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西北职教》2006,(4):56-56
高职考试也叫对口升学考试,是“三校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种考试,其考试模式为3+X,即三门化课(语、数、外)+专业课,考试时间和普通高考同一天,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高职院校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一直致力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招生考试经历“3+1”→“3+2”→“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招生模式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还要注重拓宽“入口”。本文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探讨高职院校招生模式与高职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变革的必然性;提出了“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的方案,为广东省高职院校未来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北职教》2005,(4):56-56
高职考试也叫对口升学考试,是“三校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种考试,其考试模式为3+X,即三门化课(语、数、外)+专业课,考试时间和普通高考同一天,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在“3 专业技能课程”科目考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进行对比分析,对采用“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与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适应,针对目前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农村中职的产学办学模式中出现了以下两类新型教育模式:“学校学习+基地实习+学生家庭经营”的教育模式和“农村中职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熟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技能,课程设置应围绕产业链条型和专业技能型两种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的衔接主要有“3+证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连读等模式;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专业设置错位、学制衔接不协调和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应该从改革招生方式、合理化专业设置、推行“模块化”课程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和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方面来促进中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2009年,随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取消卫生学校5年连读高职的“3+2”办学模式,哈尔滨市中职学校全部取消中职5年连读高职。4月6日是黑龙江省2009年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报名最后一天。目前,黑龙江中职学生想升高职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考试。  相似文献   

9.
中职与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对口招生”方式的不适应,“普高热”的冲击,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职教事业健康发展。要扭转这一状态,除加大宣传力度外,还要在加强统筹,建立新的对口招生考试模式,搞好中、高职内部衔接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对口高职生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生有两类,一类是参加高考升入高职的普通高职生下称普通高职生,另一类为参加“3+2”考试从中职考入高职院校的对口高职生下称对口高职生。他们在高职一年级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Foxpro或VFP等计算机公共课程。由于对口高职生在中职时都学过和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和普通高职生高中基本上没学过计算机不同,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对口高职生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工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提出以下一点看法和见解。一、情况调查分析(1)对口高职生原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  相似文献   

11.
桂文 《广西教育》2011,(6):78-78
本刊讯 日前记者从招生考试部门获悉,今年全区继续开展区属高等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招生(以下简称中职对口招生)和"3+2"形式中职直升高职招生(以下简称"3+2"形式招生)工作,并将扩大中职对口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2.
“3+2”是高职教育中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具有中职、高职分段培养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3+2”高职教育办学情况,结果显示,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中职、高职两段式衔接不力或脱节问题。因此,需要中职、高职学校的决策层充分认识其消极影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多管齐下解决两段式衔接问题,才能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     
福建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厦门农村落榜生半价上职校;辽宁贷款3亿输血职业教育;广东实行“3 专业技能证书”模式;天津职教“订单式”培养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涉及学制结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入学考试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中等职教内部存在的不少问题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目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性结构,中职、高职各自独立,通过对口招生相互衔接;一是一体化结构,即部分高职院校和中专学校招收2+3、3+2、1+3、3+3等学制的初中毕业生。这其中尚存诸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专业技能课工作过程化建设成为高职教育的突破口,研究探索专业技能课工作过程化教学,对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意义深远。结合高职施工测量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鳞选、教学模式和考核等方面,针对高职技能课教学进行探讨、实践和思考,形成了“短训+集训+顶岗实训”的高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不同,目前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中职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或中级专门人才,高职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高新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目前,高职学制主要分为三类: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和招收对口中职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各种学制都有其优缺点,各种高职专业都有其最佳的适用学制。2001年,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职与中专教育分会组建了“机械制造”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的中、高职教学衔接研究课…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应扩大对口招生规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应选择什么样的生源,才能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有利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更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早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应扩大对口招生规模,打破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的录取率被限制在省属院校招生数 3%的规定。   去年,国家在部分省、市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招生指标有一定幅度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职和高职的招生都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衔接状况的影响。中、高职的衔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不但是经济社会人才类型和层次需要的要求,还是完善职教内部体系、拉动中等职教、推进高等职教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问题,在内容上应注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在形式上大体有“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和“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两种,目前主要途径是后者。即各类高职学校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设高职预备班、中专套办等多种渠道,今后还须拓宽“衔接”的通路。高职的对口招生制度是制约“衔接”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高招”在政策上及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弊端,建议一要继续扩大高职学校发展及对口招生的试点;二要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录取率;三要分类分步改进考试办法;四要放活报名录取形式,适当调整高职“三不一高”政策,加强统筹协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同一种类型的教育,具有衔接可行性。国家教育政策支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以及对口招生。高职学院在招生时应改革现行的中职毕业生升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应加大招收普通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逐步过渡到以普通中职生源为主,实行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联合的对口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限制在3%的政策出发,论述其不合理性,并提出高职生源以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为主,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完善职教体系,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