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裁减军备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都把裁军,尤其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裁军,看作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步骤.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召开的.美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均衡的考虑,采取了抑制法国、部分满足德国军备要求的策略.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虽然对裁军会议上的政策做了有限调整,但仍继续贯彻“不承担政治义务”的行动原则,即使是先达成裁军协定、后承担有限义务的所谓“新方针”,也不过是这一原则的变种.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裁军原则不可能得到各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裁减军备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都把裁军,尤其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裁军看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步骤,1932年世界裁军会议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召开的。美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力量均衡的考虑,采取了抑制法国、部分满足德国军备要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韩莉 《历史教学》2003,56(1):51-54
德国问题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和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及与英法的分歧,说明美国在推行由其充当主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的牵制,反映出其政策的自相矛盾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使国际军控和裁军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拥有庞大核武器的超级大国追求霸权,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地区冲突的增加等等因素,对国际军控和裁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军控和裁军形势也因此变得错综复杂。中国对军控与裁军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和负责的,中国的裁军与军控主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国际裁军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重要外交思想之一。但罗斯福早期是一个好战的军国主义者 ,2 0年代以后受威尔逊主义影响 ,才开始转变为全面裁军的积极倡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放弃全面裁军思想 ,转而主张局部裁军 ,要求强制解除轴心国家的武装 ,反对中小国家拥有军备。罗斯福裁军的动机不仅与经济、贸易和安全等因素有关 ,同时也是他的集体安全思想的反映。罗斯福的裁军思想虽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但也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6.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销毁战争物资、裁撤军工厂、裁减军事人员等政策和措施。英、法之间,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德国裁军问题展开了既对抗又合作的外交争斗,德国裁军问题因此更加复杂、多变。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成败得失为国际裁军运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其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凭借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有利机会继续谋求世界霸权的同时,其外交战略中的单边武力色彩越来越浓,对整个国际格局走势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趋利避害,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国问题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和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及与英法的分歧,说明美国在推行国际关系“新秩序”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的牵制。反映出其政策的自相矛盾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外交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其外交政策具有自身的政治文化背景,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这是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天赋使命感、种族优越感、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对美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国作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军事冒险必然失败的结局,而且敲响了德国专制统治的丧钟,并对德国结束战争的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凭借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有利机会继续谋求世界霸权的同时,其外交战略中的单边武力色彩越来越浓,对整个国际格局走势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趋利避害,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国作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军事冒险必然失败的结局,而且敲响了德国专制统治的丧钟,并对德国结束战争的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既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因此和外交战略有着重要的关联。同时伴随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样促进外交战略的新转向。冷战后的美国,意识形态依然对其外交战略的制订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也萌生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德国问题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和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及与英法的分歧,说明美国在推行由其充当主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的牵制,反映出其政策的自相矛盾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上,受孤立主义传统和当时美国国内反对<凡尔赛和约>同情德国情绪影响,以及对美国在欧洲经济利益的考虑,胡佛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对德政策从支持德国"权力平等"要求转向有限支持德国重整军备.  相似文献   

16.
1932年2月至1934年6月,世界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美国的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先后参加。胡佛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对德政策是从支持德国“权利平等”到有限支持德国重整军备。罗斯福上台后,改变胡佛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对德政策,极力遏制德国的扩军野心,但约翰逊修正案使罗斯福的新政策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17.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面临着财政和外交的双重困难,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国务卿杰弗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党派的分裂及两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章小槟 《培训与研究》2007,24(9):64-65,116
在北美这块"新大陆"上形成了独立的美利坚民族之后,由于英国在该殖民地的殖民压迫,特别是"五项不可容忍法令"的颁布,北美人民终于在1775-1783年发动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机智灵活的外交是美国独立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讨论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外交不包括1782年后关于承认美国独立的和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美国外交。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实行“中立”政策。但在1917年4月4日美国参议院以82对6票、4月6日众议院以373对50票的压倒多数通过威尔逊的战争咨文,对德国宣战。对于美国政策改变的原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页是这样表述的:“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为取得中立国美国的同情和支持,通过掌控信息源头、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主动提供新闻信息、争取美国记者和社会名流同情以及消除不利影响等措施,在美国塑造了对英国有利的战时舆论,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