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妙批趣闻录     
给文章划等加批,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古到今,许多高手,妙笔生花,妙语惊人。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为人们喜闻乐道。这里录五则逸闻以飨读者。一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大比之年,去参加乡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急中生“智”,忙在考卷末尾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大人是个有骨气的人。见“戚”字都不会写,断定一定是个草包,便也幽他一默,提笔在旁批道:“所以我不敢娶(取)。”二清人张船山太守在登州府主考,以《伯夷叔齐》命题,有个作八股文…  相似文献   

2.
别字妙批     
汉字中存在着同音字或形似字,在书写或阅读时容易造成别字,闹出一些笑话.现将一些妙批别字的故事摘录如下: 一、谐音式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口."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曰:"实不敢娶(取)!"  相似文献   

3.
笑谈错别字     
清代有个大官李鸿章,他的官职叫中堂,就是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传说他有个远房亲戚李生,书读不好却一心想升官发财。有一次,他去参加乡试,对着题目愣了半天也没有写出一个字来。眼看考试结束时间快到了,他灵机一动,便在考卷上写了“我是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因为“戚”字不会写,就用了同音字“妻”字代替。他想:有了这  相似文献   

4.
断不敢娶     
黔翰衡秘郧黝醚t解说︼闪喇川蔡.塌︽钊困山因诩当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严格的,不过想作弊捣鬼的,却历来不乏其人。据说某位先生在山东主持考试、来到某郡,就发现一份卷子中夹了一张字条,上写道﹃同邑的某某相国,是我的亲戚﹄。这个答卷的家伙肯定是想让阅卷人看在相国的面子上放他一马,没承想,他把﹃亲戚﹄的﹃戚﹄字写成了﹃妻﹄。这下子丢丑可丢大了。学政大人既好气又好笑,于是便在这位童生的卷子上批了一句:﹃该童生既是相国亲妻,我绝对不敢娶。一他把录取不录取的﹃取﹄字故意写成了﹃娶﹄,不但让这个企图开后门混个秀才…  相似文献   

5.
古典笑话     
我不敢娶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方亲戚,不学无术,却想通过科举,弄个一官半职。某年他来参考,可是试卷一到手,他就冒虚汗。连"破题"也不会做,肯定是考不及格了。后来他想,我是中堂大人的亲戚,把这关系写上,监考官敢不录  相似文献   

6.
谐音文意     
清朝著名洋务派人物李鸿章名震遐迩,无人不晓。相传,他有个远房亲戚是个胸无点墨的纨绔子。一次,此人去参加乡试,被考得焦头烂额,灵机一动,就在卷头写上“我是李鸿章亲妻(戚)”几个赫然醒目的大字,恰巧一位正直的学政批阅宗卷,于是针锋相对地在卷末写了“所以我不敢娶(取)”数个蝇头小楷。这位刚直不阿的主考官巧妙地以“娶”代“取”,既委婉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又机智地讽刺了那位花花公子,一举两得,使人拍案叫绝。与此名落孙山相反,某朝广西才子王士则却因此文字睿智金榜题名。据说,其殿试表现出众,可谓  相似文献   

7.
大饭桶     
哥哥:今天还要我帮你做作业吗? 弟弟:不敢要了,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一吨饭”,同学们都笑话我是大饭桶。大饭桶@黄通明 @韩一民  相似文献   

8.
“金屋藏娇”这句成语出自《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长公主抱他于膝上。问他:“你要不要娶妻子?”汉武帝表示要娶妻子。长公主指着左右一百多个宫女问他中意不中意?汉武帝表示都不要。长公主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对汉武帝说:“将阿娇嫁给你为妻好不好?”汉武帝笑起来说:“很好,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用金屋给她居住。”  相似文献   

9.
王子与草鞋     
在很久很久以前,苏丹国王有个儿子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他去见他的父亲,说:“亲爱的父王,我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我要和她结婚。她不仅长得可爱漂亮,而且我相信她是一个非常贤惠体贴的妻子,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雍容华贵的王妃。”国王说“:我的傻孩子,你是王子,我死后你就是国王,你怎能娶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为妻呢?你娶王妃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你的婚礼将会是举世瞩目的,你的臣民看着你,如果你娶这样一位地位卑微的女子做你的王后,你就不怕贵族们耻笑你?”王子答道:“我只知道我爱她,我不在乎这些,我就是愿她做我的王后…  相似文献   

10.
晚上,妻在批改作业,她把一个作业本摊到我面前。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写的日记。这天,妻布置的作业是用“最”字说几句与亲人有关的话。这孩子的第一句话是:“我最爱妈妈。”第二句话———“我最()爸爸!”原来写好的字又擦掉了,仅留下一点难以辨认的痕迹。用括号把感情隐藏起来,只有那又粗又长的感叹号,表明感情是多么强烈。妻想在括号里帮他填写一个字,我说:“这个字,他是不敢写还是不会写?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字?应该把准了他的脉。”于是,我与妻拜访了他“最爱”的母亲。他的母亲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家的故事。她和孩子的爸爸G原来是大学…  相似文献   

11.
晚上,妻在批改作业,她把一个作业本摊到我面前。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写的日记。他只会根据老师的意思,写很简单的句子。这天,妻布置的作业是用“最”字说几句与亲人有关的话。这孩子的第一句话是:“我最爱妈妈。”第二句话,“我最( )爸爸!”原来写好的字又擦下去了,仅留下一点难以辨认的痕迹,用括号把感情隐藏起来。只有那又长又粗的感叹号,表明感情是多么强烈。妻想在括号里帮他填写一个字,我说:“这个字,他是不敢写还是  相似文献   

12.
卢靖 《甘肃教育》2007,(2X):21-21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少年结发之妻唐琬的爱情悲剧。宋末元初的周密在其《齐东野语》中有详细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的陆游与母舅之女唐琬“伉俪相得”.二人“结琴瑟之好”,情感甚笃。但陆母不喜儿媳,三年后被迫离弃。依古人说法“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陆母怕影响陆游前程。陆游晚年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中说是因为唐琬不孕,遭公婆逐出。两人挥泪一别,两情竞隔,后唐琬“改嫁山阴名士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  相似文献   

13.
“金屋藏娇”“金屋藏娇”这句成语出自《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 ,长公主抱他于膝上 ,问他 :“你要不要娶妻子 ?”汉武帝表示要娶妻子。长公主指着左右一百多个宫女问他中意不中意 ?汉武帝表示都不要。长公主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对汉武帝说 :“将阿娇嫁给你为妻好不好 ?”汉武帝笑起来说 :“很好 ,如果能娶阿娇为妻 ,我一定用金屋给她居住。”这就是有关“金屋藏娇”的典故。在鸟类中 ,有一种会造“金屋”以进行“藏娇”的鸟 ,叫做犀鸟。犀鸟是犀鸟科各种类的通称 ,是罕见的珍贵观赏鸟。犀鸟共有 45种 ,我国已发现的有4种 ,其中一种叫斑犀鸟…  相似文献   

14.
家有教妻     
妻教小学,今年轮值毕业班,半半截截又接了个班主任,还兼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从此,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旅馆、饭店。不过这个比喻也不尽恰当,那是因为觉睡不囫囵,饭也吃不全。早饭照例是不吃的。我于心不忍,早早起来做碗面条或准备好牛奶、鸡蛋。但妻多是扔下一句“来不及了”就匆匆而去。慢慢习惯了,我也就随她去。这么大人了,自己饿了自然会吃。但我却经常看妻中午下班回来饿狼般地找饭吃。一边往嘴里塞随手抓到的可吃的东西,一边嘟囔:“饿死我了,一早上没吃饭。”等到热腾腾的午饭摆上餐桌,妻却没了胃口。我说:“就不能对不起学生一会儿…  相似文献   

15.
H_2O—我的家     
H2O,这是我家的代号。这有两种解释:一是“亲二养一”,父亲、母亲两个大人养我一个孩子。二是我们三人都喜欢亲近植物动物,这叫“亲二”,养花是我们全家唯一的爱好,这叫“养一”。  相似文献   

16.
谐音趣谈     
一、谐音双关。传说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却去参加考试。试卷到手,他一个字也答不出来,便生歪点子,在试卷上写上“我是中堂大人李鸿章的  相似文献   

17.
marry既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意为“结婚;嫁;娶;与……结婚”等。常见用法如下:一、marry sb表示“嫁给某人”;“与……结婚”。例如:Mike is going to marry Mary.迈克要娶玛丽为妻。Will you marry him?你愿意嫁给他吗?二、be/get married to sb.表示“与某人结婚”。例如:  相似文献   

18.
美好的理想     
一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在河滩上玩,河里有一个大气球,鲜红的颜色,在回旋的水里打着转转。孩子看见了气球,孩子松开大人的手,往水边跑去,然后,怔征地看着气球。大人也跟了过去。孩子在大人走近时看着大人说:“我要气球。”大人说:“气球在水里,你怎么要。”孩子说:“我下去捞。”大人说:“水又深又急,你不能下去。”孩子说:“我不管,我要。”大人有些生气了,大人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听话我打人了。”孩子不管不顾,仍说:“我要,我就要红气球。”大人真生气了,伸手打了孩子一个巴掌,然后把孩子从河边拉开了。但孩子还想着那个红气球,…  相似文献   

19.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已是“渊源流长”的“古训”了。其初衷大约是孩子小,面子窄,有什么错误和过失,尽管现场问罪,尚可落个“家教严明”的美名;而“妻”则不同,“妻”是大人了,多少有个面子,“训妻顺内”,便得看个场合。  相似文献   

20.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已是“源远流长”的“古训”了。其初衷大约是孩子小面子窄,有什么错误和过失,尽管现场问罪,尚可落个“家教严明”的美名;而“妻”则不同,“妻”是大人了,多少有个面子,“训妻顺内”,便得看个场合。殊不知“人前教子”之法实在是差矣,事实上“孩子”与大人一样具有不可凌辱的独立人格,“自尊心”和“荣誉感”早始于初醒人事。于此可想而知,孩子一有过失,做家长的便立即“提交”众人,呵斥责备致使孩子当众出丑,其结果使孩子感觉到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而过于自卑,或滋生逆反心理而我行我素,或慑于“出丑”而“萎缩”智慧。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父母不宣扬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