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栏目剧,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睿 《视听界》2006,(4):61-63
近两年来,电视栏目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屏幕上,它以写实性的风格、亲民化的剧情很快在受众市场取得了理想的收获。2006年更是被一些业内人士预言为“栏目剧年”。实际上,栏目剧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已有数十年的发展时间。但栏目剧在近年来的走红则和受众市场的变化及媒介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栏目剧”在风格形态、长度、拍摄方式等方面与情景剧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景剧最早来自美国,有两个基本要素使其在本质上和栏目剧划分开来。第一,情景剧一定是喜剧。第二,情景剧必须是室内戏,一般不用外景。在我国,有些情景剧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的三大看点及其对民生新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频道,是近些年中国广电系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怪胎,因为它的直接目的是要取消地市两级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按照传统的谋略来讲就是杯酒释兵权。中国的公共频道,到底是修女还是舞女,这是个问题。修女,是非常高雅、神圣、具有宗教色彩的,而舞女是什么东西,大家都非常清楚。公共频道本身的意义应该是修女而不是舞女。而目前中国的公共频道,还愧对“公共”二字,不能承担起“公共”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串联词属于新闻导语的范畴,它赋予了新闻全新的生命力,避免在一档栏目中各条新闻出现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民生新闻主要是播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更要求播报的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串联词在整个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中作用十分突出.在撰写电视民生新闻串联词时应当遵循三大要素:"情"字当先,"联"字为重,"和"字切记.  相似文献   

4.
樊建军 《新闻世界》2009,(11):64-65
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民生新闻,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实例分析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内容具有紧密贴近性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指以报道民众生活为主的新闻样态。它的内容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政策法规对人民生活的具体影响,小到邻居大妈修理水龙头折射出的各种问题,无一不全。所以,民生新闻最重要的价值诉求从内容出发,力求以与民  相似文献   

6.
对电视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新闻是近来中国电视界颇为热门的一个名词,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都在竞相开办此类节目,并将其作为新闻改革的方向和提高收视率的新的增长点。正如著名学者李幸在其《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电视正在经历第三次革命,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各地方台都出现了一种叫民生新闻的东西。这种民生  相似文献   

7.
胡智锋 《声屏世界》2005,(11):18-19
内容生产是媒体运营的核心内容,强化电视的内容生产是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命门所在。电视内容生产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胡智锋教授认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为社会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促进了电视媒体传播的进步和革新,还在更大程度上迎合了当今广大民众的需求,因此获得了一致好评并且迅速在全国各地开展开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着眼于电视民生新闻,首先分析了其发展现状,接着根据现状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陈淼 《新闻实践》2005,(7):57-57
这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值得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去关注和解决。一、民生新闻要通俗,不能“媚俗”民生新闻要通俗而不能“媚俗”,就要切实把好二者的度。有些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形式流俗,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开掘;有的甚至打着民生新闻的招牌,挖空心思地变相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12月9日在成都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10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黄宁  高翔  许涛 《新闻前哨》2006,(8):66-68
如何使民生新闻长久红火,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针对目标受众信息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的出现以及蓬勃发展,是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在传播层面上向受众回归的结果。这一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即民生新闻的三个维度:民生理念、本土视角以及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3.
董宁 《新闻实践》2005,(7):55-55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人会上的报告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 在学习和贯彻十六人精神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重要的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创新  相似文献   

15.
罗筑娟 《新闻窗》2013,(6):47-48
电视民生新闻不但具备贴近现实、服务生活的新闻价值,还在内容、形式、品格方面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和展示这些美学价值,制作出令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民生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是通过报道向观众提供具体、及时的信息,直接指导人们的具体行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微观性和具体性。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受众期待电视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具有指导性的信息,而且能够反映观众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向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时尚与媒体是某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大众传媒推动着时尚的风行流转.本文简要追溯了中国电视媒体"时尚化"的发展历程,较为全面地阐明了中国电视"时尚风"的发展态势以及总体特点,即泛时尚化、娱乐化、频道化和活动化,并从受众分析、模仿与超越以及品牌建构三个层面加以辩证地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
吕鹏 《声屏世界》2004,(8):9-10
时至今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受到遥远地区发生的事情影响。吉登斯把这一过程称为“时空的拉大”;而麦克卢汉则把这种现象和状况称为“地球村”。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常征 《视听界》2013,(1):106-108
微博正通过“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鲜事儿”(新浪微博宣传语)的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沟通方式与生活方式。方舟子打假、微博打拐、日本地震、郭美美事件、马云支付宝风波、动车追尾事故、李萌萌高考招生事件等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无一不体现了微博的媒体价值。“围观的力量”正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