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法对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动机上的困扰的不同影响.通过实验表明,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增加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和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激发引导兴趣教学法"能使中学生降低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方面的困扰,这将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血中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据测定,进行30分钟体力活动,血糖下降12%-16%毫克。通过蹬车试验证明,肌肉活动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比不活动时大13倍,并且细胞膜上运转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运转加快,故能降低血糖;体力活动还可降低血脂,减轻或延迟动脉粥样硬化;体力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能量,使病人体重趋于理想,而不致肥胖。特别是对于老年期发生的糖尿病多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些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好,而运动却可以使血糖降低。有…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企业职工锻炼动机对职工体育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和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当前职工体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企业职工的体育锻炼动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营造各种体育氛围;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加和改善体育锻炼设施与场所,开发趣味性和启发性强的体育项目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动机,使其能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达到增强职工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个体育活动的序列中,形成运动队影响、辐射学生体育活动;学生体育活动的人脉给运动队训练比赛带来激情;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主张得以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5.
<正>两年前的海门采访,偶遇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许新海博士,那天的见面是在晚上的羽毛球场地,休息的间隙,和他有了短暂地沟通。许局长身体力行,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他对学校体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访澳留学期间他观察到国外的学生参见体育活动多是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参与,他很受启发,他把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借鉴到海门市的阳光体育活动推广中来,同时他认为阳光体育的深入推进和"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不  相似文献   

6.
"兴趣引导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兴趣教学法"的优劣.认为"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 ,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 ,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兴趣教学法”的优劣。认为 :“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正确引导 ,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兴趣教学法”的优劣。认为:“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课堂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普通高中体育工作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一些学校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而忽视课外体育锻炼,使课外体育锻炼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二是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工作在目标一致性方面缺乏衔接与整合,活动开展缺乏合理运行机制的保障,致使各  相似文献   

10.
王峰  王驰  陈平条  候广斌 《精武》2012,(13):56-5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湖南省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项目与内容、体育活动时间与空间、体育活动形式与组织管理、体育消费,体育活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体育动机不强,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体育锻炼时间不长,政府、企业体育锻炼组织不完整,管理欠缺,体育消费低、体育锻炼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同时,提出通过政府行为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锻炼的合法权利,通过企业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提供条件,通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行为提高体育意识,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等,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校实行课外体育的网络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单靠每周2小时的体育课锻炼身体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时间又非常有限,许多活动都要在课外进行,常与体育活动发生冲突。课外体育锻炼应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仅靠体育教研室一家,是很难管理好的。为此,我校实行课外体育的网络管理,对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主要靠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和教学的组织者,同时又是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者。作为体育事业的传播者——体育教师如何更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用自己的行为和威信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这是每位体育教师必须思  相似文献   

13.
<正>初识印记——一位热爱体育运动的局长6年前的海门采访期间的某晚,在当地羽毛球馆的场地上偶遇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许新海博士,那是在他运动休息的间隙,和他有了短暂的沟通。他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他对学校体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访澳留学期间他观察到国外学生的体育活动多是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参与,他很受启发,他把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借鉴到海门市  相似文献   

14.
陈功 《体育科技》2014,(1):158-159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和体育锻炼能力,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校园体育文化得不到重视,管理不当,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学生淡漠体育文化精神,不积极地参与校园举行的体育活动,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不够,日常很少进行主动的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体育活动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以及其在公园活动的目的、时间等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大同市区公园锻炼群体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女性多于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一般在早、晚,也有部分健身群体选择在周末;锻炼时间能达到30分钟到一小时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近三分之一。大同市区公园锻炼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依次为: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等;在活动内容上主要选择跑步、散步、舞蹈等项目。  相似文献   

16.
析德国学校大众化健身体育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体育活动在德国学校开展的极为普及,也很有特色。运动项目丰富,活动形式多样,鼓励人人参与,为推进大众化体育和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健身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愿望和需求,还能调节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和行为方式,使人一生始终保持着最佳的运作状态。  相似文献   

17.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能辅助主要教材增加练习效果,能调整上课注意力的益智作用,能促进恢复体力的休闲作用。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陶”情操,增强体质。体育教师应熟悉体育游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构成1.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等。2. 体育锻炼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由认知能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所组成。(1)认知能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是以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锻炼目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50年代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部分大型企业职工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认为:山西省职工进行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丰富、新颖;有关领导对职工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较高;大部分职工体育锻炼意识较强,并且能够经常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活动经费缺乏;场地设施有限;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知不足等因素又制约着企业体育活动的开展。针对不足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开展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浦北娟  张长青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53-455,450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如何将体育课内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自主体育锻炼、顶岗实习期间的体育指导等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三年,持续、不间断的学习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并运用技能能力、身体能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需要体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