缪.下面仅就我社三个主要的经营部门在"入世"后的前景及发展方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报业发展的两组悖论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报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上,是选择传统报业还是选择数字报业,成为困扰报业集团的一个难题。其中,有四个判断在影响我们的认识:第一个判断:数字报业是传统报业的未来,是传统报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3,(21)
报业实现战略转型,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然而当前受体制约束,报业只能采用剥离经营性资产的方式上市,采编资产则严禁上市。本文针对剥离上市给报业发展造成的诸多弊端及整体上市将成为报业上市的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报业整体上市如何处理"资本"与"文化安全"之间的矛盾问题从政府监管方式的改革及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越 《传媒》2003,(6):13-21
编者按:作为政府配置报业资源的主要方式,审批制已实行多年.但多年来审批制并没有能够解决报业资源配置的瓶颈问题.从市场的角度说,很多单位也只是凭着热情和冲动去投资报纸,缺少对这一行业深入的理性的分析,因而造成投资失败.如何在现行制度下最大限度实现报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导向的审批制,亦即在坚持审批制的前提下,把市场作为实现报业出版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将是唯一可行之道.这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推出报纸出版评估论证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7,(18):25-25
中国报业的发展,是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渐进式变革,首先试行,然后逐渐推而广之。报业内在的"心变",催生了种种振聋发聩的"新变"。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一些创新之举会遭遇暂时的停滞,所以,每一项变革对报业来说都是艰辛的破冰之旅。最初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使报业获得了经济自给的能力,接着是多元化报业体系的构建,晚报都市报等各种鲜活的市场化媒体出炉,并在市场中成长为强大的力量。随之而来的报业结构调整和集团化发展浪潮,使报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而资本之路是目前走得最谨慎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可以说广告收入的增长与下降,决定着报纸的兴衰存亡。近几年来,国内报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报业特别是地市级报纸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面对广告经营举步维艰,怎样用新的理念、新的对策和新的方法,解决目前广告市场竞争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广告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有效开展地市级党报广告创收工作是当务之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报业经济可以说是报人现时“曲不离口”的话题。报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图报业经济的大发展。《报业经济的战略思考》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近年报业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走势,将报业改革与国企改革做了比较分析,可使读者拓宽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媒体竞争的中心是争取受众,得受众者,得市场,赢得受众,便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媒体怎样才能真正赢得受众?读读“本期专题”刊登的介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践经验的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李鸿仁 《传媒》2001,(12):29-31
报业集团化后,如何把拥有的资产做活,并由活而强而大,是报业经营管理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做活做强做大报业经济的核心,显然又在于,报业的经营应当随着报业的集团化而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