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宋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已经步入晚年的黄庭坚经武昌(今湖北鄂州)游西山松风阁,写了一首大气磅礴的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墨迹也流传下来,即著名的《松风阁诗帖》。全诗描写了松风阁的夜景,创造了一个澄澈明净而又生机盎然的高妙意境,表现了放怀大自然的适然愉悦之情。  相似文献   

2.
随着古人的书法被有意无意的作伪,尤其是北宋《淳化阁帖》刊行后,真伪并见,鱼龙混杂,书法辨伪日益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北宋末年的黄伯思和董■,堪称北宋书法鉴定和辨伪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的书法辨伪方法同中有异,可以从各自的代表作《东观余论》和《广川书跋》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随着古人的书法被有意无意的作伪,尤其是北宋《淳化阁帖》刊行后,真伪并见,鱼龙混杂,书法辨伪日益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北宋末年的黄伯思和董逌,堪称北宋书法鉴定和辨伪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的书法辨伪方法同中有异,可以从各自的代表作《东观余论》和《广川书跋》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冠军帖》,东汉张芝书,该帖刻本刊于北宋《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书法墨迹的法帖,为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命王著将历代法书编为10卷,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张芝遗墨《冠军帖》自宋代之后湮没殆尽,今仅见于刻本《淳化阁帖》,6行,32字。  相似文献   

5.
鄂城西山因为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而增色不少,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一九六四年陈毅同志登临鄂城西山,就曾经站在西山主峰郎亭山上,兴致勃勃地朗诵《松风阁》诗。诗的全文是: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相似文献   

6.
宋代书法家有意识地避开唐代大师所创造的完美法度之高峰,另辟蹊径,建构尚意书风,黄山谷便是其中一位不遗余力者。他在书法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书法温和蕴藉的规范,大胆追求新奇险绝,甚至时违传统书法创作之大忌于不顾,以势取胜,突出不和谐因素,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为建构宋代尚意书风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周英 《考试周刊》2007,(15):103
宋代史学家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  相似文献   

8.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指出:“唐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如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于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致使读者注意不到,忽略过去。”沈先生这简短几句话,包含有几层意思:一是唐代论书之风大盛;二是《书谱》在当时就引起书学界的重视,而且至今在书法研究中仍有重要地位;三是有关一些细节方面,因“词藻过甚”,言之未详,或易为读者“忽略过去”。笔者细读《书谱》数遍,多有所得,然有个问题或隐或显于字里行间,即《书谱》中除了关于书法发展、书体流变、书法创作与批评等论述外,还涉及到关于书法文献的编纂、审订的标准与方法等重要问题。以为一得.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书法从法帖和学古入手,以《淳化阁帖》为主,二王为宗,并上及钟繇,下至南朝诸家。其天分既优,用工又博,不为传统所束缚,大胆革新,从而形成自己的书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相似文献   

10.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方建勋1973年生于浙江淳安。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硕士,北京大学美学博士,现任教于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书画篆刻理论与实践,著有《印境》《清秀飘逸一路的汉隶技法45例》《书法赏析》《回望故园》《荣宝斋书谱王询(伯远帖)评析》等。  相似文献   

11.
宋代雕版印刷日渐兴盛,因此,任何一部书在付梓之前,都要精加校勘,以便成为一个讹误较少的本子。又加之宋代诸帝十分标榜“文治”,宋代古文献的整理深受刘知几特别是中唐以来疑经辨伪思想的影响,故校勘学在宋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宋代对古文献的校勘出现了空前的规模。据《宋史·艺文志》、《玉海》卷五十二、《文献通考·经籍考》、《直斋书录解题》卷八等古籍记载,宋代大规模的官家校书有五次:北宋三次,南宋两次。第一次,起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在乾元殿东建崇文院搜访阈书,止于仁宗庆历元年(1041)王尧臣等上(崇文总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历代书法理论家有很多论述都涉及"书外功"。如唐张怀瓘《书议》:"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明王绂《书画传习录》:"要得腹中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清杨守敬《学书迩言》:"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简经纶《书法漫谈》:"盖字本为文人之末技,而书字之本,在能书外求之,乃称上乘。"综观历代书法名家,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苏轼、  相似文献   

13.
《宋故三川焦居士墓志铭》记录了志主焦氏的生平家世,并简单介绍了志文撰写的原因,其志文内容不仅可补遗《宋代登科录》,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宋代普通农家生活及私塾教育状况。其志文撰写及书丹,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邵伯温的文风、书法,对于宋代墓志书法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名的学家郭沫若,在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这与他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在《我的读书经验》一书中介绍了他读书的方法——“四为”读书法:  相似文献   

15.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孙氏将中国诗歌美学引入书论中,第一次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提出了书法表情达意的功能,并加以详尽的论述。《书谱》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泰山石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并被誉为"大字榜书"。如今对《泰山石经》的研究多集中在书者的考证、刊刻年代的考证、书法研究、书法与宗教的关系、残字考辨、描述介绍、文物保护等几类。同时,这也为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泰山石经》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凡是研究书法或爱好草书的人,都熟悉唐孙过庭所撰并以草书自书的《书谱》(残)。但长期以来,人们所见到的大多是刻本,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有真迹影印本流传。据记载:《书谱》刻本,最早是宋刘焘等人集摹的《淳熙秘阁续法帖》本,亦称太清楼刻本,后有薛绍彭刻本,再后有明人的《停云馆法帖》本和《玉烟堂帖》本。以上诸刻,据杨守敬《学书迩言》  相似文献   

18.
《泰山石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并被誉为"大字榜书"。如今对《泰山石经》的研究多集中在书者的考证、刊刻年代的考证、书法研究、书法与宗教的关系、残字考辨、描述介绍、文物保护等几类。同时,这也为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泰山石经》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万历阁臣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的记载,《万历起居注》、《明神宗实录》和万历阁臣集或奏疏集虽然有优劣之分,但可以互为补充参校的作用极为明显。研究万历朝朝政时,万历阁臣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不可不读,而阅读这些奏疏时,将以上三书互相参照来读实不可忽视。近日笔以《万历起居注》为主,参照阅读了李廷机的《李节集》及《明神宗实录》的有关部分,将三书所记李廷机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作了对比,对比的结果充分证明了以上所提出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刘熙载的《书概》是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书概》所论方面十分广泛,涉及书法的书体、技法、批评、美学等等,在许多问题上作者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较好地发挥了古人的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从《书概》二百四十六条论述中,选出与刘熙载书法品评有关的加以分析综合,来探究刘熙载的书法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