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一套,正方形纸,钉子板等。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剪刀,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各两个,钉子板,方格纸,橡皮筋,各种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直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00—102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并能掌握直角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初步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手帕、练习本、三角扳、纸、钉子板。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3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册第39页上的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使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的形状,并能根据形状很快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辨认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 教具准备:钉子板和皮筋、投影仪,自制幻灯片,“希望城”剪贴模型,课本、生字卡片等实物,装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彩纸的教具盒。 学具准备:钉子板及皮筋、小棒、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点,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二.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复习用的幻灯片,小结用的幻灯片。三个杯子,12根小棒。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小棒12根。测量高的测量角具(分小组准备,4人一个小组) 三、学具操作及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并认识平行四边形。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积累感性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七巧板、直尺、三角尺,能折的长方形、正方形小木框、小棒(6长2短)、方格纸。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相遇应用题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认识相遇应用题的特点,正确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三个数量间的关系,学会解答相向而行求距离的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二、学具及教具准备: 学具:儿童人物图片。汽车图片、轮船图片各2张。教具;绒板一个,人物图片2张。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1.通过操作学具,导入新课。教师在绒板上用甲、乙表示两地,用一条线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8页(单一标准分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袋(装有圆片、三角形、扇形、数字、正方形、正方体各数个)、磁力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分类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兔…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其意义;2.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结合具体教学,对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等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实物图、投影仪。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板演)用竖式计算:并说出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要求: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使倍的概念跟小学生所熟悉的“几个几”联系起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二、教具与学具准备;计数器一件;小圆形,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各10个;纸白蝴蝶4只,花蝴蝶3只。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愉快教学片断一】巧妙复习,沟通联系教学建议:1.方式方法:在钉子板上用橡筋操作。2.实施程序:(1)在钉子板上用橡筋构成右图。师:钉子板上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它的特征是什么?在练习本上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级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五册第6—7页的例1、例2.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三、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例1的直观图(放大),学生准备例1的学具彩纸条.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40 ×2 200 × 8 6×3 5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03面例5、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圆片、小三角形各10个,8朵红花,画有5朵黄花的纸条和写有“跟黄花同样  相似文献   

13.
一、准备教学,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师:大家会分东西吗?请拿出4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学生进行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的学具操作)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分的?(学生甲展示把4根小棒分成每堆2根的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分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二、学具及教具准备: 计算器,3尺长和2尺长的绳子各一根,绒板、白菜、青菜、梨子等画片,每个学生准备10个○,9个△,10个☆。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一)准备题: 通过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长短、轻重,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5.
我最近听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现摘取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用正方形纸折一折(师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然后交流汇报)生:我折出了长方形。生:我折出了三角形。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还没学习三角形他就已经知道了,有谁和他折的一样?(师四周巡视一下举手的学生后,便展示了课题,并按书上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始教学)片断二: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师:请同学上讲台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一个学生围了一个形如“”的图形)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同学围得怎样。生:老师,他围得太肥(胖)了,不好。师…  相似文献   

16.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词典、圆珠笔、橡皮、录音机。学具:铅笔盒、橡皮、尺子、钢笔、词典、圆珠笔等学习用具。一、教学方式1.直观教学,启发学生参与。借助实物,让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7页第六、七题。教学要求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能认识在整体数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游戏卡片,红、蓝色贴绒花各5朵。学具准备学具每人一袋。教学程序 (一)基本训练 1.看卡片口算10以内数的加  相似文献   

18.
今天,按计划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事先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我带着三角形等各种教具、学具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2、知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教具、学具:投影片、二种颜色木块教学过程:一、旧知识引进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23页例1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四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计算乘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例1示意图的放大图,学生准备36根小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