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答“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过程中,往往按例题“套做”甚至”“猜做”(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全面考察数量关系的能力。因此,“根治”这一不可忽视的弊端,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比较是一剂“良方”。以“黄花有8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为例,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案例]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中,有"比多、比少"这一教学内容. 在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有意识地写下下面两个问题作对比.  相似文献   

3.
部编小学二、三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先后多次分散出现了“比一个数多几”和“比一个数少几”这类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比省编算术教材加深了。我们曾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查,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食堂本月用煤2500公斤,比上月少用了500公斤,求上月用煤多少公斤?”与考的54个学生,仅8人解答正确,出错率达85%。因此,我们认为对“比……多”和“比……少”这类应用题的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对它的教法应予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我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学校作为引课的话题,引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继而把这种情感引导到新知的学习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学校的信息。通过谈话,学生自主提问,组编成应用题。对上节课所学的列舍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知识进行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好辅垫。  相似文献   

5.
《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比多”“比少”应用题》是人教版大纲六年制教材《数学》第七册(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第二节课。教材中是以肉牛和奶牛头数的关系作为例题,离本地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我把此例题更换成以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事物为素材的例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几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充分说明比、兴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比"?什么是"兴"?二者的异同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宋代的朱  相似文献   

7.
拙作《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特点及其发展》一文,对我国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问题提出一些管见。文成之后,觉得意有未尽,对问题有进一步探讨和阐述的必要,因再为此文,续陈所见。一、古代对“比、兴”的解释《周礼·春官·大师》提出“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各12个,狮子头饰1个(老师用),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相似文献   

9.
从“比”、“兴”的源头探起,评述了历代文学理论家关于“比”、“兴”涵义解释的长短之处。同时谈及“赋”、“比”、“兴”三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古诗表现手法"赋、比、兴"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一般都是根据南宋朱熹的阐释。对"赋"的定义,诗歌理论界认识比较统一。"比",人们认为即比喻。其实,这种"比",略同象征、类比。"兴",一般认为只是开头、开始、起兴。其实,"兴"是由开头的"兴象"和其后的"联想"两个部分组成,"兴象"与"联想"多数是类似关系,亦有逆向关系,在具体作品中,"比兴"往往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1.
“比”、“兴”、“赋”是自《诗经》十五国风始,我国历代民歌都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这三种表现方法,是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民歌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反转来它又无形地指导和影响着我国历代的民歌和文人诗歌创作。历代的民歌手和诗人,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写(唱)出了难以数计的瑰丽诗篇。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广为流传的民歌——“花儿”,对“比”、“兴”、“赋”这  相似文献   

12.
比兴手法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手法,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对现代人的交际语言影响深远。比,就是打比方,与现代汉语中的比喻很相近。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用鸟求食打比方,喻人贪财。还有像“人没脸,树无皮”,“钱难挣,屎难吃”,“人争一口气,佛求一炷香”等,都是比的手法。所谓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用来引出要歌咏的对象。例如“小白鸡,上草垛,铁蛋吃着黑窝窝”,就是兴的手法。“小白鸡”与“铁蛋”无关系,它的作用是引出铁蛋受后娘虐待的故事。再如“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子打骂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夜里躺在一炕头”。天上下雨地下流水,…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常常看到用“教学法”作为课程教材教法的缩略语,如用“中学物理教学法”作“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及实验研究”的简称(见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序言,人民教育出版社)。据说,该课程国家教委已初步同意定名为“中学物理教育法”。我认为,这是一门研究教学方法的课  相似文献   

14.
“赋、比、兴”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组重要的概念。古往今来,对“赋、比、兴”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所进展,但多侧重于对它们和形象思惟之间关系的探讨,至于“赋、比、兴”自身的内函和外延,却仍然缠夹不清。我认为,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是有一定意义的。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又有两点应该注意:首先是要结合《诗经》,从本源上弄清这组概念的性质,它们到底是艺术形式方面的概念,还是思想内容方面的概念?是诗法,还是兼指一般的修辞格?其次是不能老让古人牵着鼻子走,应该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撤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  相似文献   

16.
<正>"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说明语言文字的思想性与工具性需要紧密结合,因此,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应积极渗透道德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呢?我认为,自觉遵循有关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是前提,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教育之中,力求达到"文"与"道"的最佳结合。一、渗透德育目标要"明"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将渗透的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时之中,教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倍”、“比”、“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倍”、“比”、“分”分散在各年级,彼此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进入高年级以后,教师应通过教学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连成一体,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成语时,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狮”字的成语只有“河东狮吼”(喻凶悍的女人)、“狮子搏兔”(喻做小事情也高度重视,集中全力)、“人中狮子”(喻出类拔萃的人)等屈指可数的几个,而有“虎”字的成语相当多,如“调虎离山、虎背熊腰、龙争虎斗、如虎添翼、骑虎难下、虎视眈眈、坐山观虎斗”等。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比、比、比     
李敏 《家长》2013,(12):1-1
月初的一天,我坐在去德州的火车上,没事闭上眼睛,靠在座位上小憩。不一会儿,从邻站上来了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女人,一个声音低柔,另一个嗓门奇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