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一部极有价值的典籍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论语》的字数虽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内容却颇为丰富。下面笔者就《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孔庙里读书,这不能不说是一桩幸事。在这里,南汇一中的学子们"读论谈孔",思接千载,与先圣贤哲对话。心得与体会汇编成一册《走近孔子——学孔征文集》。这里,有人读出了孔子的可爱率真,有人读出了孔子的厚重博大……无论文章是清浅还是凝重。都是他们的真实心声。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杰能)一股全校性的《论语》读书活动热潮,正在上饶市一中兴起。该校把开展《论语》读书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让学生通过读《论语》,从经典中找到生命的目标,滋养自己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4.
诵读经典是我校六年级开展的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以论语学习为切人点,以我读《论语》,我记《论语》,我讲《论语》为主线,以达到人人参与,人人爱读、人人会背、人人能讲的活动效果.学生们在学论语、讲论语、背论语、悟论语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升华、净化.学生们在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更加会合作,敢表达,善感悟,乐交流,有效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论语》的简约美分两个方面:一、《论语》的人物语言具有格言美,而且这种格言美与西方的格言美不同,它具有雍容和顺的风格。二、《论语》还具有“一词传神”的叙述美。《论语》简约美的成因与当时的崇古风气有关;其次,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和人格风度影响《论语》文风;《论语》的极强烈的格言美还应与孔门弟子精心选材,追求精品的编纂意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清代今文家一致认为,孔子作《春秋》寓改制之意,此种观念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春秋》学上,也体现在他们的《论语》解释上。从刘逢禄的《论语述何》、宋翔凤的《论语说义》,至戴望的《论语注》,都贯穿着此种共同的主题。不过,这些学者在解释的过程中有所差异,刘逢禄的解释着眼于“句”,宋翔凤的解释着眼于“篇”,而戴望的解释则从字开始,进而扩展到篇。总之,他们的企图都在建构一种可信的改制解释体系,不过,具体细节的差异却彰显出《论语》改制观的共同特征,即解释时都强调了思想的共通性引申,而忽略知识学的关联。这种解释特征,为晚清康有为的《论语》研究及其变法观念提供了考察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论语》二十篇中,“以”字共出现211次,作动词的有30次;作代词的有2次;作介词的最多,有109次;作连词的有30次;作助词的有3次;作词尾的有37次。下面分别加以说明。《论语》原句后面括弧内数字,表示篇、章的次第。如3.21,即《论语》第三篇(八佾)第二十一章。原句的排列不一定以在《论语》中出现的先后为次序,凡句法相同、相近,或“以”字前后所用字相同的排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断句一直颇有争议,笔者分析了几种争议观点,认为能单以其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多少来作为断句的标准,该句可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原本玉篇》所引《论语》和今本《论语》比对,简要考论其歧异现象,指出歧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原本玉篇》所引《论语》数条与《说文》所引、皇本等古本相合,足见其资料之珍贵。  相似文献   

10.
《论语》英译研究历史悠久,不同学者在不同理论框架内从不同角度做了很深入的探讨。近几年,我们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就《论语》英译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笔者的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能为我们研究《论语》英译问题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将继续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框架,探索《论语》英译误读误译现象。我们认为,对于《论语》英译的研究不但应该关注语言层面上的问题,同时还应该侧重语言层面背后诸要素,如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其翻译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研究《论语》英译误读误译问题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讲学论道的言论,记载了孔子的哲学主张和政治理想,汉代传《论语》的有三家,分别是《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只有安昌侯张禹的《论语》流传了下来,被称为《张侯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论语》英译本翻译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入探讨。采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目的是探讨功能语篇分析对《论语》英译本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功能语篇分析出发研究《论语》英译本的翻译,可以揭示原来被忽略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一书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影响颇巨。《论语》的题材选择、体裁形式、文本结构、语言风格,对《语林》一书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澧水欢腾了!因为她迎来了远方的客人——《小溪流》! 岁末年初,小溪流杂志社的编辑们来到了常德市六中,鼎城区一中和西湖区一中。他们给在第二届全国真情作品大赛中获奖的学校,老师及学生现场颁发了锦旗或证书,还与  相似文献   

15.
有很多成语出自《论语》,笔者收集到的就有二百八十多条。据统计,《论语》仅一万五千多字,平均约五十个字就出一条成语,其产生成语的频率如此之高,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极为少见。《论语》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则,篇篇出成语,有的一篇中出了好  相似文献   

16.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戎山,孔子喟然叹曰:"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这些文字均可题为《论志》.因此,《论语·先进》篇这段文字的标题还是以传统做法为好.  相似文献   

17.
肖修满 《今日教育》2012,(Z1):54-55
《小学教学(语文版)》20 11年第9期刊发了重庆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论文《"论语"式作文:记录、咀嚼与生长》(以下简称《"论语"式作文》),文章提出"论语"式作文的概念,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现就一些争议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一、学生能写出"论语"式作文吗有网友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论语本来是陌生的","他们不熟悉论语的写作方法,怎么能写出论语式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吴锦 《考试周刊》2007,(1):9-10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  相似文献   

19.
<正>让年轻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论语》,但《论语》的打开方式却是个问题,即使有兴趣的学生也有读不下去的情况。是什么原因让对《论语》产生了兴趣的学生读不下去呢?讨论起来,除了文字上的原因外,是《论语》的体式特征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论语》整本书只是零乱的章句,章句之间大多没什么联系,虽有"篇",但篇名并不反映本篇整体的内容,篇的内部也  相似文献   

20.
<正>先生姓周,名一贯,字道源。先生对自己的姓名与人生的励志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即“周而不比”“一以贯之”,两例均出自《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于《论语·为政篇》,意为“君子团结人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人”。“吾道一以贯之”,则见于《论语·卫灵公篇》,意为“以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学问”。人不可无师,能成为先生门下弟子,是我这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