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游走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缘地带,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在网络环境发展形势下,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是研究生个体融入社会群体的重要前提。以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对现阶段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教育问题、教育发展方向等内容,做逐一的阐述分析,并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警机制,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出部分理论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赫 《华章》2012,(21)
作为研究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健康全面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校研究生心里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此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系,走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困境.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至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其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依据,研究生有着自身的心理健康特点,因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一套适合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希望对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萌 《文教资料》2014,(33):84-85
自2003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扩招以来,研究生人数迅速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构建新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了各大高校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搜索2003年至2014年间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多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分析比较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从中获得经验和启发,构建出适合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发现,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专兼职队伍、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开展专题讲座和专项活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介作用等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与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必须大力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工作实践,构建并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结合、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分级辅导、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等长效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促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心理问题德育化、教育理念消极化、教育模式碎片化的困境,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正好契合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在解决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科学认识,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取向,正确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资源,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与一般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研究生群体又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有利于研究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但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几乎属于空白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分析.对此,就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教育问题及教育对策等进行初步探析,以唤起人们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充分关注,从而切实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推广存在的问题是:民族高校对推广普通话的任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民族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方言情结严重;学生对学习和推广普通话认识不足,学习普通话动机不纯、功利性太强;课程设置与普通话推广的长期性不匹配;教学方式和教材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解决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大普通话推广的宣传力度:建章立制,构建普通话教学的长效机制;提高普通话教师教学水平;加大投入,完善普通话教学设备;重视普通话教材的研究开发工作;充分调动师生的热情,确保学习和训练的效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高校仪器设备调剂、报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我国科教仪器设备市场的特点和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中采购主体分散和后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建立高校采购管理大平台、建立专家评标队伍和优化产品+服务采购评价体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的高校教育新理念。本研究是基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的课程特点来构建协同育人课堂,探索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伦理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术诚信教育,良好科研素质的培养,使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课堂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综合课堂。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需要引导广大教师将努力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师德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让广大教师更加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珍爱岗位,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16.
美、刺思想是<毛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诗序>在确立这一对概念的同时,强调以<诗>"谲"谏,郑玄完整地继承了这一观点.但在唐代,孔颖达则极力突出"直"谏的价值.这一变化既是唐代政治现实的反映,又对唐代的谏诤精神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贞观群臣乐以直谏议政,太宗亦颇能接受,他们将<诗序>、<郑笺>所倡导的谲谏转变为直谏,这一精神在唐代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仍有广泛影响.<毛诗>的美、刺以及由此衍生的直谏思想,是整个唐代文化精神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李杨 《海外英语》2011,(9):225-227
Lots of studies on ellipsis are conducted from theory of Economy Principle and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articles compared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erms of its various structures.However,few people studied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functions which are of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translation guidance.Thus this paper will try to fill this blank through comparing functions of ellipsi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under three main categories,namely function of cohesion,information emphasis,as well as creation of sense of beauty and attempt to explore its functional recreation in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nstances.  相似文献   

18.
1-甲基环丙烯在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新型乙烯抑制剂,能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胞的乙烯结合位点上,有效地抑制植物对内源或外源乙烯的敏感性,在园艺商业上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1-MCP在水果、蔬菜采后与贮藏保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1-MCP在生产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是学报编辑工作中应遵照的模式。实施学报编排规范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需要 ,是学术信息传播的需要 ,是存储检索的需要。目前一些高校学报在编排规范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编辑和论文作者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中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Metaphor)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运用隐喻,能形象而概括地说明问题,使语言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共性和差异.在此,我们将对存在的这些共性和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