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媒体     
《当代传播》2006,(1):57-57
2005年美国报业五大事件;网络出版商开始转而投资印刷媒体;印度电视新闻频道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海外     
《青年记者》2006,(22):3-3
日本出现广告插页电子化趋势 主妇喜欢浏览刊登电子版广告插页的网站;美访谈节目白送嘉宾1000美元 限定只能用于慈善目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半岛电视国际”启播 圣诞购物季节前期 英国网上购物收入达70亿英镑;英国早报“上网”变成头天“晚报”;新闻集团将开通日本版MySpace社交网站。  相似文献   

3.
刘海宁 《新闻爱好者》2011,(10):109-110
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今天的观众早已不再陌生。每天,通过各地各类电视新闻频道,人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评论节目,听到风格各异的主持人或评论员就社会、经济、体育、娱乐,包括一些时政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电视新闻界已经步入评论时代。  相似文献   

4.
如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海外的落地日益广泛,其节目也逐渐得到广大海外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电视对外宣传的通联工作也开展起来,并逐步系统化。它不但成为联系电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而且也成为不断扩大对外电视节目海外落地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于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而言,从澳大利亚走出的小个子传媒巨人默多克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领地上创办的福克斯广播公司(the Fox Broadcasting Company)无疑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相似文献   

6.
周俐 《视听纵横》2007,(5):88-89
“时尚”,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时代里,人们所推崇的风尚。也有人说“时尚的意思就是要尽可能赶时髦”。 不管怎么说,“时尚”是“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这是个事实。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只要符合当代观众要求,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它就具有了时尚感,具有了生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徐艳秋 《视听界》2005,(6):96-98
2004年7月,本人因获得澳中理事会设立的“亚洲联系奖学金”,前去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缩写ABC)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工作交流。工作交流期间,我有幸和几个访谈节目的朋友一起并肩工作.因而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感受ABC的运作模式.我发现ABC在主持人待遇、电视分工、编辑手法、资料管理、频道设置,资金来源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外宣传类的电视节目就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大量的选题可做。但是,外宣节目的制作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缺乏海外生活的经历。这样以传统中国人的思路,去揣摩海外观众的收视心理显然会有偏颇,其结果自然是节目内容无法抓住受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9.
传播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交流,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就是依据传播目的和新闻主题选择声像素材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剪接,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能够生动准确传达新闻信息的整体。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让新闻节目的内容与观众形成交流,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让观众参与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方式。让观众直接上镜头,说自己关心的事,表达心中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大学的钟新副教授将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界定为是主持人与嘉宾或者观众围绕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分析和讨论,是电视媒体传播意见和观点的渠道。其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频道CNN较早大规模采用了这种在演播室内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相结合、低成本高收益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富有权威的新闻主持人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同时,和专家一起为观众分析和解释新闻发生的背景、性质,预测未来的可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利益相关原则渗透在电视新闻里,成为影响一个栏目、一次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报道实践中,如何寻求并更好地建立与观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电视新闻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法强迫观众去收看,但有一个办法,就是运用精彩独到的标题来引起观众注意,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么,什么样的标题能锁住观众的眼球?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简洁明快易懂,准确生动深刻”。观众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来自标题,节目能否抓住观众,首先要看标题能否吸引观众。我认为,好的标题除了包含有足够的信息量,首先要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好看好记;第二,好的标题还要生动有趣,应该将节目的亮点和兴趣点表达出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人的收看欲望,急于知道节目…  相似文献   

15.
魏天丽 《记者摇篮》2005,(11):59-60
一提起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在一个宽大背景下。一位正襟危坐的主持人。正在板着面孔,一板一眼的向观众讲述着一个十分严肃的事件或问题。这是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惯用的一种模式。对电视新闻评论的概念。可以说是一家有一家之言。至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6.
穆冰 《视听界》2000,(1):4-8
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与观众之间,尤其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的中国电视类新闻节目与要求不断提高的中国电视观众之间,仍然存在着足以让双方都感到疏远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也决定了我们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做群众喜闻乐见的知心朋友”的要求之间还有不少路要走。因此,“与观众更加接近”的呼声比以往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7.
18.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这一被西方媒体早就运用得驾轻就熟的电视艺术手法,虽然在我国尚处于蹒跚起步阶段,但这种手法一旦发力,便迅速异军突起,成为同业乃至媒体间竞争的一柄利剑,并越来越成为各家电视台倾力打造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9.
王明学 《新闻窗》2007,(2):58-58
电视新闻节目,一般都要先播发“内容提要”。一期新闻能不能吸引观众,“提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提要”是电视新闻的魂,它在一期电视新闻中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头条新闻。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以编写好“提要”为己任。如何才能编写好电视新闻“提要”呢?笔者在多年的电视编辑实践中,总结出了“选择合理、用语恰当、整体适度、吸引观众”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频道专业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了.它已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并且注定要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专业化频道,如CCTV-3综艺频道、CCTV-5的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等。各省、市级电视台便纷纷效仿,一时间如火如荼的频道专业化热潮席卷了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