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色彩浓、培训可行性低及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通过针对体制建设、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平台及资源整合等方面改进的建议,对以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性是建设一支稳定精良的教师队伍的必要前提。保持各级教师老中青的恰当比例,对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并能持续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学教师首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业务状况如何?这是众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摸清有关情况,我们于88年下半年,对本市中小学教师的年龄、学历、资历、业务素质等方面作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对象为本市部分区县各类中小学评聘结合的教师,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座谈和个别访问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通性,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采  相似文献   

3.
采用曹科岩、龙君伟等人编制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2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专科学历教师在组织公民行为上的得分高于本科学历教师。(2)高级教师在组织公民行为上得分最高,一级教师次之,二级教师最低。(3)30-39岁和10—19年教龄的教师表现出最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评价系统对男女两性在职业选择上有一种偏见,认为教师是女性的专长,男性当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会被认为没出息,所以中小学里男教师所占比例愈来愈小,近八成的小学教师是女性,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承认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教师研究具有自身的特性,与专业研究者研究存在着差别,这是由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决定的,但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深刻地认识中小学教师研究,才能对中小学教科研现状和发展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坚守研究的核心要素而不在形式上迷茫不清,才能有效地解决教科研工作中模糊、错位、低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职业道德涉及的问题有哪些?核心问题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6所中小学就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向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以及百余名学生家长进行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调查研究。为有利于被调查者说真话,我们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抽样时,注意了覆盖面,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家长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在回答“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的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面推进,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如何有效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全面了解合肥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其相关保障机制建设的情况,进而尝试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以期更有效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此,研究者对此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与分析,指出合肥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制度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例。提出了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表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发展起点明显提高、基础较好以及时教师岗位的职业认可程度普遍较高、事业感较强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分布上的结构性失调、专业素质整体发展不均衡、知识更新等能力不足、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对继续教育培训的依赖程度较高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学习模式和方法,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骨干教师帮扶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对教师的"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已为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本文简述了教师期望效应的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基础及其作用过程,并对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做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事业、社团、个人兴办教育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个高潮的突出标志是从举办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转到了举办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这说明原先由国家包办基础教育的局面已被打破,而由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正在形成。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乐观,尤其是去年以来,广东陆续出现了以收高额教育储备金为特征的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WFC)问卷考察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研究发现:WIF显著高于FIW,报告WIF严重的人数的百分比远高于FIW严重的百分比。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差异;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类型、是否是班主任、周工作时间和工作规律性与WFC显著相关。在家庭因素中,是否与父母、孩子同住,是否有人帮做家务与WFC显著相关。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学校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反思了十年来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和教训。认为经过十年的实践,在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改进,但离时代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离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还是有相当差异的。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思路:在培训模式上采用“应需施教,主题组班;自由选择,滚动培训”的分年度、分阶段的培训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活动性,强调参与度;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主题为核心.而不是以课程为核心。  相似文献   

13.
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环境易换,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变化趋势,特别是道德价值观的参照标准的混乱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混杂,造成教师道德层次的差异,并进而影响教育的结果,影响社会整体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因此,我们需要探讨教育伦理建设,用公民教育帮助人们自觉构建整体性的、健康的社会主流价值;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制定科学、公正、可行的制度,让教师有一个健康的道德接受环境;强化责任意识,让师德教育真正起到帮助构建整体化的价值评判标准的作用。重建新时期的基础教育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的评判体系,以带动社会整体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其自身素质,尤其是创造素质的不断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使教师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基本要求是其主体素质持久、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如可持续发展意识淡漠、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差、教研能力差与教研水平低等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应对策略:1.树立终身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促使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2.构建“学习型”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3.养成勤于反思的职业品质,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4.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罗丽  LUO Li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108-110,117
课堂教学用嗓有不同于日常言语交流用嗓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嗓音负荷问题,提出从预防训练入手,采取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教师职前职后嗓音培训的方式,从技术对策和组织措施两个方面改善教师嗓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全面启动,但其体系尚不完善,效果并不明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统筹规划,完善各项教育制度,改革课程设置,重视校本培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在制作微课技术方面首先应该考虑个人制作或是需要组建团队制作优质微课,同时也应该了解各种制作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在师德评价中,教师是被评价对象,是评价的客体,往往很少有主动权。师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规范教师教育言行,更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教育品质,鼓励教师自觉修炼师德,完善人格。师德评价要从教师的立场理解教师需求,辩证分析评价结果,在客观公正的评价过程中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师德评价的教师立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调查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对"班主任的发展前景和晋级通道"等四项最不满意,对"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等四项最为满意。城乡差异、学历水平、年龄工龄对班主任工作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班主任津贴和班主任工作实际付出不成比例是核心因素。结合调查,对如何提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满意度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反思直接指向的是教师个人以及群体的教育实践,它促使教师去思考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及实践的意义。反思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它可以帮助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意识到自己是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反思也使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