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庆江 《新闻界》2008,(1):151-152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这主要缘于决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误区。如果我们能克服相应的思维误区,新闻学教育就能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3.
曾庆江 《新闻界》2008,(1):151-153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这主要缘于决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误区。如果我们能克服相应的思维误区。新闻学教育就能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蔡贵方 《传媒观察》2003,(11):44-46
近些年来,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媒体较量中,在传播较量中,新闻策划活动更加活跃,作用更加显著。因为媒体相互之间的竞争,最关键的是新闻报道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往往落脚在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是老一辈新闻学家给出的新闻的定义。时代在发展,到了今天,我们至少要补充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读者想知道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在这里,“读者想知道”,和“有传播价值”,就关乎到新闻的传播问题,要想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益,那我们不能不把“关注力”的问题提高到当代新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的高度来认识。所以我们说,关注力当成为现代新闻学的一个新的支点。 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一种(或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现在的世  相似文献   

6.
7.
作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华书店数度巡猎,终于在一个溽暑骄阳的下午购得了一本第二次印刷的《新闻学核心》。在学术类、理论类著作出版难,经销发行难,再版更难的情况下,《新闻学核心》的再版重印,无疑是这一常理中的悖论。内心的惬意、爽快夹杂着读后的欣喜与冲动,诱发并促使我对新闻学核心这一攸关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总体走势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学习的感悟为由头凑成新闻学核心的三个层次作为续貂之狗尾,就教于李希光教授。新闻学核心的核心层是:新闻学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有关中国新闻学的研究已有了近二百年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4):11-26
中外新闻学最初都是人文学科的旁支,新闻学专业大多起源于文学专业,新闻学缺乏受人尊重的学科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建设,新闻学逐渐摆脱了"新闻有学无学"、"新闻是学非学"等问题的困扰,逐渐发展成一门人文与社科交叉的学科。然而,新闻学总体上还是一门理论门槛低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够聚焦,学术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性理论不多。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权的分化使新闻传播逐渐向公共传播转变,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均出现了重大变化。当前新闻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研究范式,努力规划新闻学的理论谱系,重建新闻学在学术场域中的地位。中国学者应该充分发挥"新闻学想象力",不断从民族场域、国家场域转向国际场域、世界场域,努力为全球新闻理论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9.
甘惜分先生1916年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今年是甘惜分教授90周年寿诞。甘惜分于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抗日期间他在晋西北党校工作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6年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和编辑,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从此开始转向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理论研究,至今已经50余年。此后,在1958年的院系调整时,甘惜分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2,(1)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新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总体而言,数字新闻学新范式的崛起显著地推动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体现出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而融入了更多思辨逻辑,体现出了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思维日益深入的影响。第二,对"以数字为背景"的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新闻学研究最具理论活力的范畴,印证了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的延续。第三,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体系对规范理论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数字新闻伦理研究尚未很好地融入数字新闻学的一般性理论体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我党诞生80周年之际,汇集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成果的《新闻学论集》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收集在本书中的100多篇文章,是全省新闻工作者结合新闻实践进行新闻学研究的可喜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新闻学领域的许多问题。从新闻领域讲,有研究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的;从新闻业务讲,有研究省市州党报、民族报、都市报、高校校报和广播电视工作的,包括了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摄影、副刊工作、新闻编辑的方法与技巧;从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李坚 《新闻记者》2001,(2):33-34
三 星堆似乎与我有点缘分。三星堆激发了我采访的灵感 ,也点燃了我艺术的灵感。90年代初我曾两次采访三星堆 ,世纪之交 ,我第三次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有趣的是第一次与第三次都是来去匆匆。有关三星堆的信息最早是画家章涪陵教授告诉我的。他说 :“李坚 ,你知道吗 ,四川出土了一个与人等高的青铜像 ,时间比秦兵马俑早1000多年 !”我不信 ,但章老师说是确实的 ,只是具体地点他说不清。后来在一次社交场合 ,与文汇报的郑重老师谈起此事 ,他说确实是有的 ,就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 ,而且他刚刚从那里回来 ,大饱了眼福。于是 ,我便以最快…  相似文献   

13.
传媒记录历史,传媒影响历史,传媒也汇入历史.关于新闻与史的亲缘关系,"前人之述备矣".谭嗣同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宫取材;李大钊认为,"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华盛顿邮报早夭的发行人菲利普·格雷厄姆也曾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闻实践亟需发展新闻学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敏 《现代传播》2006,(4):40-42
中国发展新闻实践呼唤发展新闻学的建构。中国发展新闻学研究应该具有发展的、开放的视野,应该以中国新闻具体实践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全球化和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跨文化传播等多重语境下研究和推进。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研究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贴近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新闻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4,(6):91-91
2004年4期《北京广播电视》刊登马嘉、海燕的章——《电视频道专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章认为频道专业化可以看作这样一个行为:把一定的化作为一定组织(或社群)变量,通过专业化过程,在技术、观念和制作、播出诸多层面,实现该类化的生产、传播和反馈,满足该类社群人们的需要是频道专业化的根本目的,以此而达到这个频道的兴旺发展。专业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闻学的学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学科建设和学科之间关系的考察而言,一个学科以建立或派生的其他学科即该学科的学科基础。例如,广告学的学科基础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搞清了一个学科的学科基础,这个学科的特点,这个学科的内涵,这个学科的发展规律,以及有关这个学科的教育模式等问题都可以被认识得更为清楚,更为深刻一些。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尤其如此。新闻学则正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文拟就此谈进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开始发轫,此间,国内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等一批新闻学教育机构,本文通过对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历史辩证分析,探讨了在新闻职业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中国新闻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对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了详细分析,表明了新闻学思想的变革和新闻职业化与早期新闻学教育形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新闻学”虽说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对于它的研究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几年有许多成果问世。这些成果大都是“中西新闻的比较”,对于我们借鉴西方新闻传播的先进经验,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它们基本上是“平行展示、资料整合,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但共同的弱点是辨析稍嫌不足。”大多数的研究只是简单的描述一种新闻传播模式,然后将这种传播模式与另一种传播模式相对照,指出它们的相同与差异,很少深入到表层下面去探讨这些相同与差异的渊源。研究缺乏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