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体怎样才能跳得更高些:人之所以能跳起来,就是因为人体给地面一个作用力,地面也给人体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这个力超过了人体的体重时,人体就离开了地面转入腾空。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矛盾的结果。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腾空的高度也就越高。作用力是由于人体肌肉的收缩拉动骨杠杆运动而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下列因素决定:1.肌肉本身的力量及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作用:肌肉在其收缩时,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作用又能协调的使其兴奋,并使暂时不参加收缩的肌肉放松,这样才能产生较大的力量。起跳时参加工作的主要肌群有:  相似文献   

2.
一、短跑运动下肢末端用力的作用人体下肢末端指的是脚的掌趾。脚的掌趾在短跑运动跑进过程中是最后离开地面的身体部位,脚的掌趾力量的大小是下肢肌群对地面作用力的最终承受者,对跑进效果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众所周知,短跑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方面,增加下肢末端掌趾的力量对于这两方面的提高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跑是一个典型的连续的周期性动作。一个单步由支撑和腾空两个阶段构成,两个单步组成的一个复步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动作。在跑的支撑阶段,通过支撑足与地面相互作用,能使人体获得向前位移;腾空阶段,人体循惯性向前运动。跑的支撑阶段,由三维测力台所测支撑反作用力在三维空间的三个平面内投影的矢量端图,可看出其大小,方向和性质。它对人体作用的形式是复杂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在大部分时间内作用线不通过人体质心的力。这是由于人体结构特点、支撑阶段人体重心与支点  相似文献   

4.
1乒乓球运动员起动的因素和条件人体的位移运动是由人体的作用力和支撑反作用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动员运用下肢力量作用于地面,使地面产生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是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的基本因素。那么不断地加强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强整个身体的灵...  相似文献   

5.
一、稳固支撑的重要性 在器械出手时,人体通过手臂给器械以作用力,器械也同时会给手一个反作用力,器械反作用力顺着手臂传到人体上,如果此时人体支撑在地面上,地面会因器械的反作用力而同时产生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不会影响器械飞行的远度。如果在器械出手时人体失去支撑,那么器械的反作用力会使人体向后向下运动,使标枪的出手速度减慢,这必然影响投掷远度,所以器械出手前人体稳固支撑对投掷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左腿支撑用力的作用 (一)能够充分利用助跑速度 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技术是反映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把助跑速度更多地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华东工程学院帮助下,我们对跳高运动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从力学角度,就跳高运动员的受力情况,作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了计算跳高运动员所受地面托力以及人体主要关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一般公式,并借助于高  相似文献   

7.
人体利用自身的体能,通过合理的技术,使人体或器械获得尽可能快的速度(或保持一定的速度),是田径项目的特点之一。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我们可以认为在运动中人体或器械的质量是相对恒定的。运动员要想跑得快、跳得高(远)、投得远,就必须使这个“恒定质量”(人体或器械)达到理想的速度,而理想速度的获得是通过人体不断施力来实现的。人体或器械运动速度的快慢,重要的一点是看其获得有效功率的大小。从这个角度着眼,运动员能力的强弱应看其所具备运动方面功率的大小和输出有效性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中人是主体,在分析人体的姿势和运动时,必须要估计到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同时也必须研究内力和外力的相互关系。人体的外力主要是重力,重力就是人体的体重,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身体受到的力。此外还有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流体作用力、惯性力等。在太极拳运动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使积极的内力(肌肉的工作力)与反作用的外力相适应,能够通过神经支配迅速而准确地产生内力,去克服、利用和抵销外力。尤其在太极拳推手时,彼此的外力随时都影响各自的内力,引起相应的内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时间,同…  相似文献   

9.
姜寿海 《武当》2010,(1):19-20
形意五行拳劲是人体内部和外部相结合运动所发生的整体力量(或整体劲),而且内部的运动一定要结合外部的运动才能发生作用,单纯的内部运动是不起作用力的。单纯的外部运动,固然能产生力量,但是运动人体的大小和运动速度的快慢范围约束了它应有的力量,只有结合内部运动范围的大小,才能完整体现人整体劲力的强弱。形意拳,顾名思义,外形内意。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体操动作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器械动作,实质上是人体运动与器械运动的紧密结合。器械的形态、性能各异,对人们掌握器械的技术要求也是不同的。人体动作对器械运动有直接的影响,如人体动作的形式、用力方法、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都会影响到器械。而器械运动,除了它本身的重力以及其性能特点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外,又直接受到人体的作用力和摩擦力,从而产生各种直线运才、弧线运动、圆运动以及各种图形变化。要使人体动作与器械运动融为一体,表现出这项运动所必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就要在研究艺术体操动作技术特点的同时,考虑人体运动和器械运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协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探测人体运动中身体支撑于地面时作用力的变化以及支撑过程形成支撑力变化的内作原因,我们从1983年开始使用一维和三维测力平台对跑、跳高、跨栏、推铅球,上步双脚起跳摸高和体操翻腾等项目做了数百人次的支撑力测试,获得了相应数目的支撑力变化曲线。这些资料改变了我们对运动技术结构和原理的某些认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从事此项研究工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探讨此种手段的应用,愿就部分资料做如下介绍以换取大家的批评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短跑中踝关节的重要性在短跑技术不断改进的今天,踝关节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们的重视,踝关节在短跑的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踝关节力量大小,脚与地面接触的效果,关节之间协调配合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反作用力的输出和跑动中的向前性,影响运动成绩。在运动训练中踝关节能力强,与地面接触时间短,进而能使步长、步频得到改善,奔跑能力增强,运动训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1 996年奥运会金牌得主澳大利亚赛艇运动员格林·尼克总结了一段话:"对我们而言,训练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每次比赛划2公里,需  相似文献   

13.
跳远是超越水平障碍的一种技术方法,人所以能超越障碍是由于运动員在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与起跳时作用力作用于地面所产生的垂直速度而形成的合力,人的身体重心被这个合力的作用的結果。人的身体重心随着这个合力划出一定軌迹,并形成了一个抛物綫,这个抛物线便决定了跳远的远度。为了研究跳远技术,我們把跳远看作是向水平方向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拋出去物体的运动。如图一  相似文献   

14.
1、摔跤项目的供能特点分析 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体内无氧代谢的两个供能系统(磷酸原和乳酸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人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人体在运动中所动用的供能系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是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将计算结果转换为运动图像真实的重现。利用摄像机获取三维空间实景的二维视频图像序列,通过对二维视频序列的分析,获得人体或者某一部位的运动信息,生成人体的运动轨迹以及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达到分析人体三维运动的目的。并且以单目视频中人体的跳高运动为例,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6.
张炜 《中华武术》2021,(2):83-83,84
一、110米栏的体能特征110米栏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同时又对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栏间跑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协调性,对成绩至关重要。110米栏的日常训练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平跑和过栏速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从供能特征来看,110米栏运动时间短,功率输出高,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提供能量,在训练和比赛间歇以及运动后的恢复阶段,主要靠有氧代谢补充磷酸原系统(ATP-CP)储备并清除乳酸和代谢产物。因此,从人体的能量供应角度来看,110米栏属于磷酸原系统直接供能,有氧氧化补充能量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巧运动的发展,单凭经验和直观感觉已不能适应改进技术、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需要,而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已日益显示出其在教学、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为什么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表现得如此轻松、敏捷、协调、稳健,这不仅与他们训练程度有关,而且也反映了他们的运动技术是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的。现就技巧运动中的内力和外力,动量和冲量这两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内力和外力人体各部分之间互相作用的力叫做人体内力。外界物体对人体的作用力叫做人体外力。如:人体重力、支撑反作用力、借助于同伴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摄影和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手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铅球成绩有密切关系,躯干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们总是根据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着身体姿势和自身的空间位置。在人体解剖学上把直接完成这一体能的器官系统称为运动器官系统,它包括骨,关节和肌肉。它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图一)。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人体的各种运动姿态。运动器官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它不仅有运动的机能,同时是人体的支架和人体外形的结构基础。它还有保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年龄,一个是生活年龄(又称日历年龄)也就是指你的实足岁数。另一个是生物学年龄,我们通常用发育程度来表示。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遗传、营养、疾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年龄与发育程度并不一致,有的大,的有小,有的甚致可以相差上好几岁。所以生活年龄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成熟的情况。而能真实反映人体成熟情况与发育水平的是发育程度。运动实践已科学地证明:一个人运动能力的大小直接与本人发育程度的大小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关系。所以,用生活年龄来考虑选材与制定选材分组标准,显然是不能真实地反映与评价出每个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形态、机能等的好坏来。也势必会将那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