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属于西方的一种乐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但对于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却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钢琴文化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逐步显示出了借鉴性,同时也显示出了差异性,塑造了中国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提出了钢琴音乐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黑人音乐爵士乐是美国黑人文化的灵魂,是黑人音乐与欧洲白人音乐相融合的产物,对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影响。本文尝试从莫里森小说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分析其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创作手法,进而揭示其通过文学创作为黑人民族在白人主流社会中重构黑人文化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20,(3):78-80
钢琴是西方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乐器,虽然在我国传播时间不长,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西方钢琴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融合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印上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魅力逐渐开始显露。通过阐述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思想,以期促进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爵士乐首次传入中国上海是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爵士乐传入中国的上海,从此开启了爵士乐的中国旅程.爵士乐作为现代音乐中审美性较强的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爵士乐的相关理论概述,然后进一步分析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从而展望爵士乐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爵士乐(jazz),起源于美国黑人,十九世纪末,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不过,来自于当年的黑人音乐而今却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本论文将通过研读和借鉴相关学术资料,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对爵士乐的出现与美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问题剖析和深入探究,探讨爵士乐的流传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希望能够同时予读者和自己以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响爵士乐,实现了二十世纪美国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高度融合。在作曲家探索求美国音乐的民族主义的道路中,爵士乐作为代表着强烈的美国特征的美国民间音乐素材被纳入其中。二十世纪西方音乐逐步趋于大众化,以美国交响爵士乐的发展为例传统技法与新材料的结合促进了音乐作品的雅俗共赏,民间和外来的音乐赋予了现代音乐以新的活力,体现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民族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7.
西方乐器钢琴在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审美意蕴,在世界钢琴艺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以人为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自强不息思想、和而不同思想等方面,探究了钢琴作品中我国传统思想的体现。进而又以《阳关三叠》和《二十四诗品》为了,阐述了钢琴作品中我国传统文学的体现。希望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华的不断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之路。据此,本文提出了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为表现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而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性及地域性相对较强,古人经不断摸索及实践所总结出的音乐遗产即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音乐。因此,母语语境下所开展的音乐教育,应将传统音乐作为主要核心,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而在中国西洋乐器教育过程中,长笛艺术教育为其中较为关键部分,故开展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充分了解长笛特点,并将中国民族音乐与长笛艺术进行融合,从而在丰富民族音乐形式基础上,实现音乐风格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爵士乐和声技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爵士乐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系, 它和音乐理论有着密切联系, 而和声技法又是音乐理论中最重要的部份, 爵士乐有其独特风格与特点。以和声语言为例, 归纳了爵士乐的和声技法的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爵士乐是美国黑人的伟大创造,这种具有鲜明民族性的音乐代表着美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当之无愧的瑰宝。它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并发展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已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将以音乐美学的视角来谈爵士乐,从它的兴起、发展、摇摆与融合等时期与人们对于音乐美学在这几个时期的不同观...  相似文献   

12.
《在路上》(On the Road)是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最重要的作品,它堪称是“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小说出现了多次对爵士乐的描写。本文将从爵士乐的角度出发,结合爵士乐这一黑人音乐反映的音乐文化现象和它的特点来讨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状态以及小说《在路上》中人物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爵士乐是美国音乐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份厚礼,20世纪30年代是爵士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摇摆乐开始成为爵士乐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摇摆乐的节奏是爵士乐最重要的音乐特征之一,这也使得摇摆乐成为爵士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30年代"摇摆乐之王"班尼·古德曼开创了摇摆乐时代。从那时开始,爵士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听众,超越了种族,成为美国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共同接收的音乐形式。摇摆乐取代了以往的新奥尔良爵士乐,成为新的爵士乐音乐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爵士乐从此成为了美国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人们知道爵士乐常常是从30年代的摇摆乐中得来的印象。本文就对摇摆乐的风格特征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安徽的音乐从古至今,不仅在音乐理论上,而且在音乐形式上也在各个发展阶段发生了嬗变。安徽音乐文化体现了一种开放性和融合性。它逐渐吸收了别的区域的音乐精华,推动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在近代的音乐文化嬗变当中,既有外部力量的推动,又和本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息息相关。同时,独特的徽文化也给安徽音乐文化乃至中国音乐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声唱法自传入年中国后,便与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发生碰撞,在这一过程中美的唱法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以及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美声唱法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优秀的声乐教育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更好的融合,推动我多声乐事业的繁荣发展。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声乐新学派,具有新时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无论从单纯的发声方法技术来看,还是从演唱时的发声审美要求来看,语言的方式和表达等都要透彻的研究论证,把两方面的精髓研究透,然后才能取长补短,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将其引入到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高校在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应树立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完善音乐教学课程,增添传统音乐相关课程,促进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和科技也紧随其后不断改进,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等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与密切.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组成世界音乐文化这个大集体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元他的发展趋势了.在世界音乐文化这个大集体里面,外国的音乐文化大量地涌进我国.一方面为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外来音乐文化的大量涌入也冲击着我国本土音乐自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怎样才能既保持我国本土音乐文化自身的蓬勃发展又能将国外的优秀文化择其精华,就成为了我们高校音乐教育所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在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现状以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叙述.  相似文献   

18.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音乐家,谭盾的音乐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他不仅把远古的、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带到了世界,又把西方的音乐手法运用到了中国的音乐上,形成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本文分析其音乐风格变化历程和多元文化背景,体现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其音乐风格的东西方融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传统音乐虽然早已存在多声部音乐的组合方式,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和声体系.随着各种有关民族化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书籍与论文的发表,认为西方尤其是现代西方音乐创作理论更能保存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点.爵士乐作为不同音乐语言结合的混合物,加上现代爵士乐的旋律语汇与节奏模式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可见民族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