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杰米扬的青年十分好客,有一天,他的一位远方朋友前来拜访,杰米扬十分高兴,亲自下厨为朋友烧了自己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鲜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鱼汤很鲜美,赞不绝口。杰米扬见朋友对自己的手艺如此欣赏,便又劝朋友喝了一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嫌多了,可杰米扬陶醉在自己的手艺中,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的劝汤。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生须防止『超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寓言,叫《杰米扬的汤》。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就亲自下厨熬了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并夸杰米扬的手艺不错。杰米扬劝他喝了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儿嫌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儿地“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杰米扬愣在那儿,大惑不解……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烦躁或逆反拒斥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们知道,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都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来读到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其中有一篇《杰米扬的汤》引起了我的深思。它的内容是这样的:杰米扬是一个非常好客的人。有一天,他的一位远方的朋友来访,杰米扬特别高兴,亲自下厨房做了一道最拿手的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十分满意。杰米扬劝朋友喝了第二碗。第二碗喝下去,朋友有点嫌多了,可杰米扬还一个劲地劝朋友再喝,朋友忍无可忍,丢下汤碗,愤愤地离开了。杰米扬感到很奇怪,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好心好意,竟然招来了这样一个结果。能怪朋友不够友善吗?不能。能怪鱼不汤不够鲜美吗?不能…  相似文献   

4.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汤》。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劝他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报上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碗米”的价值。故事是这样的: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有多大?师傅说,这太难说了,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煮成一碗米饭,就是一元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元钱的价值;要是有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把米酿成酒,那就是一二十元钱的价值。同样是一碗米,在不同的人手里,能创造出来的价值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汤》。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菜——大盆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就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认为吃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7.
这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著名的故事——《杰米扬的汤》,读读它,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杰米扬是位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他亲自下厨烧制了最拿手的菜——大盆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在杰米扬热情地劝说下,朋友勉为其难地又喝了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已有点嫌多了。可米杰扬没有觉察到,仍然一个劲地劝朋友再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8.
我小的时候,曾祖母讲过一个故事,人死了之后,像旅行一样在路上走。走着走着,看到路口摆了两碗酥油。一碗黑,一碗白。酥油白的好吃,细腻香醇;黑的粗粝,苦,酸。  相似文献   

9.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一碗,还剩了一些。这孩子于是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去装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在很多孩子看来,数学课很无趣,甚至有些枯燥,然而,如果能以富有情趣的数学故事来呈现问题情境、诠释方法策略、演绎数学思想,学生一定会乐意地思考。融人故事的数学问题,就是一碗美味可口的汤!  相似文献   

11.
屠红良 《江西教育》2004,(23):45-45
前不久,笔者在某报上看到这样一则具买的故事:一天中午,一位老师去食堂吃饭。在餐厅里,老师发现班里的一位贫困学生正蹲在地上吃饭,碗里只有几根咸菜。于是,老师马上买了一份瘦肉丝,悄悄地走到学生面前,把瘦肉丝拨进学生碗里。然而,令老师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发生了,那学生快步走到泔水缸前,把碗里的瘦肉丝连同剩下的饭一起倒进了泔水缸里,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餐厅……  相似文献   

12.
一个年轻人到商店买碗,顺手拿起一个与另一个轻轻碰击,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又去试其他的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个满意的。老板很纳闷,问他缘由。他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诀窍:一个碗与另一个碗轻轻碰撞,能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好碗。老板恍然大悟,递给他一个碗让他再试。奇怪,这次,  相似文献   

13.
父亲又醉了     
父亲是从不轻易醉的。可他最终还是醉了。就像温热的绍兴黄酒流入父亲的肚子中一样,一个个可爱的、幸福的、辛酸的故事随着酒嗝从父亲的肚子里泛上来,汩汩地流入我们的耳朵中。一昏黄的灯光下,一大碗漂着油星的黄酒埋在一大堆嫩花生壳中。碗中的酒似乎从没浅过,因为父亲几乎是喝一口添一口的。“亚囡,过来。”看着父亲赤红的颧骨,我知道父亲又醉了。他拿着一支筷子,敲了敲桌沿,说:“你听好啊,今天我看见一只狗,啊不,一家子狗,躺在定欢小店的棚下。那天冷呀,天冷……那母狗一个劲地用爪子就那么一下一下把狗仔拨到自己的肚子下…  相似文献   

14.
在家里,我和妈妈都管爸爸叫“教育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总能想出巧妙的方法,让我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不信,你瞧!一天早晨,爸爸做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一个荷包蛋,一碗上面没有蛋。爸爸问我:“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不知底细的我指着有蛋的那碗面条说。“让我吃有蛋的吧!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已经十二岁了,该让蛋了吧?”爸爸一副深沉的样子。“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我态度很坚决。“真不让?”“不让!”我一口把荷包蛋咬了一大块。“不后悔?”“不后悔!”我又一口,把整个荷包蛋都吃了。等我把蛋吃完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不少同事总是抱怨学生对于他们的关心表现出冷漠和排斥,更别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也许对我们的工作有些许的启发。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他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纳闷,问他  相似文献   

16.
《圣经·旧约全书》是很有名的著作,里面记载着许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的是:所罗门王被示巴女王的美貌所倾倒,便向她求婚.但示巴女王提出了一个条件,她对所罗门王说:“这里有两个碗,其中一个装着10枚金币,另一个装着10枚同样大小的银币.你把眼睛蒙上,我把桌上这两个碗任意调换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法国老太太种植了一大批葡萄,成熟时,因年迈无力料理,她写了一个告示;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随意一篮子葡萄上路。起初她很担心销路不好,可想不到与其它卖主相比,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外出散心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深受启发,他最近正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方案而大伤脑筋。于是他立  相似文献   

18.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进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  “好 !”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一位小朋友立即…  相似文献   

19.
肩膀     
《新作文》2006,(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米饭,而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20.
有个故事说,一位老和尚叫一位小和尚在一只碗里装满石头。小和尚照办。老和尚考问小和尚道:“满了吧?”答曰:“满了。”接着,老和尚相继令小和尚往碗里注水,加盐,并问以同样的问题,终于使小和尚悟出了点什么。这个故事颇耐人寻味。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有语言训练不到位的遗憾。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精彩纷呈的好“例子”,我们往往只是在内容上分析来,讲过去,走过场。尤其是那些看似平常,实则精妙之笔,最易失之交臂。笔者基于这种认识,渐渐留心,一来二去,竟有所得,在此站得数例,与同行切磋。(林海)有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