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以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我们摘录了修养、交友、理想等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希望与同学们一起.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去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8,(3):49-49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相似文献   

3.
【阿奔的话】《论语》,是一本不厚的书,却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有一句老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文化地位有多高。那么这部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在央视《百家讲坛》上,41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开讲《论语》,气定神闲,娓娓道来,给读者煲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心灵鸡汤”。于丹教授紧扣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以她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引领人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看了这本书我们才明白,原来《论语》不是只能被写文章时引用的,也不是仅仅用来对付考试的,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它有着生活的温度,需要我们不断去研读和感受。正如于丹教授所说的:“经典是经得起不断被重读的,在传播中完成解读,在解读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还记得Johnny吗?那个打球的小男孩?本期刊登他写给中国笔友的一封信和中国女孩Wang Yichang的交友信。两篇题为“I Am...”的文章是美国孩子的课堂作文。同学们可以写信来告诉湘林,你的理想,你的将来以及你为之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10,(6):35-37
没学《论语》前是什么样子,学了《论语》后有什么变化。通过一前一后的比较,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论语》对我们学习、交友、做人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课前已经读过了,如果你想从中找一句话来对今天所有到场的老师说,你会选哪句话?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这句话,表达了我们今天相逢的愉悦,《论语》真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论语>十二章》。读完以后请举手。(学生自由朗读,读毕纷纷举手。)一、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师:你们觉得《<论语>十二章》里哪个字最容易读错?  相似文献   

7.
交友,是《论语》中涉及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论语》而言,从如何交友、交怎样的朋友和如何与朋友相处等方面简述孔子丰富的交友思想,指出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友不如己者(《学而》)孔夫子是很重视朋友的,《论语》第一句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相应地,他也重视交友之道,《论语》有多处谈到这个  相似文献   

9.
“经典”,何谓经典?顾名思义,经典就是永垂不朽的著作。说起我国的经典之作,大家一定就会想到我国的《论语》、《老子》等。我们年级最近就在诵读《论语》。说到《论语》,我还记得,有一次,在上科学课的时候,科学老师突然让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论语》,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珍珠泉》吗?那珍珠泉里有珍珠吗?为什么?生:没有。是因为珍珠里喷出的水珠,像珍珠一样美。师:今天,我们来读一读《同步阅读》中关于我们安徽的珍珠泉。这里的珍珠泉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或在文章中阅读过下面这些成语吗?巧言令色摇摇文质彬彬摇摇名正言顺摇摇后生可畏欲速不达摇摇学而不厌摇摇过犹不及摇摇循循善诱任重道远摇摇举一反三摇摇三思后行摇摇见贤思齐以文会友摇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成语都出自《论语》,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曾经使用过的,今天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交际中仍在高频率地使用这些词语,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作为一名中国人,只要你曾经生活在充满中文的气氛和环境里,你的身上就会隐伏和涌动着孔子的思想。今天,就让我们轻轻地掀开《论语》的一角,共同拜读至圣先哲孔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2.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性文献,集中映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交友观念.《论语》交友观念的实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朋友以“信”为根、以“恕”为怀、以“和”为贵的精神特质,二是交友弘扬正义、修养自我、移风易俗的价值诉求.《论语》交友观的深刻思想,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友善精神培育提供了重要启示.新时期借鉴《论语》交友观的合理思想,服务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和友善精神培育,必须加快制度现代化,重建社会信任;必须捍卫公共利益,弘扬公平正义;必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树和谐友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知道吗?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向春秋时代的孔夫子学了不少知识呢。、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不少成语也出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如“文质彬彬”“做而远之”当仁不让”等。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中所言及的交友观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提倡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有现实性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论语》中体现出的交友有益损之别,应以仁为统、以德为依,重推诚相与、适度中节、躬身践行等特点,对现代交友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万事开头难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  相似文献   

16.
覃芳 《中学文科》2005,(4):23-23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离别名作《雨霖铃》。(投影:题目、作者)  相似文献   

17.
超级短     
“我们语文老师好讨厌,布置我们背诵翻译六篇古文,还得是课外的。帮帮忙,找几个超级短的。”“超级短?有呀。只怕短到你不敢用。”“知道,一小条一小条的,你就会拿《论语》来糊弄我。偏不许说《论语》!”“听了:‘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意思是,周子居常说:我才几个月没有见到黄叔度,就见识浅短,连吝啬贪财的心都有了。”“别有用心啊,妈妈。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慎于交友,少跟坏孩子搅吗?”“我还真没想这么多。真是——生子当如苗金戈,好悟性!再来,‘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根闲强。’殷仲…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于丹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好评如潮。2013年暑假,当我再次拜阅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更是感触良深。面对纷繁杂扰的世界,我经常思考:教师的快乐之道是什么?怎样让教师的教学人生步步为乐?于丹老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读完《于丹〈论语)心得》,我终于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你在学校读过《论语》《中庸》《弟子规》等古文吗?你羡慕那些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习中国武术的小朋友吗?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吗?那么,记者就带你去南宁市解元坡小学看看,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昭君出塞》视频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生答)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