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一、二语习得与元认知理论关系国外研究状况 目前,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对外语学习中意识的作用也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克拉申(Krashen)(1982)完全否定意识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习得是两种完全独立的过程,有意识学习到的东西不能变成习得的东西.另一派则强调意识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言记载文化,传递文化,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特殊而又紧密的联系,揭示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文化习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从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习得与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言记载文化,传递文化,同时又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特殊而又紧密的联系,揭示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文化习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从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习得与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及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言记载化,传递化,同时又受化的影响,语言与化之间这种特殊而又紧密的联系,揭示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化习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从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习得与化意识培养的关系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鸣 《重庆师专学报》2003,2(4):93-97,102
“输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行为,过分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以及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对此,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在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中,语言认知与人的意识是不可分开的,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主体与环境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他们积极主动加工输入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文章指出:有输入未必一定就有输出。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输入假说中的某些观点对我国外语的教学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影响"它包括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母语向第二语言的借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不只是语用问题,而且是认知的过程。本文试从对语法课堂教学中学生常见错误分析中,解释语言迁移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影响,并就如何实现母语正迁移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得作为获得语言能力的一种过程,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环境中,无须任何外在压力,没有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进而掌握这门语言的活动。人类对于母语的掌握,就是这样习得的。就英语而言,由于我们身边缺乏“习得”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其教学模式大抵只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习得与学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语言学习的两种过程。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是一个无意识地学习过程,凡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都是训练过程,都是学得的过程,它涉及的内容可以包括《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以及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片面强调习得而淡化学得,片面强调积累而否定训练,将习得与学得、积累与训练对立起来,都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话用移情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境界,它要求语言习得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以其文化作为交际背景进行言语交际。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并就如何培养语言习得者的跨文化意识、请用移情意识以及全。何把语言移情用于言语交际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健 《海外英语》2020,(6):117-118
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个关键词频繁地出现,人们主要从心理、社会以及语言学习等角度对二语习得做更加深入的解读.二语习得语境论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氛围中,人掌握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无意识的掌握,也有自主意识下的识记,在这种语境环境下的习得过程,符合语言学习中的规律,不仅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掌握,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习方法是语言学习的全新趋势和发展方向.该文从二语习得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二语习得环境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并通过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种理论的简单探讨,简要分析在大学英语外语教学过程中,这三种理论对于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中国语境下,由于英语学习缺少目标语的接触和实际使用,语言输入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可操作性。所以,必须正确看待“输入假说”,根据实际情况抓住语言输入机会,促进大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讨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语义的生成,阐述文化的语言模式和语言的文化模式的关系,提出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动态的意义生成的交互中,必须彰显第二文化习得的意识,以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13.
张妮 《海外英语》2012,(13):43-44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transfer can not be overlooked.It is grouped in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er,which are reflected in phonetics,semantics,lexis,syntactic,culture and pragmatics.The paper discusses how we use positive transfer and avoid negative transfer in SLA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言语主体意识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外语学习者首先要有强烈的主体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进而付诸行动。近年来,在外语教学领域,通过分析言语主体意识的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入手,探讨言语主体意识的重建问题已经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是英语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教师的体态语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体态语的类型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应用,以引起教师对体态语的重视,进而能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来提高英语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7.
试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看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指导,强调认为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以及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心理学言语角度 ,以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 ,解析了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和第二外语学习模式。文章指出语言学习不同于语言习得 ,但是后者的学习方式对前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第二外语学习模式也并不是一条完美而又固定的方法 ,但是却对外语学习起着积极的参考作用 ,能够帮助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通过对语言输入理论的分析,指出该理论的特点,探讨其对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交际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语言习得能力形成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本文通过教学法研究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且探讨了如何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最好的语言输入以便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