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跨学科导师团队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课题需求建立跨学科的导师团队,其次建立起跨学科导师团队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建立导师之间的学科优势互补、经验共享的协同机制,并以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02专项课题的跨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研究生为例,实际效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跨学科导师团队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逐年提升,对其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的科研团队,探索实行了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成果转化率、优秀学位论文和实践成果数量均比实行前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价值的重大课题。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就是探索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不同导师的学科、科研课题资源,营造不同学科交叉复合研究的氛围,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执着的开拓能力,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以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4.
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红 《高教探索》2012,(5):104-106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传统的单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如生师比例失调,学科知识局限,导师队伍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既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为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学术水平提供良好平台,又是实现学科交叉,产生新的创新点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完善的导师团队结构、健全导师团队的管理制度、建立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及科学处理团队学术分歧等措施来保障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组织合作,将行业专业人士请进来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培养方式。基于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双导师"教学团队有助于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实现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应具备创新特色,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行业需求。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和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界定较为模糊,难以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之初所期望的效果。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能够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所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符合行业需求,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我国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必须努力健全导师的遵选机制,优化导师团队的梯队结构;建立健全导师团队的责权划分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导师团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监控机制,确保研究生按要求参加学习和研究;科学制定学术分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导师团队的组建、协作和科研成果的评价等方面。因此,突破传统的导师团队建设模式,建立交叉学科导师团队已经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提出了校内外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导师团队组建方法,以及有效的导师团队管理机制。建设交叉学科导师团队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针对"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从基本内涵以及实施运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组合旨在建立导师共同体。由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资源层面的问题,这种"共同体"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因而难以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具有实效的导师共同体,从认识层面、制度机制建设和指导活动层面,突破制约导师队伍建设的"天花板":建立导师资格互认制度、主副导师制度,形成培养点主导下的导师共同体模式;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STAR模式,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共同体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学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型大学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章在研究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对其导师的要求,并结合当前导师队伍建设面临教育教学观念的、导师职业素养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对象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消除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偏见;促进“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建立创新的师生关系;提高导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加快发展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安徽工业大学近几年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基础上,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加强职业性、淡化学术性、强化实践性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方面:就如何深入把握专业学位特点和规律,提高认识,统筹规划,进一步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和总结,为今后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队伍的基本要求,认为实行“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结构的需求,形成“双师型”导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发展目标,而“双导师”与“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并举,是提高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的有效措施。指出了目前这两种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人才竞争的压力和国内司法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终于于2003年正式在制度上确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蓝本取自美国,目前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因此与日本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之间仍缺乏充分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15.
具有行业背景的教育中介组织因为最能体现职业特性,在西方高等教育较发达国家,已经成长为与政府、市场一起影响以职业性为特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其作用已全面渗透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中。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规模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尚处于借鉴与探索的时期,如何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完善中介组织建设将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今后一个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制度建设、中介组织自身建设以及中介组织对培养过程的参与是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介组织建设的三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学术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职业性,这种职业性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社会的适应度。而提高社会的适用性,一是招考方式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地位;二是院校的层次结构要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建立教育市场的监管机制;四是加强专业和行业的联系与合作;五是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管理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一种新型研究生教育方式,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已成为近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基调。从发展动因、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加快发展具有补偿性发展、多元化发展和示范性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试点期、开始起步期和改革发展期。探索试点期具有内生型发展、浅层次、面窄量小等特征,开始起步期具有内生型向外生型转变、系统性和初具规模等特征,改革发展期具有以外生型发展为主、系统创新和快速发展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今后一个发展时期,要深入学习并领会201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客观认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准确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发展内容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制度自身发展与完善方面的至关重要性。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水平、发展规模、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和管理体制、政策制定五个角度探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以期为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教育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