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琴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其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到钢琴表演的效果。大多数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钢琴曲目的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心理状态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学校是一架钢琴,校长无疑就是演奏者。治校的过程就是演奏的过程,治校的结果就是那一首首曲目,至于演出是否成功,那就要看演奏者能否内外兼修,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技艺精湛的演奏者了。作为一个对学校负责的校长,如果想演奏好学校这架不同寻常的钢琴,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演奏是艺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小提琴演奏需要演奏者深刻认识小提琴的特性,并基于其特性熟练演奏曲目,表达音乐符号与小提琴的情感融合,抒发内心的情绪和思想,在促进听众对演奏的理解的同时也展示出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通过刺激听众的视听感官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4.
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的优化能力是影响钢琴音乐作品演奏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演奏者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就能在演奏时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核心情感,通过完美演奏来吸引听众的关注进而让听众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这充分说明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的优化能力需要进行专项培养。本文主要从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的综合概述谈起,然后论及其重要性,最后提出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进行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楼兰臆象》是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钢琴曲目,本文意旨在通过笔者自己的演奏心得体会,尝试性的对这首钢琴作品演奏意境和演奏方法进行探析,以帮助人们在演奏此作品时更好地把握其音乐表现风格和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成功演奏的决窍——演奏性练习钢琴是表演艺术专业,一般地说,学钢琴不是为了自娱,总是需要演奏和表演的,简单而言,就是要弹给别人听的。实际上回课就是演奏给老师听。可是回课或表演孩子往往心理紧张,打折扣,这就说明,演奏成功也是需要进行练习的。演奏有以下特点:第一、演奏只允许一次机会,比如上台表演,只能一次,需要一次就成功;第二、演奏的完整性有特殊意义;第三、演奏要面对听众,它需要有一种适应表演环境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准备。演奏性练习与平时的练习有极大的区别。演奏性练习是在一首曲子弹成熟之后,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重要基础.这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更是如此.可以说,演奏好钢琴曲目是一项比较难的艺术表演活动,这其中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水平与过硬的演奏技艺,而且还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与办法,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更富于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演奏钢琴曲目.  相似文献   

8.
在演奏钢琴时,通过钢琴音乐演奏者能够抒发内心的情感,在充分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使情感表达状态始终保持良好。因此在开始演奏之前,演奏者必须认真仔细地分析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主题、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年代。同时在表演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素养及演奏的经验,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品所包含的情感,从而使演奏效果保持最佳以最佳状态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9.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梅菲斯特圆舞曲》,是其四首相同标题钢琴曲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首。它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变化、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特点,完美地体现了钢琴音乐的交响性。此曲以高深的演奏技巧,为演奏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梅菲斯特圆舞曲》的写作背景、演奏诠释、技术难点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演奏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0.
白洁 《陕西教育》2009,(10):84-84
所谓真正的钢琴演奏,不光是弹出每个音符。而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保持的心灵歌唱状态与激情,使得演奏出的音乐生动感人,富有内心的歌唱性。这就是钢琴,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面向广大受众,服务百姓的文化生活。钢琴演奏的性质决定了观众对钢琴演奏者的要求较高,演奏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演奏基本功,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独一无二的演奏风格等。但是钢琴演奏者在舞台表现自己所有优势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是面向观众的,平和冷静的情绪是演奏时的心理状态基础,倘若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因为情绪紧张而怯场,则会大大影响舞台效果。目前我国有许多钢琴演奏者,在日常演奏时状态极佳,演出效果反馈很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对物质的追求,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和享受。钢琴这一西洋古典乐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钢琴演奏来愉悦身心,但是往往因为对演奏中紧张与放松关系处理不当而不能达到演奏效果。因而演奏者调节好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和放松,将演奏时的心理、生理状态调节到最佳对钢琴的演奏有很大帮助的。本文从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和放松分类、演奏中出现紧张的原因、紧张和放松的辩证统一关系、如何做到紧张与放松的有机结合几个方面来探讨怎样在钢琴演奏中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弹奏曲目,进而达到传达音乐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钢琴就是一门演奏艺术,钢琴演奏的质量不仅受到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影响,更与演奏者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因而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弹奏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演奏心理的培养。因此,本文基于钢琴教学中学生的演奏心理问题,重点探讨了钢琴教学中学生演奏心理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钢琴就是一门演奏艺术,钢琴演奏的质量不仅受到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影响,更与演奏者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因而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弹奏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演奏心理的培养。因此,本文基于钢琴教学中学生的演奏心理问题,重点探讨了钢琴教学中学生演奏心理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钢琴复杂的构造,一直都是一种比较昂贵的乐器,起初也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以接触得到。所以在人们眼中,钢琴演奏家普遍具有贵族气质、大家风范,人们对于钢琴演奏者的气质要求很高,而良好的气质和风范与演奏者在演出时的良好心态是密不可分的。本篇文章将分析演奏钢琴时出现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以及如何缓解在演奏中出现的心理紧张的状况。旨在帮助演奏者分析演出紧张原因,找到更好的演出状态。  相似文献   

16.
演奏者出色的钢琴演奏表演能给人们展示独特的钢琴艺术魅力,但这对演奏者而言有特殊的考量,演出成功不但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演奏能力与技巧,还要演奏者拥有良好心理状态。因此,心理因素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究钢琴演奏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演奏者产生心理因素的成因,并提出在钢琴演奏中培养演奏者良好心理因素的策略,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演奏者的技能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还与演奏者的器乐演奏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本文从钢琴演奏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入手,浅谈了钢琴演奏者心理不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钢琴演奏是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艺性的表演,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而熟练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本文从钢琴演奏入手,简要分析了钢琴弹奏中演奏者的心理,针对演奏者易紧张不安、焦虑、精神不集中等心理表现,提出了心理调控技巧,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钢琴演奏者调动心理的能力,使之在钢琴演奏中收放自如、轻松应对,圆满的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19.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钢琴演奏是一门公开的、演奏难度系数非常高的音乐表演活动,对演奏者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不仅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艺,而且还要求演奏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说,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钢琴演奏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效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从而发挥出正常的演奏水平呢?鉴于此,本文从技术层面、心理层面两方面出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