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微 《视听》2020,(11):61-62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加之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国外电影电视剧的获取渠道越来越便捷,在内地的传播中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国外原有的影视作品具有大量受众,影视翻拍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众多影视翻拍作品水平良莠不齐,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实现影视翻拍的本土化,达到口碑票房的双丰收,是创作者在进行影视翻拍创作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媛媛 《新闻世界》2012,(2):141-142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反映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的文化符号被搬上荧屏反复播送,红剧就是其中一例。不仅仅是原版的红剧反反复复在播放,一部部经翻拍的红剧也越来越成为荧屏红剧的主旋律。然而,在当前这个文化工业的环境中,这些翻拍红剧的拍摄背景已经与原版不尽相同,要求红剧具有一定的受众认知度,被社会广泛接受,才能达到其所追求的经济和教育双重目的,那么红色经典的翻拍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怎样吸引受众?怎样达到新的至高点?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这篇文章中,经过翻拍的红剧,因其背景的不同,在与原版的对比中,继承了原版的什么优点和灵魂元素?达到了何种高度的创新,注入了怎么新鲜的血液?同时,又缺失了什么精神?是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通过本文,让受众认识到,与原版相比,翻拍之后的经典红剧,继承和创新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经典热门剧目"翻拍热"是我国影视界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更愈演愈烈,成为了一条博取观众关注的"捷径"。国产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却鲜有精品,翻拍、跟风抄袭等反映出国产剧创造力不足的弱势,在美剧、韩剧的强势"围攻"下,国产剧陷入"走不出"、"迈不动"的窘境。从大学生视域看目前国产电视剧翻拍跟风泛滥的现象,以创新为核心,深入分析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在题材、编播制度、编剧管理和审查制度方面的可学习借鉴之处,以期国产电视剧能在进行本土化合理改造后更好地迈向海外市场,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品牌。  相似文献   

4.
王君  黄浩 《新闻界》2012,(7):42-44
作为广告传播媒介的电影电视,在传播广告的同时,也成为了广告创意的灵感源泉之一.广告创意对影视中的一些经典内容或是桥段的吸收和利用能够带来更深的亲切感与真实感,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唐冰南 《青年记者》2007,(12):96-97
影视“翻拍热”是目前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除了金庸先生的著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电视荧屏,还有诸多的经典影视作品和文学名著也都成为“回炉”的对象。这股“翻拍热”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这些分析的立足点更多地是从影视制作方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而本文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受众的接受心理角度,来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冰南 《青年记者》2007,(12):96-97
影视“翻拍热”是目前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除了金庸先生的著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电视荧屏,还有诸多的经典影视作品和文学名著也都成为“回炉”的对象。这股“翻拍热”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这些分析的立足点更多地是从影视制作方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而本文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受众的接受心理角度,来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经典影片《刘三姐》在本世纪初"翻拍"成不同语境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动漫作品。消费文化诉求下的《刘三姐》影视翻拍,以受众的符号认同为基础,整合大众文化的明星形象及流行元素,颠覆原版形象而幻化为"媚"与"美"的商品化标识。影视媒介作为一种构建民族文化形象的"仿像"符号(载体),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表现力,塑造具有符号意义的银幕形象;探讨网络技术背景下,影视媒介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亟需规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翻拍韩国电影数量的增长,但市场反响并不理想,电影翻拍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本文聚焦于2013年以来中国翻拍的韩国电影,分析了不同题材电影的翻拍策略:喜剧片注重塑造中国人物,笑点加入中式元素;犯罪片立足中国社会现实,调整了主题立意,实现了电影空间在地化;爱情片依据观众接受心理调整故事情节,借助本土场景营造中式浪漫。同时,也指出了翻拍中存在文化割裂、模仿与创新矛盾、商业与艺术失衡的问题,最后尝试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往国人对国产影视IP前景的理解局限于IP资源的国内变现.近年来,随着国产剧制作质量不断提升,其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欢迎.这一过程中,翻拍/改编方式比单纯译制播映的运作空间更灵活,贩卖改编权及拓展相关产业链,比单纯出售播映权具有更大增值潜力.国产影视IP的海外翻拍权运作,有望成为国产剧走出去的下一个蓝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近些年的名著电视剧翻拍现象入手,阐述了名著电视剧翻拍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名著电视剧翻拍的重点是要不断地创新,挖掘名著本身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并探讨了在目前商业环境、观众审美需求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的问题。而只有实现了名著的再延伸和再创造,这样的重拍才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翻拍字画既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还可用于各类印刷品的制版。 把字画画面摆放平整。翻拍字画,要先把字画的画面摆放平整,避免出现光照不均匀的现象。已装裱好的字画,可挂在墙上或平铺在乎整的板面上。未装裱的字画,可放在一块白色油漆板或光洁的吹塑纸板的板面上,用毛刷轻轻地将字画刷在板上,让字画平整地紧贴在板面上,才能用于翻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反差、反差系数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图片翻拍复制中影响反差的因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控制反差以获得良好效果复制品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翻拍流行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剧翻拍出现的频率逐年增高,正形成一种流行,而且这种流行还在进一步扩大和蔓延.流行本身即为一种传播现象,本文就尝试从传播学角度对该流行形成和普及的原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石中军 《东南传播》2012,(1):115-116
翻拍电视剧在中国每年的电视剧产量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几年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理智地进行电视剧的翻拍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翻拍电视剧原因的同时对翻拍电视剧的价值取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光  石磊 《编辑之友》2021,(10):80-86
短视频翻拍经典影视剧是近年来短视频创作的潮流之一.它以集体记忆吸引用户的关注与参与,助推情感消费,带动经济变现.媒介场景的创新和翻拍文本的"生产性激活"触发了用户的情境沉浸,并带动了情感消费与意义消费下沉延伸至个体日常的文化实践中.在欲望表演与言说狂欢的叙述策略背后,被解构的经典影视剧形成诸多语义场,反哺主流文化的意涵,刺激亚文化消费的流行.短视频翻拍存在创作的低俗化、雷同化、过度演绎、版权纠纷等问题,需要创作者、管理者与受众等多方合力,共同解决,从而为短视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相似文献   

17.
从文字到影像——谈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界定风格每一回制片给我一本小说,看完之后,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本小说是什么风格?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制片方想在我的剧本中看到的是什么风格?风格,是一部影视作品特定的表达方式。它与素材的内容无关。风格尽管与题材有关,却并不由题材决定。故事情节,主题和剧中人物也不能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就说过:“知道说什么是不够的,必须先知道怎么说。”换成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讲述什么并不重要,怎么讲述才重要。风格是一种基本笔法。它是一种总体感受,是我们对即将改编的作品的定位。一旦决定,素材的改变、增删,人物的增加,故事情…  相似文献   

18.
孙浩 《新闻世界》2012,(4):166-167
目前我国翻拍剧存在剧情上抄袭原著,鲜有突破;在一些情节上用噱头吸引大众眼球,由此引发观众信任危机;观众的"老版"情结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改进上述问题,应该从提高编剧的地位,增加对原创剧的扶持,规范电视创意产业等政策层面和要有时代特色,要有创新意识,人物要丰满,制作要精良等技术层面上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9.
20.
纵观近期的电视剧市场,可谓一场名著翻拍的饕餮盛宴。各大名著翻拍剧纷纷登场亮相,掀起阵阵收视热潮。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翻拍热,原因有很多:首先,主要是利益的问题;其次,缺乏中国近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支撑。当经典名著的翻拍过于泛滥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和名著吸引力的大幅度下降时,观众的反应自然会从集体声讨和强烈反感进而升级到漠不关心,投资人和创作者自然就会放弃对名著的翻拍进而投入对电视剧市场新的价值的挖掘中,由“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