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郅琳 《新闻采编》2005,(6):14-15
现在的受众再也不比从前,媒体说什么,受众相信什么,进而相互间传播什么,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是一个完全通畅的管道。而今,不是一家新闻媒体说了人家不全信,就是大家都说,受众中也有人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视听信息传播方式——电视,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本文考察了网络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传播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视听信息的接收者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本文认为,视听信息的接收者正在从被动接收、单次接收信息的"受众"(receiver)变为表现出主动选择和多向传播的信息"使用者"(uSer),而这种转变将带动视听信息传播路径的多级化和传播效果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姚盼  任大鹏  喻敏 《新闻前哨》2011,(10):85-86
网络发展到今天,具有简易操作,快捷反应,影响广泛,自主互动的优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工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全新时代。数以亿万计的受众凭借手中的电脑、手机、博客、微博等众多业已普及的新媒体,正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制和发布中,并广泛地进行互动、交流、沟通。如何看待这一“主动”受众群现象.已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康彬 《新闻知识》2013,(1):9-11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功能发生转变以及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媒介环境的变化又会引起受众观念与行为的变化,这最终导致了受众身份与角色的变化。本文就将对新媒体时代的积极受众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新媒体时代积极受众的划分及其表现来展现新媒体受众的新特点以及其与传统受众的区别,同时还对积极受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三期“管见篇”所载《受众异议》一文,以为“受众”一词是新闻理论家们“自视甚高”把“听众、观众、读者”摆在“受教育”地位,而“生造”的新名词;因而对它的存在与使用提出了“何必呢”的否定性异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笔者所知,“受众”是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传播学”领域里开始使用的学术概念;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已形成体系的背景下,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时对信息接受一方的称谓,他泛指所有信息媒体的传播客体。如果说“听众”专用于“广播”等听觉媒体,“观众”专用于“电…  相似文献   

6.
裂变中的媒体环境当媒体的受众族群,由于供给方的大量增加,而由原来数量较少的大群体,裂变成数量众多的小群体时,即形成所谓的碎片化。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显示,媒体供应方,由于受电视频道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媒体的消费方,也就是受众,在数量上并没有增加,因此形成碎片化,碎片化的媒体环境对品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产生,文学在新的语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受众作为文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毋庸置疑地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等新特征必然会导致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从而促使文学受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文学受众的阅读方式、接受主体地位、阅读目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受众导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春梅 《传媒》2018,(7):90-91
传统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受媒介性质所限,存在诸多缺陷.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音乐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受众反馈、受众参与变得更加简单,这也提升了音乐传播的效果.本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需要建立以受众为导向的音乐传播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这为老年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受文化思想和阅读习惯的限制,老年人通常对纸质媒体的接受率较高,这为老年报的繁荣提供了较大的潜力。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老年报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或多或少的大同小异、缺乏深度等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准确的报纸定位是关系报刊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老年读者的特点,在"专"和"精"两方面多下功夫。本文主要就如何优化老年报的受众定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在北京、上海、宁波三地进行的手机报用户焦点群体访谈资料的分析,针对手机报的采用、评价、建议等方面的问题,较为深入地了解受众的相关需求和意见;为推进手机报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新闻传媒(即新闻传播机构)与新闻受众(即新闻接受者),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结构.从传统意义讲,新闻传媒始终主导着"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类似漏斗,只有经过它的筛选传播到新闻受众的新闻素材,才能够产生传播效应,受到集中关注.但随着电子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日进千里,新闻受众的地位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3.
岳琳 《新闻前哨》2021,(2):25-26
新媒体是在媒体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更多受众参与提供条件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传播,要注重这种受众参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提高受众的参与体验效果,同时也要强化媒体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新媒体传播要想实现社会广泛关注,就要将受众文化的民主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进行探究,加强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9,(12):50-57
延续大众媒体时代的"盲点之争",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劳动之争的核心议题是"受众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这场论争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复杂的理论辩论。为了更好展现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全貌,论文在厘清此次论争各方观点的基础之上,从"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社交媒体价值来源于受众劳动还是其他"、"受众是被剥削还是文化参与"三个维度梳理和分析"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这一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些媒体之所以愿意选择血腥内容,应系基于这样一种判断:这种东西有人爱看。因为有人爱看而传播。等于将受众当成了看客。而事实却是:他们不是看客,而是有尊严的被传播对象。  相似文献   

16.
从“小众媒体”发展看受众与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春季创刊的一本杂志在发刊词中宣称:献给所有高品质生活的缔造者和追随者。创办者的市场依据是: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那本决心为“少数人”服务的杂志在市场上表现不错。北京一份发行量不低的周报也将自己定位为:覆盖窄众化的时尚生活类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也是推进"两岸一家亲,共圆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台湾青年受众进行有效的传播,一直是对台传播媒体所探求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台湾青少年受众特点及心理特质进行深度分析,力求提出一些可操作、有实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田苑 《报刊之友》2010,(7):50-51
一、传媒与广告 广告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体是其得以完成“广”之范围与“告”之效果的载体。畅通和发达的媒体渠道,是广告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正是通过媒体这一平台,才使得广告发挥其作用和效果。广告虽非媒体所生,却依赖媒体而活,说媒体是广告的养父养母,着实不为过,当媒体市场发达之时,广告才能体态丰腴、风姿绰约。  相似文献   

19.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初,中国媒体受众在新闻媒体中获得的有关非典的消息十分稀少且明显偏离事实,这使一些人转向其他渠道了解所谓的事实真相,流言同时就此产生。如我们所知,4月上旬的确造成了国内外部分人的恐慌,也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如今,9年过去了,在大事件面前,国人通过媒体获知的事情真相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彻底。不得不说,非典的阵痛给今日之知情权益的日渐增多提供了外在强大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