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对主流道德发展理论的批判,女性主义认为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两性道德发展差异体现为女性更有可能倾向于关怀取向,男性更有可能体现为公正取向;两性的道德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女性主义认为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在价值上是等同的。这些观点可为我国当前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男女道德是否存在差异和优劣之分,是传统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被认为是道德上低劣的一方。但自从《女权辩护》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反对男性道德优越性的声音,它们从社会、伦理、心理等各个方面,重新审视了女性道德的本质,论证男女道德不存在先天的优劣之分。女性主义思想家波伏娃、卡罗尔·吉利根等人对男性道德至上的观点进行有力的驳斥,并具体地指明了女性道德培育的方向和途径,不仅有利于女性培育德行、发展自我,也对伦理学的修正和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今社会,女性是否需要关怀以及如何关怀,涉及关怀与正义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乎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涉及女性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问题。弗吉尼亚·赫尔德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政治和女性主义哲学家,他在早期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又重新界定了关怀与正义的关系。为了使女性主义更清楚地构建关怀与正义的道德框架,文章将从自由主义与美德理论的回应方面,使赫尔德关于关怀与正义的女性主义思考更为完备。此外,文章提出女性主义实现关怀与正义的两种思考,使女性在重视家庭及社群联系的道德重要性同时,将其价值扩大到公共政治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女性主义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源上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将性别纳入阶级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把私有制的阶级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女性主义把妇女问题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广义的生理、意识和化领域。女性主义所揭示的是,女性在资本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共同建构的化中受压迫。由此,女性主义提出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和重建道德内容与道德理论范型。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透过哑女艾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揭示了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重生"主题,展示了男权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被誉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通过对影片中女性觉醒三次历程的阐释,以及对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的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并结合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现状,探索女性主义电影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具有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和道德劝喻属性,作者以马奇家的女儿们由“少女”转化为“小妇人”的身份置换书写了女性成长的隐秘过程,展现了女性社会身份转变期的微妙心理变化,以及社会集体无意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度剖析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女性人物成长曲线和启蒙转化路径中透视创作主体女性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历史环境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社会具有权威性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式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劳伦斯.柯尔伯格(1927—1987)提出的道德认知理论。从本世纪70年代起,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产生的关怀伦理学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冲击。关怀伦理学是一种建构在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肯定女性...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后工业社会,人们已愈加认识到,自我选择并不仅是无限自由的选择了,人与人之间道德伦理关系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新的现实语境中重新检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便会发现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文学两种批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执着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忽视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境遇,尤其是女性的道德伦理境遇。事实上,西方女性文学表现了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道德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等“道德情境”的“内在冲突”性质,以及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真、善、美的追求。这不仅与西方女性在历史语境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女作家们的宗教道德情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主流道德发展理论的批判,女性主义就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作出了另一种解释: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两性道德发展在事实上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女性主义的这些观点为我国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视域下吴月娘形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娘是《金瓶梅》中与潘金莲相对照的女性形象,通过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我们发现她只不过是男权意识里的一个理想道德模具,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自由成长的扼杀,这个人物形象有极大的欺骗性,充满了道德说教意味。  相似文献   

11.
周围 《辽宁教育研究》2012,(12):112-115
积极取向道德教育针对传统和当代消极取向道德教育的问题和弊端,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的教育关系,以增进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与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与产生。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生道德发展中知行脱离的问题,道德发展认知理论尤其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以及在此基础提出的道德教育模式为解决此类问题起到了指导作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道德定向阶段和工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释德育校本化的基本内涵,结合高师院校的德育实际,说明高师院校德育校本化有其现实需要。高师院校德育应走校本化之路,这是高师院校彰显德育特色和个性、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德育理念和德育理论指导下,学校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途径等有机融合而成的比较稳固的德育实施程序及一整套策略系统,它具有优效性、操作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特征。学校德育模式按照其功能、内容以及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学校德育模式的现代转向突出表现为由强制灌输走向对话关怀,由单一孤立走向多元融合,由自然本位走向以人为本,由理想虚空走向理想现实结合,由封闭控制走向自主开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爱伦理学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爱伦理学在传统的公正伦理道德取向外,尤其强调基于女性性别差异的关怀伦理道德取向,这种观点对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有借鉴意义。倘若要从关爱伦理学角度对女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话,应该以尊重与关爱并存为指导原则,开展完整、系统的情感教育,并承认男女差异以消除社会歧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具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文化对德育的外部影响机制和内部影响机制。外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建构的影响;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的信息传导、选择、重组等实现。内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进而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预设、建构、导向、规范等实现。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促进德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偏离,道德期望与高校道德教育要求背离,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作者认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深层根源是长期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严重脱节。确立大学生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是切实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从伦理学视角解读,以人为本内涵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提升人类主体的道德人格,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爱,保持人格的纯洁性,使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奠基在人格的守护与提升上;(二)实践价值理性的道德精神,凡是涉及人的道德需要,都给予理解和尊重,既重视满足人们物质利益和人生权利的渴求,又重视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追求;(三)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与人文协同并行的和谐社会,把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生命本质的理想实现作为历史进步标志的终极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ral authorship as an el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in the Netherlands. Moral authorship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observe, identify, verbalize and reflect on the moral aspects of their work in a proactive and dialogical manner. We elaborate on moral authorship by theoretically exploring six interdependent tasks of moral meaning making: moral commitment, awareness,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moral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Narratives of 19 novice teacher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moral authorship in teachers’ talk. The results show the opportunities of moral authorship to support, navigate, and reinforc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This study suggests professional self-dialogs for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authorship.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ethical development among kibbutz adolesc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rik Erikson’s model of value orientation stages. The purpose was threefold: to examine the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value-orientation stage chang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kibbutz education on value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clarify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ral judgment stages.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value-orientation stage change was gradual, upward, and with few regressions. Furthermor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orientation and moral judgment stages varied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a life-span perspective on mo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