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湘版初中音乐教材以"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材中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新音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民族音乐的地位,很多新的音乐元素、科技手段也相继进入音乐教材,如流行音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也正因为如此,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摈弃了许多素材,增加了不少新的亮点,它集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于一体,为湖南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2.
湖南的少数民族较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也较为繁荣,尤其是湘西地区的苗家风情被人广为传诵,湘西地区位于湖南与贵州、重庆的交接地带,与之西邻的铜仁松桃县,亦是苗族聚居地区,因此湖南苗族音乐的发展,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湖南苗族音乐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创新,以适应当前文化大环境的需要,其主要的创新方式,要围绕其现有特点以及地域优势入手,以繁荣湖南民族音乐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苗族的芦笙音乐所包涵的苗族历代人民的情感和精神便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灵魂,是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开发点。苗族芦笙这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其特有的生存环境下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它所具有的艺术风格、美学思想等也将与本民族的特有习俗、图腾崇拜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苗族的芦笙音乐文化将有助于激励当地人民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更深层次的保护和发展专属自己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4.
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趋向。正确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论与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面临改革开放的格局,这已是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民族性是民族音乐之魂音乐是民族的。任何音乐都生成于一定的民族,是一定民族土壤培育的艺术花朵,具有浓烈的民族性。没有也不可能有脱离民族的超民族音乐。俄国作曲家李姆斯基—科萨科夫指出:“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民族性的。”所谓民族性,就是民族共同体本质特性在音乐中的反映;是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来的民族个性、精神气质和艺术特征。这是—种难  相似文献   

5.
语丝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会贯彻始终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乐曲创作中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钢琴作曲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碰撞与融合,彰显了民族的时代性。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将彝族传统音乐特征在钢琴组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此以《滇南山谣三首》为小品,对钢琴曲中所体现的彝族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全面解析,了解其"中西合并"的创新性,为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诠释与表达提供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9-110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以及民族性等特性。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不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高校钢琴音乐文化的视野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色彩斑斓的国家,五十六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其中的苗族音乐就是比较典型的。苗族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通过曲调的起承转合,抒发情感,或悲壮、或欣喜。苗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丰富、灿烂的苗族音乐遭到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些困境,苗族音乐如何突出重围,迎来新的生命,这是值得每一个民族音乐爱好者所需要思考的,本文主要从苗族音乐传承面临的挑战和苗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反映时代内容的,同时也反映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发展的两大要素。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辉煌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与时代性也是中国音乐的两大特色,构成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机整体,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同时保持音乐的民族性、时代性,也是推动中国音乐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风欣欣向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岭南音乐作为岭南文化的有声载体,以其博大的内涵、绚丽的风格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光溢彩、大放光芒。在如今大时代的背景下、在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下继承并发展岭南音乐就离不开专业教学的支撑,将其纳入专业课程领域并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其与学院派教学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专业性、民族性、时代性并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特点的地方乐种。本文从岭南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改革意义以及在琵琶重奏课程中的具体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究传统乐种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创新与开拓。  相似文献   

11.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而且新课标也对音乐教学提出了要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民族音乐得到重视呢?  相似文献   

12.
刘晓娟 《文教资料》2008,(26):78-79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内外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音乐亦是.要使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达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就要清楚二者的内容,真正把握民族性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也是研究我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讲述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是音乐情感内涵的重要来源。民族音乐兼具民族性与地域性双重特点,充分展现出特定地域劳动人民朴实勤劳的优良品质、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由马丁·斯托克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域的音乐建构》一书,从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音乐在构建地域性身份认同方面的作用,清晰揭示出音乐对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地区与不同风格的音乐,系统论述了地域文化与流行乐、古典乐等的联系。本文围绕该书内容,就地域文化与民族音乐风格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二者的有效融合路径,进而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地处美丽的黔东南,这里有闻名遐迩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它源远流长、品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一块瑰宝。在音乐教学中,我大胆把黔东南民族音乐特别是苗族音乐引进课堂,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经过几年的探索,事实证明学生对我们黔东南的苗族音乐不仅能够接受,而且大多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陈芳 《考试周刊》2011,(66):212-213
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走进民族音乐,树立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将不遗余力地进行研究,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奉献力量。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的发展,外来音乐文化的涌进和现代音乐的冲击,使相当一部分人忽视甚至遗忘了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7.
演奏和传承二胡这件民族乐器、创作新时期的民族音乐不单是对民间音乐的发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在二胡音乐发展与嬗变过程之中把握民族音乐之魂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回溯二胡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胡音乐的发展现状,来说明和阐述二胡音乐和演奏中的民族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二胡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一些现象做出考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桑素萍 《成才之路》2013,(20):12-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历史。加强音乐基础教育的民族性,了解民族音乐的地域性,让孩子们聆听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实现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9.
民族音乐是利用中国传统乐器进行演奏获得的民间传统音乐,带有突出的民族性特征,还彰显了民族个性、审美以及心理素质。民族音乐不仅仅是民族的精神象征,还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凝聚力。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和传承是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措施。音乐教学给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提供了坚实阵地,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打造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渗透民族音乐要素,助推民族音乐繁荣发展,让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解,应当包含应然与实然两个维度.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何以树立文化自信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李大钊否定传统封建文化,是因为文化具有时代性;批判与吸收西方文化,是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因为其兼具时代性与民族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提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制定相应政策及规则,双管齐下,打造时代性与民族性更加鲜明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