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思维方法的比较法,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现象间的同一性、相似性和异质性的方法,是与观察、分析、整理差别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活动的方法。比较方法主要从事物同异角度分为三种,即求异比较、求同比较和综合比较。求异比较是对同类事物差异点的比较,有助于认识事物的个性;求同比较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点的比较,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共性;对同类事物既求同又求异的比较是综合比较,有助于整体认识事物。比较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在不同的程度或层次上存在着相似性与相异性,这为各种事物的比较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比较的方法,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疏通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不仅有利于客观地认识事物,而且对于保持心理的平衡以及倡导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都是十分有益的。比较,就其概念而言,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其异同或高下的一个过程。同时,它也是人类认识事物,进行鉴别、判断并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使用频率甚高,且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思维方式。所谓使用频率甚高是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每天都要对耳闻目睹的事物作出甄别与判断,以鉴别其正误、真伪、优劣与高下等等,并以此来决…  相似文献   

3.
课业学习中的比较法 比较就是在思想上确定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事物某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完全不同的事物无从比较;只有同类,或具有某些相似点的事物才有比较的价值。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人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确定自己的活动方向;才能对同类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类似的属性做出同样或类似的反应;才能针对不同类的事物或某一事物中的差异进行不同的活动。比较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比较的基本过程和组成部分。如,比较两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把他们的学习成…  相似文献   

4.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蓝寿军 《语文天地》2008,(11):53-55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才获得正确认识的。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体现了这种意义。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陈志海 《考试周刊》2011,(77):83-83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人们认识、分辨事物的基础,是人的思维活动中从具体的分析到抽象的综合的纽带。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比较方法.不仅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篇或多篇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集中阅读,进行比较,分析鉴赏。其关键是要指出异同点,辨异求同。通过各种相同或不同的文体之间,各种相同或不同的篇目之间的比较鉴别,更加显现各自的特色,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以提高阅读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可供比较阅读的篇目很多,可供比较鉴别的项目也很多,下面采撷几例,试作阐释。一、把写作对象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有两篇有关暴雨的文章,《看云识天气》和《在烈日和暴雨下》,前者是说明文,意在介绍知识,写暴…  相似文献   

8.
正比较法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物理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比较法,能使各个知识点之  相似文献   

9.
整个外部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由于人们能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比较、辨别,从而才有可能确定自己活动的方向。如果没有比较的思维过程,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认识。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对婴幼儿智能和创造力的早期开发中,训练孩子比较事物的认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对二三岁的孩子,主要是结合日常生活,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孩子对所接触的东西进行实际比较。如晚饭后,全家坐下来吃水果,父母可以让孩子给大家分水果,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真、仔细地观察、触摸、抓握、掂掂分量等比较辨别同类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相同、不同或相  相似文献   

10.
赵严峰  黄宁 《天中学刊》1999,14(2):63-64
因果关系客观地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个哲学范畴说明物质世界中各现象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任何现象都是由一个或一些现象引起的,并且它又会导致另外一个或一些新现象的出现.引起的现象是原因,产生的现象是结果.因果律要求原因一定发生在前,结果在后;又要求一定的原因与一定的结果之间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因果律实质上综合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不可能无中生有(有果无因)或有归于无(有因无果).在物理学中,最早出现因果性的县在经取力学确定的力学体系内.只要知道了组成该体系的所有成点的初始状态,即…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发展具有继承性、联系性及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似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比较,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力、概括力、分析力等,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学生混淆相似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是认识事物、分辨是非  相似文献   

12.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是综合分析的条件,是具有很大意义的思维活动。毛泽东同志说,“有比较才能鉴别”。任何一门科学知识所阐述的对象,总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那种完全一模一样,或完全不相关的知识,是不可能有的。  相似文献   

13.
二、说明文中说明事物的诸方法一篇说明文在确定说明对象之后,要把事物的样式、成因、功用等说清楚,使读者一听就懂,获得一定的科学概念,这就要求作者恰切地选择说明事物的方法,使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说明。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一)比较说明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方法,可以把各种事物特点说得更清楚、突出。比较和对比说的都是两个以上的事物,但其中一  相似文献   

14.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规律,不完全自觉或完全自觉地按照客观世界辩证规律进行的思维。普通思维是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不自觉或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认识世界的思维。普通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同、异,辩证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矛盾的发展和转化。和谐思维是以和谐(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正确地处理非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对抗思维是以对抗(双方激烈地抗争,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正确处理事物的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教科书中,说明文被认为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比结构图或设计图更好的说明文。但又从来没人拿结构图或设计图作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一定具有比这一定义更丰富的内涵。说到底,说明绝不是简单地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对一个事物的说明一定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视角,必须有这样的视角才能写出有见地的说明文。而且我们要说明的这个世界并非简单的自然存在,说明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自己所要说明的世界,唯其如此才能对这个世界做真切的说明。所有的"客观说明"都基于一种主观构造,世界在根本上乃是一种符号建构。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教说明文,只能让学生去"客观地"说明这个世界,忘掉自我,忘掉理论和思想,相信这个世界乃是外在于人的意志的自然实体,最终让这种作茧自缚的说明方式,捆住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普通人的手脚。  相似文献   

16.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的思维方式,只有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比较后,才能准确地鉴别事物、  相似文献   

17.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  相似文献   

18.
肖德梅 《语文天地》2013,(17):17-18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人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事物,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在现代文教学中多比较、多归纳,是指导学生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它不但能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9.
林菁 《福建教育》2011,(1):59-63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对物体量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重要部分,认识常见的量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人们在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时,常常要比较和测定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和宽窄等,  相似文献   

20.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对比较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用比较法教学语文,学生欢迎,效果显著。一、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所谓单项比较是选择一个知识点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