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邓文娟 《课外阅读》2011,(7):234-23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传统体育中学在校中学生的闲暇体育锻炼的锻炼项目、频度、形式、场所、目的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中学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闲暇体育锻炼实践,实现学校从“阶段体育”、“教育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余暇体育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体育,它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职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兴趣动机、行为特征及制约因素等问题做了调查与分析。认为闲暇体育的理念已渗入部分学生的生活之中,强体健身是大学生闲暇体育的首要动机,同时也呈现出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具备良好的闲暇体育行为。建议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应加强正确引导,增强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闲暇体育质量和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4.
闲暇体育也称“余暇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及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概述了高师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内涵,调查了高师大学生闲暇体育的现状,分析了高师大学生闲体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高师大学生闲暇优育的意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的闲暇体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而体育锻炼动机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基本动力,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通过分析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内涵及关系,探究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提出强化学生的外部调节与内摄调节、强化学生的认同调节与内部调节等策略,以此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加强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练就健康的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高校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等,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为此,本结合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身心特征,从高校体育实际出发,以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问题进行探讨,以全面提高大学终身锻炼意识,促进全民健身计划顺利进行,更好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体育活动是人们在对体育的接触和了解及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阐述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项目供其选择,从而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并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课余体育锻炼是实现高等学校体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此 ,调查大学生课余锻炼情况及相关因素 ,了解大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和改进课余锻炼的管理和指导 ,加速全民健身纲要在高校的实施 ,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运用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对被试对象实施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干预,采用不定期访谈、电子邮件、体育日志的形式跟踪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访谈内容和日志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体育隐性课程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及机制,获取学生对体育隐性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求的实证资料。促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谢维忠 《教育》2014,(3):60-61
体育家庭作业是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形式之一,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就是身体不断参与锻炼和感受体育的过程。每天坚持完成一定量的体育家庭作业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有促进作用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在余暇时间独立进行健身活动,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学会科学锻炼,逐渐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和健康是高校体育教育永恒的话题,培养大学生进行终生体育锻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有目的的自觉性的反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大学生中培养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他们走入社会后不仅自己能坚持体育锻炼,还能带动其他人进行锻炼,对促进社会形成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福建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但体育人口达不到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2)强身健体、娱乐消遣、情绪宣泄、社会交往是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3)球类运动、跑步和散步是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4)自由结合的锻炼形式是我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形式;(5)体育设施不足、课外体育内容单一、体育活动组织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所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既包括学生在校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也包括学生自发的一切校内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周锻炼次数以及活动时间均达不到要求。应通过多方努力,促进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把锻炼的频率、每次锻炼所需要的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的持续时间等几方面作为判断大学生是否拥有锻炼习惯的重要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介绍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些有效措施,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进行运动技术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为实现大学生终身体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其二,多数大学生不能够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校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与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的各种因素,意在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素质教育实施和推进几十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在持续下降,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运动技能自动化、运动兴趣的激发、体育态度、锻炼信念的条件不成熟,阻碍体育素质教育思想目标的达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及其价值作用的体现,才能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卢球兰 《教师》2010,(3):120-1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家庭和社区重视青少年体育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把家庭体育活动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闲暇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学生闲暇时间呆在题海作业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