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接本刊第8期)其他四门课,我除了地理课辅之以画图的方法外,基本上都用中国最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课文。背呀背……背呀背……在家学习的时候背,拉车时背,平时走路背,吃饭时在心里背;有时集中一门课来背,有时五门课交叉着背;没人时大声背,有人时小声背;能背下去就继续往下背,背不下去查随身带的书再背;新学的要十遍八遍地背,已经背过的也要反复背。背得人晕头转向,背得人心烦意乱,背得人脑袋好像要爆炸,嘴也快说不出话。古今中外,政史文理,内容那样多,跨度那样大,一个人的脑袋无非就是那么点儿,但要在很有限的时间,装进那么多东西,还要不…  相似文献   

2.
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正确地掌握背谱技术及背谱的重要性,从背谱的先决条件、背谱的同步过程、背谱的重要手段、背谱的重要途径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从中获得比较扎实的背谱功底和理想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编选了魏学咿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也提供了隋树森先生的分析:“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相似文献   

5.
儿歌六首     
压得奶奶驼背背 四川 易上丰 有个小飞飞, 走路最怕累, 有腿像没腿, 总叫奶奶背。 奶奶背,奶奶背, 压得奶奶驼背背。  相似文献   

6.
阿妈背月亮     
彭郁  周耀斌 《儿童音乐》2007,(10):22-23
卜F母每分钟118拍亲切地彭郁词周耀斌曲(6 3}5丝。7 .7 6 75 2 32 .OU一、n︸工口住甘立几立几‘O‘︸-OU工月月3背背、.声0 . . 3 25- .OU 3亮亮3 6妈妈6阿阿6.·背背3亮亮‘O白工r内01。月门月3背背z产一、、5︸·到到2背背热弱从从OU .0一春弯e从从nU 6·斗色一2星绿2︸了了2走出2︸背背6凉。壮。3 2 00一颗颗,一片片、5}3 6 6 6 63酸收0辛丰了了场,筐,背走背出场筐5 5 5 5 32背走了山风一背出了歌声一2 3 1 00 7 7 7 7 65 :},一串串,一坡坡,背走了泪水一背出了笑脸一行。张.行张22 7阿阿s背背‘洲沪一一一一一一~~、6·~3啊…  相似文献   

7.
学诗三得     
作者将自己近十年的习诗心得,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背诗的好处。背诗,就是与古今文人、名人、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人作超越时空的对话。其二,我是如何背诗的。记忆也要训练,长的背不了,先背短的,笨背、巧背、串背,再长的诗词也可以背下来了;在背诗中感觉自己慢慢进入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其三,背诗的收获。背诗可以让人体会出诗词的韵味,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借用古人名篇创作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8.
正策划人语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随着各地经典诵读的开展,老师、家长都注重在课文之外,要孩子多积累、背诵一些东西。但背什么,各家有各家的主张,有背四书五经的,有背唐诗宋词的,还有背三百千千的……小学阶段到底该背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方利云 《小学生》2006,(12):42-44
我的烦恼背课文有诀窍吗?在学习上,我经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我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背课文。每次,当老师说出“背课文”这三个字时,我的头就大了。每次背课文的时候,我总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背,可我总是背了这段,忘了那段,背了那段,忘了这段。放学后,我做好作业就开始背课文;吃完饭后,我依然背,可还是背不出。我只好到楼上去读,可没读一会儿,我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床后,我又忘得一干二净了,到这个时候,我要再想在家里把课文背出来,已经来不及了。我就只好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当老师叫我们背的时候,我只好坐在位置上读。  相似文献   

10.
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叫做“读读背背”法。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读读背背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母语,尤为重要。如何读?如何背?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先说读读。  相似文献   

11.
记忆力是学习的基本功 不论小学还是中学,老师都会给孩子留一些需要记忆的作业。比如语文老师、外语老师经常会要求“记单词、背句型、背名人名言、背精彩的课文”;数学老师要求背“小九九”,背各种数学公式,背不同类型的例题。每个学科大抵都是如此。为什么要训练孩子们“背”的功夫呢?因为这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三背     
课程标准要求7至9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240首。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并不十分困难,可时间一长,学生常常记混,有时即使能背诵,但默写时又容易把字写错。针对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想出了以下几方面做法:一、背三样。一背诗题,二背作者,三背首句。把这三背连起来背,时间长了,就不易混淆诗题、作者和诗的内容。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背三样就背:《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这样背诵,不仅能区分同题目的诗词,也容易想起以下的诗句。二、背字。在背诵诗句时,要求学生重点背音同形近字。一背字的长相,二背字的偏旁。如,“纷纷暮雪…  相似文献   

13.
刘宏宇 《四川教育》2005,(12):46-46
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是我觉得最乏味的东西。每次教学,都是反复的读、背,然后再拓展一些课外的东西,还是读、背。人教版语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的“读读背背”是三幅对联,本想仍按原来的路数,先读读背背,再让学生把春节搜集的春联拿出来读读了事。可在课堂上,在与孩子们思维的碰撞中,一个精巧的设计竞跳入脑海,生成了别具一格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正策划人语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随着各地经典诵读的开展,老师、家长都注重在课文之外,要孩子多积累、背诵一些东西。但背什么,各家有各家的主张,有背四书五经的,有背唐诗宋词的,还有背三百千千的。小学阶段到底该背些什么,背多少量,怎样的形式去背,怎样保持孩子背诵的持续动力,需要怎样的评价反馈……这些问题,似乎还没形成共识。本期话题,让我们继续"说说孩子的背诵"。  相似文献   

15.
赵艳荣 《现代语文》2006,(2):107-107
一、<核舟记>中"船背"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又用篆章一…"句中的"背"作"底部"、"背面"讲了若干年后,又改为"顶部"讲了.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核舟记>沿用了近年来人教版作"顶部"讲的解释.其理由有二:一、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面","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一样.二,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背面,绝不能滴在船底.  相似文献   

16.
关于钢琴背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谱是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正确读谱是背谱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使用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等,掌握一些背谱方法,并综合使用多角度的背谱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背奏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级公路桥台的台背、涵洞的涵背、挡土墙的墙背简称"三背","三背"处路基不均匀沉陷病害,已成为公路建设质量通病的主要内容之一,合理解决这一公路通病已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8.
一、范背以诱趣教师每当教授背诵课文或段落时,不是采用习惯上的范读方法,而是采用示范背诵的方法,在范背时,教师一要善于选择范背的时机。如果是旧课文,一般先范背为宜,给学生以真实感,避免学生心里产生高不可及的想法,而对自己背诵课文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是新教材中的新课文,教师可有意与学生一道背诵,然后范背,营造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二要讲究范背的内容。教师可直接范背教材的该文或段落,也可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范背,以显示教师博学多才。如学习《陋室铭》,可范背该文的仿写文,也可范背同一题材…  相似文献   

19.
某次《湖心亭看雪》开课活动中,领导的一句"文言文啊,不就是读读背背吗?"引起了笔者深思:(1)《湖心亭看雪》不是"读读背背";(2)文言文教学也不是"读读背背";(3)"读读背背"问题背后的原因,除了客观上其文字艰深远离社会现实之外,主要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关。近年,叶开《对抗语文》掷地有声,叶圣陶、丰子恺《开明国语课本》重出江湖,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也是该到破除坚冰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背着巴山走     
背着火热的太阳,背着冰凉的月亮,背看生活的艰辛,背若人世的沦桑。哎嘿哟!巴山背二哥,分着巴山走.汗珠子撒满青石路,背肩绳磨破铁奋梁,祖祖辈辈一个梦,背走贫穷,背来富强。背着时代的吞风,背着改革的热浪,背着效富的信念,背若心中的向徐,哎味哟生已山背二哥、甘着巴山走.幸福花种书乙山路,欢笑声阵阵烧丙梁,私扭翠竿梦成真,背来全山,背来希望。背着巴山走@马荣华$四川省西充县东街16号!637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