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灵辉 《湖南教育》2009,(12):53-53
读罢《俗世奇人》一文,对题目中的“俗”和“奇”二字颇有想法。 先说说“奇”。 文章中的“奇”有二指:其一,指泥人张明山手艺之“奇”——精湛;二指泥人张明山精神境界之“奇”——脱俗。  相似文献   

2.
延安的星     
三光日月星,星居末。然而,星光灿烂。因为她不是一颗、两颗、三颗,而是成千上万,满天星斗。她们辉映夜空,光洒宇宙,其施惠于人寰之功,是并不亚于日月之明的。夏夜,我站在清凉山下,抬头望见的是延安的星。照亮窑洞的星离开延安市,顺延河东下150多里,就是延长县城。当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鲁迅师范  相似文献   

3.
陕西延安市清凉山万佛寺第2窟内容考孙修身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简况1997年9月,本人曾至该地对现存的清凉山万佛寺作了一次短暂考察,对第2窟雕刻的内容颇有看法。万佛寺石窟座落延安东清凉山西麓,面对延河,西南不远是著名的宝塔山,两山头高耸相对。清凉山背后山顶...  相似文献   

4.
杜成怀 《现代语文》2007,(2):105-105
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由让我们击节颔首;一个苏东坡,一个辛弃疾,怎能不让我们崇敬面对?你怀古,我也怀古,同为豪放词;你方唱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也吟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谓“竞自风流”,一时难分高下。难怪二人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好比巍巍耸立的两座驼峰,可比肩相共,合称“苏辛”了。记得一副对联专写辛弃疾成就与为词之风格:“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恰道出二人词的前承后继的密切关系。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二人词虽有相通之处,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0.现代汉语中的助词“过”可以分为两个。“过a”: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束,“过b”:表示动作或状态曾经发生,例如: (1)赵老金吃过饭,一句话也不说, 就到河边去了。(孙) (2)他们在工作场合之外再没有来往过。(友) (3)那个老尼姑,慧秀的师傅,想当年也是风流过的。(孙)(1)中的“吃过”是“吃完”之义,指“吃”这个动作结束;(2)的“来往过”,(3)的“风流过”显然不是指动作结束,而是指曾经发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中的“过”,是“过a”,(2)(3)中的“过”是“过b”。一般认为“过”是附着于动词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过”不仅可以和动词结  相似文献   

6.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中的“邯郸”指赵都时期的邯郸,其地理位置约相当于今邯郸市西南角的赵王城以及与之相连的东北部区域.“河”指黄河,位于邯郸城的东南.“漳”指洺水,位于邯郸城的西北.邯郸城正当洺水与黄河之间.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从今年5月20日开始,在天津联合举办了“延安革命文物展览”。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它通过延安在革命斗争中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文物史料,反映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如何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领导人民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展览是由序幕和“武装斗争”、“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干部生活”等几部分组成的。在序幕中,首先用延安市区模型,介绍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全貌。宝塔山、清凉山、延河以及党中央和毛主席住过的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均历历在目,使人不禁想起当时的两句民谣:“宝塔山高延水清,毛主席和咱心连心。”展览品中的一些实物,反映了陕北人民当时的血泪生活和对解放的渴望,在陈列的一件宣传品  相似文献   

8.
灵动之水,稳重之山,在那个时代免不了是两种象征的代表,然后成为两朵奇葩殉落的见证。写“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就是试题规定了的。于是,不少考生想到了用具体的人物来印证、阐释话题;或者,反过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套纳、解释人物。应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讨  相似文献   

9.
茅盾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中,虽然只有近半年的时间是在解放区延安度过的,但却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一九四二年冬,茅盾在《桂渝道中杂诗·寄桂友》一诗中,深情地写下:“却忆清凉山下路,千红万紫斗春风。”抒发了他对革命圣地延安的不尽思念,唤起了他对清凉山下走过的足印的回忆。本文试就茅盾在延安的文学活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1.
川北阆中市 (县级市 ) ,被国务院定为 62座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说奇也并不奇 ,真正的奇是奇在阆中建城两千多年来 ,一直沿用古代之名 ,从古到今 ,名人辈出 ,千秋不衰。 2 0世纪 90年代里 ,我曾两度专程赴阆中采风创作 ,至今意犹未尽 !阆中之名由来 ,妙趣横生。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东岸 ,隔江对峙有锦屏山 ,东有白塔山 ,西面鼓楼山 ,北靠蟠龙山 ,山如屏障 ,古城宛若水上花园。按古语注 ,“阆”字为门高也。古城四周高山称“阆山” ,绕山而去的嘉陵江水称“阆水” ,因古城位居阆山阆水之中 ,故名“阆中”。自秦灭…  相似文献   

12.
明朝弘治年之前,永州只有一座山称为阳和山,从弘治初年到嘉靖三十一年约六十年间,阳和山一“山”而二处,实际上出现了两座阳和山,这种奇特现象是南渭王造成的;阳明山由阳和山改名而来,其名直到嘉靖三十一年才出现,从此,阳和山结束了一‘‘山’’而二处的历史,并在零陵城东南郊“定居”下来;阳明山的得名与秀峰禅师、蒋鏊道人、菊坡王孙有密切关系,也是南渭王命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老与老庄都是指道家。 从先秦时期直到西汉初年,儒、道两家在政治上、学术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世之学老子者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儒家最崇尚尧舜之道。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孟子则从尧、舜、皋陶,搞“英雄排座次”,一直排到孔子。为了压倒儒家,“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  相似文献   

14.
《愚公移山》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文章在注解“河阳”时有这样一句话:“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相似文献   

15.
现代著名作家欧阳山一百五十万字的五卷长篇巨著《一代风流》,惨淡经营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问世,与读者见面,并收入最近出版的《欧阳山文集》.《一代风流》究竟“风流”不“风流”?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一代风流》够“风流”.如果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梁斌的《红旗谱》可称为“是一部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可誉为描写解放战争的“英雄史诗”;那么,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程的史诗性巨著.它不但形象地反映历史,并较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回答时代急遽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重大问题,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典型形象,还充分显示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一 《一代风流》是在“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当《一代风流》的第一、二卷《三家巷》和《苦斗》出版后,有人矢口咬定这两卷根本不是写所谓“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而是写“儿女风情史”,是“鸳鸯蝴蝶派式的爱情小说”,甚至说它是宣扬“阶级调和”、“阶级投降”,“毒害青年”的作品,是“专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一些与城有关的建筑物常使不少学生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是指的什么。故此,现将其简介如下——城地:城墙和护城河。例如:“我城地修,守器具,推粟足”《墨子·备城门》;“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地”《过秦论》。城郭:本是指城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内外两道城墙。例如:‘响为之城,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泛指城邑。例如:“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孔雀东南飞》。城煤:城上如齿状的矮墙。例如:“行城之法,高城三十尺,上加煤,广十尺”《墨…  相似文献   

17.
李艳 《语文知识》2005,(6):15-15
所谓玻璃对,即所用之字形体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对联。这些字写在玻璃上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如“大”“文”“因”“天”等。有人把玻璃对细分为“晶”体和“水”体。“晶”体指左右绝对对称,所用之字如“日”“出”“天”“山”等;“水”体指所用之字差不多对称,大多是指带“钩”笔画的左右对称的字。能入玻璃对的字很少,所以这样的对子也不容易对。  相似文献   

18.
《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魁父”,现中学课本及一些古文选本均注为“小山名”,此注似欠准确。《太平御览·地部》引《淮南子》“牛蹄之涔,无径尺之鲤;魁父之山,无丈林营宇”。其中的“魁父”二字是形容山很小,与上文“牛蹄”二字形容水很少是一样的。“牛蹄”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灿烂的诗歌文化中,蕴涵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诗歌中涉及地理名称的比比皆是,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的;“两个黄  相似文献   

20.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其中一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现中学课本及一些古文选本,均将魁父注为“小山名”.此注似欠深究.《太平御览·地部》中引《淮南子》“牛蹄之涔,无径尺之鲤;魁父之山,无丈林营宇.”其中的“魁父”二字是形容山很小,与上文“牛蹄”二字形容水很少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