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与丑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议论,讲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章的最后,引用一个中学生的演讲,更使读感到亲切。“没有德行的美貌,转瞬即失;可是在你的美貌中,有一个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常在。”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也许是对美与丑的客观评价吧。  相似文献   

2.
知性是东西方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而卞之琳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知性作了中国式的解读,用中国传统的意境去涵盖知性。因此知性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就有了相应的变形,具体表现为:相对论思想,对时间的沉思及归家意识。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25日。西昌。美丽的火把广场灯光闪烁.人潮涌动,近万名观众齐聚一堂,共享一场美貌与智慧并重、时尚与才情兼具的美丽盛宴。  相似文献   

4.
关于知识的来源,在康德以前。经验论和唯理论备执一端的论争已经如火如荼。康德认为他们都没有揭示出知识的真正来源。康德认为知识是由纯粹知性概念和感性杂多相结合而产生的,然而,纯粹知性概念和感性杂多又是异质的。因此,必须有一个既迭于知性范畴。又相通与感性杂多的第三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这个。第三者”,在康德看来。就是由创造性的想像所产生的。图式”。由图式为媒介联结纯粹知性概念与感性直观,使知识的产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知性思维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作“教条式”的思维范式,人们对其有很多误读,对知性思维作绝对化的片面理解和神圣化的僭越使用,本质上是对知性思维外在化的异化解读,所以迫切需要对知性思维进行辨析和澄明,将知性思维内化于思维全体之中,打破其自身局限,实现对知性思维的自我扬弃。通过分析知性思维确定性、抽象性和片面性的三大特点,揭示知性思维适用于日常应用、科学活动和本体论哲学范畴的三大范围,探讨知性思维是国人所欠缺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更有必要通过研究知性思维内在化来深化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继承与超越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知性是东西方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而卞之琳对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知性作了中国式的解读 ,用中国传统的意境去涵盖知性。因此知性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就有了相应的变形 ,具体表现为 :相对论思想、对时间的沉思及归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道德实践停留于知性层面,要实现学生的道德实践由知性向德性转化,其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合德性的德育方式,实现德育活动的整体性、德育影响的整合性以及德育实践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黑格尔对知性的定义出发,说明了知性既不同于感性,也不同于理性,并进一步论证了知性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知性形而上学实际上是辩证法的一个环节.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看,形而上学为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当它在机械唯物主义的旗帜下获得了充分发展之后,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思辩哲学才在德国崛起.辩证法当然包括知性形而上学阶段,但不归结为知性形而上学.最后,文章还论证了加强知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沙龙》2014,(10):4-8
她,凭借《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红遍全球,年仅19岁便成为21世纪最卖座女星。却在事业顶峰期以8门A+两门A的优异成绩迈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她兼具古典气质与现代美感,是时尚界的新宠;她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永远对自己有清醒定位的英伦玫瑰——艾玛·沃森。  相似文献   

10.
自负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自负美貌是一个女人的心理缺陷,拥有自负就拥有丑恶的心灵。马夫人康敏因自负美貌而演绎一场又一场,不三不四的爱情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任务不但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知性"的人,知性是一个人悟性的基础,是一个人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在大学生的知性培养需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在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理"的讲解和认知,二是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三是注重实践动手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认知能力。大学生知性操作认知能力的环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学习社会实践,还有就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2.
知性体验是主体通过知性把握对象时产生的体验,知性体验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知性体验概念的阐述,提出知性体验是知性与体验的结合,着重阐述了知性体验能有效使受教育者的德性得到生长。  相似文献   

13.
知性体验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性体验是主体通过知性把握对象时产生的体验。知性体验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感性体验相比,它能深化对道德范畴及道德本身的认识,为道德规则提供存在的深层基础。并把道德及人生引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女神,最讨厌的莫过于有人说“美貌与智慧不能并存”。  相似文献   

15.
知性和理性是人类思维不断深化的两个阶段,知情是理性的基础,是上升到理性的必经环节,理性高于知性并包括知情于自身之中。知性和理性都属于理性认识,都是人类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但二者把握事物的层次、方法、特点,结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知性·悟性·个性石鹏飞知性,是康德提出来的概念,以后,黑格尔,马克思也沿用过。简单地说,知性,就是分类的知识。没有知性不可能有悟性。悟性,首先来自对分类知识的记忆,如数家珍,然后将其融会贯通,渐渐开“悟”。有一篇文章题名《撕碎、撕碎、再拼上》,借用一...  相似文献   

17.
杨华丽 《重庆师专学报》2005,4(5):96-98,101
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史上,“知性”一词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知性概念本身迄今仍为许多人所误解。本文全面梳理了“知性”的哲学史渊源以及它在新诗史上接受与发展的轨迹,并从诗学观念和诗学策略两个方面界定了知性的涵义。  相似文献   

18.
鲜明的个性,多类的美貌,Dal★Shabt是一个华丽又多变的组合。出道2年的历练,让她们更确定了想要创造的甜美与清新!  相似文献   

19.
所谓知性,是指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与感性相比,知性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意志,是人作为"类"的象征;与理性相比,知性是坚定的、片面的、确定的,因而是个性化的,是人作为"这一个"的象征.缺乏知性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必然导致理性工具主义的教化、规训,扭曲人性的发展.基于知性认识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偏见、叛逆和误构,建构自由、幸福的生命教育,促进学生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家日本网站日前登载题为《身高与美貌,信仰外表“力量”的中国》的文章称:”说到美貌和身高.在日本人中总会有所顾忌,但在中国却堂堂正正地作为一种’力量’来考虑,尽管那是天生的。”文章分析说,中国的用人单位在招录秘书、公关等职位的工作人员时.都把“美貌”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