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蔡卫东 《物理教师》2011,32(1):28-29,31
1引言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的第5章第7节"向心力"中,为增加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设计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见教材第20页,图5.7-1).该实验看似简单易行,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成功,主要有几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按教材要求用手带动钢球做圆周运动,手与球分离后小球很难做到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2.
引言人教版高中物理的第五章第七节向心力中,为增加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设计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见教材第20页,图5.7-1),该实验看似简单易行,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成功,因为有几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按  相似文献   

3.
一点修正     
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第73页,小实验“研究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中说;“尼龙绳的拉力是使橡皮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的大小可以从测力计上读出.”并且给出实验装置图如图1.  相似文献   

4.
陈金华 《物理教师》2011,32(6):32+35-32,35
高中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物理教学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任务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笔者在讲授必修2教材“向心力”中,对比了《高级中学课本》第3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册,  相似文献   

5.
向心力教学环节新疆哈密红星中学张启林现行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教材中"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节,是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概念抽象,公式难推导,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虽然教材采取降低要求、回避矢量推导公式、从实例出...  相似文献   

6.
1引言 高中物理课程中,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传统的“向心力实验演示仪”仅仅是半定量的,并且误差较大,从而只能定性地说明向心力大小与相关变量有关,而无法定量地测出向心力与半径、线速度和质量有关,即准确性难以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探究向心力演示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其操作简便,原理直观,性能可靠,误差小,适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将向心力定性演示实验改进为定量操作实验,在学生对向心力公式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向心力演示仪与传统的“向心力实验演示仪”相比,实现了定量地研究与向心力大小有关的物理量,并且大大减小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物理3—2教材第5章第4节“变压器”中的“思考与讨论”中有一实验:演示变压器对交流电的作用,教材给出如图1参考电路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此实验有拓展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一、原实验存在的不足"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7节《向心力》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利用如图1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笔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发现原实  相似文献   

9.
向心力定量分析演示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在研究向心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内容时一直沿用传统的向心力演示器.该装置需用手摇动,不仅笨重费力,因需用手摇动导致做圆周运动的小球的转速不稳,从而只能定性地说明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和质量有关;而不能定量地测出向心力与半径、角速度和质量的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200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中学物理教科书都是先从实验中得出向心力的公式,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以及加速度的方向.2004年之后,相当多的高中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见物理必修2第48~51页)一改以往的做法,它先用纯数学的方法确定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再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其过程正好和以前相反.  相似文献   

11.
对物理教材一幅插图的修正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孟 《物理教师》2009,30(9):62-6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教材第1册(必修)第95页,有一个“做一做”“感受向心力”.配有一幅插图(第95页图5—30)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教材的插图存在不正确的地方,需要改正,在这里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各位教者参考.在上完“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课以后,课堂上还有部分时间就和学生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怎么来做这个实验,细绳都不可能呈水平状态,即插图所示的状态,实际情况是细绳总是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8,如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从理论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胡竹 《考试周刊》2010,(41):193-193
高中物理教学中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一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但传统教材中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理论推导确不尽人意,教师难教,学生理解困难。现在教材大多不进行理论推导,只通过定性实验得到结论.又让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感到心里不踏实:而有些教材让学生自行探究方法。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熟悉物理数学知识,应用和运动合成法和矢量合成法进行相关推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供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冯容士  李鼎 《物理教学》2012,(3):23-27,38
"向心力加速度和向心力"是上海高中物理教材(拓展Ⅰ)中的内容,基于该定律的重要地位及学习难度,课程标准将其学习水平确定为B级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还要求明了知识的确切含义,并能应用、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原有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 1.1课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中第三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第81页有这样一幅插图,如图1所示.对于这幅插图,一般同学很难理解,从上面观察,雨伞逆时针旋转,水滴在脱出雨伞的伞骨前方排成一条直线,这只能在一种情况下成立,即雨伞旋转过快,伞面对水滴的附着力不足以提供水滴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水滴便不断地从伞骨处飞出而做离心运动,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物理向心力实验发展历程——手摇式向心力演示仪、圆锥摆向心力演示仪到基于DIS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嚣的向心力演示仪,再到无线DIS向心力演示仪——进行了总结回顾,设计创新了基于DIS力传感器和HALL元件传感器的向心力演示仪。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向心力的公式的得出是个难点.该公式的理论推导过程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易理解,而开展实验研究又十分困难.历年来的高中物理教材所采用的"向心力实验演示仪"也仅仅是半定量的,它通过皮带传动改变两轮的转速,让两轮上的钢球同时做圆周运动,然后通过连动装置使安放在圆盘中心套筒中的弹簧产生压缩形变,再根据形变大小,来粗略比较两边压力的关系.通过教学笔者发现,该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现象直观;缺点是误差较大,且不能做更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实验能力"是高考要考查的五个方面能力之一.还明确提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第四章第2节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是学生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必做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抽象结论,光凭教材上的文字说明、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接受.这时,演示实验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是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环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载体.在物理课堂中做好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一、演示实验应具有可操作性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讲解,它需要借助仪器、现象来说明结论,因而教师必须保证演示实验具有可操作性.以现行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4部分《单摆》一节的教学为例,教材为了说  相似文献   

20.
张保雷 《物理教师》2011,32(6):16-17
自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以来,高中物理实验变化很大.笔者就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力学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