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与遗憾     
多数编辑没有系统学习过出版理论,一般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摸索,积累一些感性经验,从而获得一些对出版业的认识和思考。有人讲,《考试大纲》将考试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重要程度依次递减,综合题肯定要出在“掌握”的内容中。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导”。  相似文献   

2.
把一个词末尾一个字的声调读得相对短些轻些,就是一个轻声词。轻声不是声调的一种,而是“阴、阳、上、去”四种声调的音变形式。四种声调的字都可以变成轻声。实际上,轻声现象也可以被看成是“词的轻重音格式”中的特殊格式——“重轻”式区别于“重中”、“中重”式。我们可以从“阴、阳、上、去”四个例词中来看看: “开通”,“通”字原是阴平调。“开通”读原调用“中重”格式,就是动词。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作者要下去,作品要上来.”“下去”就是观察积累生活,有了生活积累,才有“上来”的文章.什么是观察?观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观察使  相似文献   

4.
按说,文无论长短,要写得精彩、惹人看,都必须真实生动,都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因短新闻的积累更容易为人忽视,以为三五百字、千把字,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用不着什么积累,故有特别议论的必要。有一则故事,说山东人与江南人对对子夸耀家乡。江南山清水秀,才子如云,江南这位仁兄捷足先登,出了“多山多水多才子”的上联。囊括了最佳最美的事物,看你如何应对?山东的老兄也不含糊,略加思索便对出“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下联:“一山”,  相似文献   

5.
和去年SARS肆虐时两位高官辞职引起的“石破天惊”式的震撼相比,这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的“自愿辞职”就有些“波澜不惊”了,公众和媒体都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幕———这一微妙的变化意味着引咎辞职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许多评论家都喜欢将“问责制”和“引咎辞职”混用,其实这两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问责”指的是责任追究,重点在他律;“引咎辞职”则是指政府官员因故意、过失或他人的过错而通过自愿辞去所任职务来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官员对自己履行职权过程的一种自查、自责,重点在自律。引咎辞职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一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因此,用“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来比喻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也定有不尽确切之处。近两年来,中国新闻文坛上一种崭新的“全息摄影”式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汇成一股锐不可当的趋势。与以往充塞报纸版面的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照相”式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它显示  相似文献   

7.
报纸消息结尾以“据”字起始的一种新闻写作格式,本文简称为消息“据”式结尾。常见的消息“据”式结尾有:据悉,据了解,据介绍,据统计,据报道,据某单位某人说,等等。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据”式并不仅仅出现在消息结尾,在消息导语、背景、主体中也不鲜见。但是,时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报纸,“据式”结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蔚成一种新闻写作格式。面对着消息“据”式结尾勃兴的现象,到了该探讨一下它的运用得失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写出独具特色,被受众喜爱,有重大价值,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新闻精品”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勤”、“多”、“深”。勤“勤”就是勤奋读书,善于积累。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要想感动读者,只有靠生动的内容,而生动的内容取决于丰富的材料。这  相似文献   

9.
一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因此,用“平面照相”①和“全息摄影”②来比喻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也定有不尽确切之处。近两年来,中国新闻文坛上一种崭新的“全息摄影”式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汇成一股锐不可当的趋势。与以往充塞报纸版面的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照相”式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它显示  相似文献   

10.
“马太效应”一词源于《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种“富者越来越富有,贫者越来越贫穷”的现象,被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称为“马太效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两极分化进行阐释.归纳其定义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马太效应”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各方面都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信息服务中也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家族里的重要一员,人物新闻也姓“新”,要求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表.42.新闻采编里都显出美来。现在,很多人物新闻不讲究形式美,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模式化、叙事程式化,令人感到死板、单调、千篇一律。看结构,常见的是“三段式”:导语摆出结论,背景介绍人物,主体举例说明,说教味很浓,效果不好。看导语,最多的是“领导表彰式”和“群众赞誉式”。这两种模式其实大同小异。“表彰式”导语的标准格式是:某单位某人,多年来如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最近被授予什么称号,或晋升为什么职衔,或出席了什么会议,或受到了什么奖励,等等,以…  相似文献   

12.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的主持人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类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类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甲:最近看些什么书? 乙:因为牙疼苦不堪言,所以只看小说以转移注意。 甲:看了什么小说呢? 乙:我看小说历来不喜欢依傍名著之作,无沦是“节外生枝”式、“表里映衬”式、“狗尾续貂”式,都不喜欢。但这种不喜欢还没有超过不喜欢牙疼的程度,而手边又只有一部台湾高阳先生所作的《红楼梦断》,因此只得拿起来看。此书全部为四册,现在看了两册,倒觉得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成语修辞从广义上讲,在新闻中使用成语就是一种修辞。现试举几种类型:1、用比喻式成语修辞。如“呆若木鸡”、“归心似箭”、“情同手足”等成语中带有“若”、“似”、“同”之类的比喻词,读者一看或听众一听,就知道是个比喻。这样的成语在新闻里不但生动形象,而且简明精炼。2、用借代式成语修辞。因为借代式成语可使语言富于变化,精炼形象,又能突出某一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加深印象。如“大兴土木”的“土木”代建筑工程;“方寸已乱”把“方寸”代人的思维等,这类成语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  相似文献   

15.
一位科普作家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那么,如何让医学科技新闻更“好看”一点呢? 一、学做“全科医生”,重视写作技巧 平时多积累、采访多挖掘是写好科技新闻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科技新闻记者,平时要注重科技知识的积累。从事医学科技报道的记者要像“全科医生”那样学习各学科医学知识,不断积累,在采访时能与专家“对话”,从而发现和获得大量的、有  相似文献   

16.
冯勤学在《论“立体交又式新闻”》一文中认为,“立体交叉式新闻”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环节、多穿插的报道。它的主体性表现在: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开始怎样,中间怎样,结果怎样,像一幢房屋一般。比较完整地矗立  相似文献   

17.
一个记者的财富是什么?穆青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看你心中有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实践的积累,感情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就象在银行存款一样,存得越多,支付起来就越自如;没有积累,遇到困难,借债都借不出来。”(见《中国记者》1990年第8期)这话表达了老新闻工作者对新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这些积累都很重要,但从实践来看,容易忽视的是思想积累。因此,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或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应该有一点教育功能,乃至也不排除宣传功能,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无论是教育功能还是宣传功能都必须是文学式的,而不该是“教士”式的,或是“骑士”式的。偏偏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教士”式的作家、“骑士”式的作品,比重并不为小。几千年前的神话文学,希腊人是当作“人”的精神折光、情趣折光来编的,所以那里面的很多“神”其实就是“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只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理睬人间的事。例如宙斯,不仅有妻有子,还有情妇、有私生子。西方的“银河”一词之所以是“奶路”——“milkg way”,就是因为宙斯太太的乳头被宙斯的私生子狠狠嘬了一口,失禁倾泻而造成的。被我们当代某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上部分介绍了“倒宝塔”式、“宝塔”式、“编年体”式三种新闻结构。下面接着再谈谈其他几种新闻结构。“葡萄串”式所谓“葡萄串”式新闻结构,就象一串葡萄那样安排组织材料。用这种结构写新闻,是用一个观点或主题把若干典型事实串起来,使观点或报道思想寓于一串巧妙排列的事实之中。被评为1982年全国好新闻的《胡耀邦会见法国记者》一则消息,是用这种结构写出的一篇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即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不出一行诗来。”凡此种种,都是幽默。那么,什么是幽默的实质呢?在我看来,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说笑话,更不是耍贫嘴,而是一种技巧,一种机敏,一种风趣,一种艺术。《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版第三十卷第四十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