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人内心沉睡的巨人,使其发现自己内在的大师。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他们内在的巨人一旦被唤醒,就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就会随之而改变,就会主动而积极地自觉融入到课程改革中。此时,活动即成长,教育即成长,管理即成长,生活即成长,一旦一个人的生命被唤醒,就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自己不断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大约180年前,拿破仑曾经这样说: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一旦她醒来,整个世界将为之震撼。今天,全世纪都注目着这样一个事实:邓小平理论已经真正唤醒了东方巨龙。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更能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到改革的春风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3.
海涅说过:“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人.把巨人彻底打垮。”这句经典名言对语苦的魅力进行了最充分的阐释。而教育正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此,笔者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成功学专家阿·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非常诚恳地指出: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  相似文献   

5.
刘琍琍 《江西教育》2004,(19):31-31
孩子的心灵是幼稚的、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敲开孩子的心灵人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7):157-158
拉伯雷作为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锋,在《巨人传》中塑造的一批巨人,大胆抨击腐朽的基督教神权统治和横征暴敛的封建统治,大胆表达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利益追求,大胆地在经济上开拓创新、牟利逐利。这些巨人的言行对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给了法国人民真正的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7.
谢亚东 《科技文萃》2001,1(1):18-19
有人认为两种方式可能制造企业巨人,一种靠规模的膨胀,另一种靠技术的进步。但两种方式本质上是不同的。前一种企业巨人可能比较“虚弱”,经不住风吹雨打。而后一种巨人才是真正强壮的巨人。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技术空心化的危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技术研发队伍的薄弱性越来越明显,“组装车间”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真正对手。  相似文献   

8.
据心理学研究,人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现在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绝大部分潜能尚待开发。由此可见,人脑的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后,写给叙拉古国王希伦的信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用这句话来让别人相信杠杆原理的巨大力量。这正是阿基米德的目的所在。然而,从这句话中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阿基米德的自信。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味到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自信对中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意义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孙云晓在《唤醒巨人》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而这巨人就是自信。"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开拓  相似文献   

10.
冯玥  寒羽 《家长》2006,(12)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教育建议》、《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习惯决定孩子命运》等。  相似文献   

11.
吴剑波 《江苏教育》2010,(11):55-57
8月2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接受《日本新华侨报》记者专访,访谈引起较大反响。其中谈到“惩戒教育,,与“体罚教育”时,一直主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孙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惩戒教育不是打骂,不是侮辱,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教育手段。它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实际上这种教育是培养一种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应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够重视。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克里纳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作“沉睡的巨人”。思品课应该如何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值得广大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一些同学唉声叹气地说,自己读书成绩不好或有什么方面的缺陷,将来长大了怎么办?会不会有出息?真担心死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年轻人有这样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完全没有必要悲观。成功学专家A·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非常诚恳地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这个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下决心改变,…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而当今教育的不足之处也正在它未能履行其“唤醒”的神圣职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成为一个知识的激活因子。——鲁洁  相似文献   

15.
唤醒教育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促使其生命意识觉醒,进而实现个体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唤醒与建构。语文教育中的解读活动,与唤醒教育有着深层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感恩",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真正帮助学生扫除人生之初的一个个路障,揭去影响学生成功的“网”,使教育富涵个性,富涵灵性,以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激发生命的创造冲动,张扬独特无二、活力四射的个性,唤醒天性中最灵动、最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儿童德育应是对儿童心灵的呼唤,真正有效的德育应是顺应儿童的天性,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去真正地把儿童当作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激活儿童的生命力量,使德育彰显更多的灵性与诗性。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目光投到了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以至具体到教材、篇目的重建与设定,惟独忽略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本身。当我们研究德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昭示人们,谁大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谁就占领了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此,研究“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纪各国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起来的。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潜心钻研“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创设良好的教育机制———“唤醒沉睡在学生中的创造巨人”。本文拟对“创造力的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主体是人,它必然牵涉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实现。如果将引导人生历程的展开、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导引体验的生成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唤醒自我、陶冶性情、超越功利,帮助人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