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春节的一天,吃饭时,儿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我生气地责怪儿子:“看你!做什么事都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了……”儿子不安极了,要哭。母亲却笑着说:“好,岁(碎)岁(碎)平安!岁(碎)岁(碎)平安!再拿个碗来。”我仔细品味母亲的话,不禁佩服起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岁(碎)岁(碎)平安!”就把儿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了。无独有偶,春节,我还经历了一次酒桌上的文化。同学聚会,我姗姗来迟,同学说奖励我喝酒一杯。面对“奖励”二字带来的好心情,我无法推托,高兴地先干为敬。本是一种“惩罚”,换了种说法,“尴…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饭量     
母亲:“一顿饭吃两碗,两顿饭吃几碗?”儿子:“……?”母亲:“蠢货! 你怎么连这样简单的题都不会?”儿子:“您得先说吃什么,好吃的饭一顿两碗我不够;不好吃的一碗也吃不了!”  相似文献   

3.
盛饭的哲学     
得克萨斯州的亚林诺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母亲把他送入当地一所学校。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管理制,在那里他得准备接受为期10天的意志磨炼。学校餐厅的午餐是无限量免费供应的,由于训练相当艰苦,往往等到亚林诺再去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已是空空如也。母亲来学校看儿子,亚林诺满腹委屈地向母亲倾诉。谁知母亲听后哈哈大笑说:“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盛了满满一大碗?”亚林诺回答:“是的。”母亲又说:“这就对了,所以你吃不饱!”亚林诺更诧异了:“我要是不先盛一大碗,就更吃不饱了。”母亲神秘地一笑:“你可以先盛半碗,这样你肯定就…  相似文献   

4.
正一天中午,我在一家小吃店吃午饭,隔壁桌旁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儿子。这对夫妻面对面坐着,儿子挨着母亲。父母为自己点了面和饭,为儿子点了一碗小馄饨。男孩说他一会儿要去吃麦当劳,父母同意了,妈妈允诺等他吃完一碗小馄饨,就带他去吃麦当劳。在等待上餐的时间里,父母拿起各自的手机玩,偶尔聊聊天。男孩坐在角落里东张西望,忽然问父母:“牛肉什么品啊?”听了男孩的提问,我低头一看,  相似文献   

5.
有时,若有所思中杂乱的结,会因偶尔的所闻、所视、所读而解。不经意间,翻到毕淑敏的《剥豆》,文虽短小,读后却耐人寻味、恍然有悟。不足八百字的叙述讲了这样一件事:儿子要和母亲比赛剥豆,并定要在母亲碗里先有一层作为起点.比赛过程中,儿子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母亲几快几慢,最终,还是儿子输了;母亲声辩应为平局.但儿子却情愿服输,并没有赌气,没有沮丧。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每当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把她碗里的饭拔到我的碗里,然后,她会说:"儿子,把这些饭吃了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7.
碗中人生     
清早,我和往常一样,坐在顺昕吃部的一张靠窗的桌前。顺昕吃部是我每天吃早饭的惟一去处。我经常选择同一座位,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每个吃早饭的人,也可以看到屋顶上吊着的电视。按惯例,我要了一碗面条,边吃边望着周围。邻桌的一对父子格外引人注意,父亲是本店的老板,高高瘦瘦。儿子也不过是五六岁,长着一对招人喜爱的大眼睛。这时只见服务员给他们父子俩端上来两小碗面——一碗上面卧着一个蛋,一碗只是面。“儿子,吃哪一碗?”父亲问道。儿子不假思索地指着那确定有蛋的“这碗”。父亲没有说话,只是将碗推到儿子面前。儿子满足地咬着蛋,却分明看父亲拨开自己那碗面,里面居然卧着两个蛋。儿  相似文献   

8.
咸菜     
桌上仅有两样菜,一只碗里是又酸又咸的咸菜,旁边的盘子里是一条香气扑鼻的鱼,在这穷山村,咸菜与鱼的差距是很大的。桌前坐的是母子二人。满额皱纹的母亲用长着老茧的手操纵着筷子,香喷喷的鱼肉便被一块块地送到儿子的碗里,而母亲自己却吃着咸菜。可爱的儿子也回敬了母亲一片鱼肉,这可是他费了好大气力才挑到的最大的一块,然而母亲又把这块鱼还到了儿子碗里,她摸着儿  相似文献   

9.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  相似文献   

10.
母亲病了,在医院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母亲变了,话语很少,就连吃饭也没有以前香甜了。第一天中午,儿子在厨房忙活半天,端出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面条,来到母亲床前,劝慰母亲:"妈,这是你平常最爱吃的汤面条,鸡汤煨的,你尝尝,可香可鲜了。"母亲坐起来接过碗,她确实吃了,也夸儿子面条做得不错,但  相似文献   

11.
三吃荷包蛋     
儿子是独生子,小学4年级学生,平时在家中是十足的“小皇帝”,其特点是嗜蛋,特别喜爱吃荷包蛋。一日早晨,我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我问儿子:“你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我吃那碗有蛋的吧!孔融4岁能让梨,你也10岁啦,该让蛋了吧!”我说。“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儿子竟先吃力“敬”,一日就把蛋给吞了一半。“不后悔?”我问。“不后悔!”儿于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我开始吃。我的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我有…  相似文献   

12.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没想出来。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会给我煮两个鸡蛋。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  相似文献   

13.
秋天的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秋天本不是像现在这般红那一年的秋天大旱降临了这个村庄残疾的儿子无力地躺在床上渴求的目光射向母亲———我要喝水啊,我要水母亲转过背,用手揉着那早已流干了泪水的双眼———孩子啊,我出去看看去看看哪里还有水母亲拿着那只空碗来到那棵老树下没有绿叶,只有干枯的枝它在呼喊———水啊,给我一口水母亲难过地告诉它说———我没有水啊但我可以给你一些血当殷红的血从指间涌出滴进贫瘠的泥土中时她看见了绿叶嫩枝叶子从树上飘落睡在那只碗里,变成了水母亲走到一片田地边没有青禾,只有干裂的沟它在呼喊———水啊,给我一口水母…  相似文献   

14.
买碗记     
儿子三岁那年,我们搬进了新房子。搬家时,有些碗筷没有带来,于是在一个休息日,我便领着儿子去老街买碗。经过若干年的保护、修建,老街成了一条步行街。两旁店铺林立,店铺里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我和儿子边逛边看,看了几家瓷器店,我看中一种蓝边印花的大碗,打算买上十只。和店主谈好了价钱,抬头看见正在旁边玩耍的儿子,心想应该让儿子做点什么,于是对正在数碗打算捆扎的老板说:“对不起,我改主意了,先买两只吧。”结果砍下的价格不能作数,只能按原价。等老板把碗捆扎好,我拎起来试试,蛮结实的,便郑重地交到儿子手里:“健健,你来拎吧!我们回家…  相似文献   

15.
<正>前段时间,微信圈热传"一碗鸡蛋面的故事"(其实是两碗),讲的是一位父亲通过与儿子三次分吃两碗面的事情来教育儿子。文章不长,简述如下。第一次,两碗面中的一碗上有荷包蛋,一碗没有。儿子要吃上面有蛋的那碗,但父亲说:"让我吧!孔融7岁能让梨,你都10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父亲默默地看着儿子  相似文献   

16.
两碗面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 岁让梨,你 4 10 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吃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 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  相似文献   

17.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18.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19.
王国军 《家教世界》2009,(Z1):58-58
我看到光明在微笑年轻的母亲和五岁的儿子看电视,母亲指着问儿子:"电视里戴墨镜的阿姨漂亮不?"儿子点点头。母亲又问:"妈妈漂亮不?"儿子仍点点头。"那是妈妈漂亮还是电视里戴墨镜的阿姨漂亮?"  相似文献   

20.
儿子系独生子,小学四年级学生,平时在家中是十足的“小皇帝”。其特点是嗜蛋,尤嗜荷包蛋。一天早晨,我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我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我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