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戏外戏     
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一堂堂课如同一幕幕戏。好多“戏”常常会因“导演”(教师)或“演员”(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派生许多戏外戏,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值得探究,当然也会存在败笔。如果“导演”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或运用,定会丰富和深化“戏”的“灵魂”。举例为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它与戏剧不同,戏剧指“五四”以来引进的西方戏剧,以话剧为代表,当然,有时戏剧二字则包含二者在内,但戏曲和戏剧,概念不同,内容有别,二者虽然都是所谓的“戏”,然而它们在“戏”的内容,“戏”的形式,“戏”的美学原则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一向“戏化”活动教学说“不” 活动教学“戏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做秀”“演戏”。  相似文献   

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似文献   

5.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4,(13):62-62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皮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7.
看戏     
社戏,几乎成了绍兴的“特产”,这自然要归功于鲁迅。但绍兴有绍兴的社戏,我们家乡有我们家乡的“社戏”。当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家乡的“社戏”,严格地说,是称不上社戏的,只能称乡戏什么的,一来不只是在年关时演,二来决不是坐在乌蓬船上看的,我们这儿的“社戏”是围着乡场看的。孩童时代看戏的情景总不能忘怀,历历在目。偌大的一个戏台搭在乡场的中央,撩人心魄。搭戏台的人是几个“专技人员”,属戏班子“编制”,戏演到哪个小队,他们就把戏台搭到哪个小队。搭戏台的用料都是从这家或者那家自行搬到乡场上去的。厢屋门、…  相似文献   

8.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2,(23):6-6
谈到和何润东的亲吻戏,李沁还记得两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场戏是说李沁将喝醉的何润东扶回酒店,何润东在意乱情迷之下强行吻了李沁。小鹿乱撞的初次吻戏,让李沁却对何润东有了“吻戏教科书”的评价。何润东的细心更是大受称赞,“开拍之前,他知道我紧张还特意过来安慰我。”可惜两人还是没逃过NG的命运,祸首还是一个动物。原来是一只...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  相似文献   

11.
“怀梆”是流行在怀庆府一带的一种民间戏曲。它是由隋唐时期的歌舞小戏“踏谣娘”,到金元时期的民间“社火”、“队戏”,再到明清时期的“海神戏”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戏要“出戏”,而又不能“太像戏”;要工巧,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而又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的气味”。老舍的戏剧创作,在生活与戏剧二之间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平衡。他对戏剧独到的悟解与出色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戏剧的民族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从民间的采茶小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民族国粹,其主要艺术特色的“俗”,则充分展示了黄梅戏的娱乐休闲与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本文通过阐述黄梅戏艺术生长元素“俗”,并联系实例,进一步分析了俗的大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等艺术特点,同时对黄梅戏艺术的内容形式、情节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汉代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成为古代学的奇葩,也是语教学的名篇。然而就其主题思想的研究而言,最有代表性的应是朱东润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历代学作品选》中对《江南》的解题:“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现在许多人还承袭着这种观点,事实上这里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从化学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作为元杂剧创作第一人 ,在《窦娥冤》、《西蜀梦》、《蝴蝶梦》、《绯衣梦》等作品中引入了“鬼魂”与“梦兆”情节 ,创造了“鬼魂戏”和“梦兆戏”的范式 ,为中国古代戏剧中“鬼魂戏”和“梦兆戏”的创作 ,建构了典范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戏”演活课上得好不好和戏演得火不火十分雷同。上课犹如演戏。教师是演员,讲台是舞台,教材是剧本,学生是观众。如何把“戏”演活,让学生买你的帐,是我们刻意追求,不懈耕耘的奋斗目标。我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概念多,术语难懂,...  相似文献   

17.
赌博的魔力     
曾进 《教师博览》2005,(4):16-17
古称赌博为“博戏”,字面理解有娱乐怡情、“戏而取人财”之义。虽然中国传统化、观念以及伦理道德一直在谴责赌博,但这拗不过人们好游戏、好投机的天性。  相似文献   

18.
有句戏曲行话叫“偷戏”,是指瞒着别人在私底下学戏的行为。从字面看,“偷戏”不那么光明正大,但也生动地勾画出小角色观看名角戏时细心琢磨,暗暗使力的形象。想学习名师上课,也可以到他的课堂“偷戏”去,  相似文献   

19.
“弄臣”辨误杨广增《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中“弄臣”的注释:皇帝押近宠爱之臣。这样,便把“戏弄臣”一句断读为“戏弄臣”了。如此理解句意不妥。这个句子中的“戏弄”是由两个单音近义词构成的复音词,在文中指的是秦王的行为,“臣”是蔺相如自称。古汉语中复音词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墨戏”是一个耳熟能详,颇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墨戏”从多方面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使得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