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择校”中的争论:问题的性质及制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东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0):22-25,50
"选择"机制加入义务教育的"配给"体制中,会给原有的体系带来价值和技术层面的冲突.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差异间的价值冲突,技术层面的冲击则表现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到底应该落实为寻找有效教学的途径还是依赖"选择"带来的激励.价值和技术层面的冲突必然会对义务教育理念和制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是京派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对西方"意识流"的接受与运用体现了京派与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间的紧密关系,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通过大量非理性、非逻辑的内心独白,比较成功地写出了人物的潜意识;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对空间场景进行了无序而大幅度地调度与切换,有效地运用了"意识流"的主要技巧——时空蒙太奇。两部小说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形成互补,共同代表了京派意识流小说的成就。朱光潜"静穆"观念中对直觉、顿悟等文艺心理因素的强调,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中对转瞬即逝的感觉、感官综合的重视,彰显了京派文艺审美观念与西方"意识流"理论的相通性,并推动了"意识流"在中国文坛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对异质文化的误读不可避免.文化误读存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文化误读的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慎重、客观地对待文化误读现象是很必要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异质文化,避免由误读而导致的文化定势,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交流失误.  相似文献   

4.
《京派叙事文学的伦理内涵》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出发,阐释了中国现代京派文学的伦理叙事,揭示出京派文学性爱叙事背后所隐藏的现代性内涵。作者从疾病隐喻和性爱意象入手,剖析了京派文本中的深层伦理内涵;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重新分析京派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得出了全新的结论;站在性别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现代学科的视角上进行宏观研究,力图补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长廊中京派叙事文学研究的薄弱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教育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探索。问题驱动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背景下得到了新的发展,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京派同人拥有共同的文学理念,将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本色视为己任,对母语文学进行了现代性创化或“新传统化”。散文是母语文学的正宗,也是现代文体中发展得最为从容和完备的一种。京派文学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创化的重要表征是创作的“散文化”。京派文学“散文化”症候之一是小说,作家运用并发展了母语文学叙述语言的精练、含蓄和抒情功能。其中对情绪和炼句的考究、结构的片段性与叙述的空白化,都展示出其小说创作散文化的文本基色。症候之二是在理论性或批评性话语层面也呈现出散文化思维态势。京派批评家追求“寻美的批评”,以及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创造,在传承和开发母语文学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近似“美文”的、由感悟化思维所凝聚成的批评(理论)文体风范。  相似文献   

7.
<正>孙绍振先生的《"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一文(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在充分肯定新课改成绩的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反思了当前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强调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而漠视教师主体的话语权,则"平等对话"无法进行,本应是两个主体间长短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三维目标在落实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原因可归结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澄清理论层面的若干误解,可促进理论内化的过程;隐性知识理论中的SECI模式对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并且有吸纳异质文化的胸怀和能力。然而,由于地理的和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原因,唐代以后中华文化所融入的有活力的异质文化成分很少。在清末中华文化被迫接触异质的西方文化。中国引进、接受西方文化有两个重大转折点: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点。曾留学法国和苏联的邓小平是第二个重大转折的关键人物。在改革开放中,之前不被接受的异质文化的一些重要内容,尤其是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等被创造性引进和接受。21世纪,中华文明融进有活力的异质文明后再次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作为著名美学家,也曾对京派文学作品进行过评论。他通过对京派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的文学批评活动,总结京派“言近旨远”“静穆”“节制”“和谐”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理想。他将“美感的态度”“不即不离”的距离说、“物我交融”的移情说等美学理论运用到文学批评中,使其文学批评展现出系统性和全面性。朱光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学批评,不仅在京派文学批评家中独具特色,而且对推动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 ,中国的《三字经》曾在日本广为流传。受其影响 ,日本人也编写了以《本朝三字经》为代表的众多《三字经》仿制本。《本朝三字经》内容丰富 ,既叙述了日本的地理人文特点和历代治乱之迹 ,又歌颂了历代天皇的“文治武功” ,还对其他各类历史人物作了不同评价。因此 ,该书受到普遍欢迎 ,销路日畅 ,一版再版 ,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3.
《韩诗外传》是西汉初期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作者韩婴,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任常山太守,是当时的著名学者。韩婴结合各派学说阐释古诗,很有特色,应当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高校办公室接待工作新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高校办公室接待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校办公室接待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接待工作新理念,推进接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统筹兼顾的接待工作新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高校办公室的接待工作被赋予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的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思考和建议——我看30年文论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论的发展和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的文论研究正在走上正轨,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但30年的文论发展过程中所显露出的问题,也许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首先是理论的引进何为的问题。引进西方多元化的新理论,除了思想、精神解放的意义而外,更为迫切、更为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尽快、尽好地建设自己的文化和理论,提高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其次是我们当下的文论发展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文论界的学术同人确实应当群策群力,共同地思考和致力于建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的文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符号学分类出发,指出各种分类都重在意念功能。同时,能指和所指的任意性是误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译者解释项或意念的误导所致。这种错误意念由教育程度、接受心理、接受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提出了重视翻译理论学习,尤其是符号学中意念部分的学习,根据正确意念或心理图象进行翻译,而非字面相等进行翻译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颇为丰富,京房"六十律"与汉<易>"卦气说"象数模式的密切关联性,正是从<后汉书·律志>相关记载中得以显示的.本文对<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内战。面对内战,西方各国态度不一,德意以反共名义对内战进行武装干涉。西班牙作为法国的后院邻居,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地缘政治方面,法国都应当积极支持西班牙共和国。但在国内外复杂的条件下,法国选择了"不干涉"政策。此政策是自身实力不足、追随英国、绥靖德意的结果。这种政策在本质上体现了法国外交政策的消极和被动。"不干涉"政策既没有缓和与德意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遏战火的扩大,对法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o ratify possibilities for worldly linguistic connectivities and critical theorising there is a need to forgo the exclusionary preoccupation with English and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The debates in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Bourdieu’s (1977, 1993, 1999, 2004) ideas provide methodological lessons for moving from cr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critique.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use of Chinese metaphors to critically theorise evidence of Australian education. It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taphors, their use as theoretical tools and the preempting of the antagonistic reception of Chinese metaphors by Western Anglophone educators. A worldly education of linguistic connectivities and critical theorising is shown to engage in the reflexivity necessary for making Chinese research students’ bi- or multilingual competence a presence in Australian teacher-researche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rticulating claims for reconfiguring its internationalisation.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差是言语交际中信息发送与接受间的不等值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信息冗余和信息损耗两种类型,无论哪一种都可能由编码和解码任何一方引起。信息差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我们可以根据交际需要对其实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