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注解,它植根于物质生产实践,回应人的需要发展诉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科学认识其时代内涵需要从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关键要义、内在要求、目标样态等维度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当前,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紧紧依靠党和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精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自觉,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夯实物质基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势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着解决人们精神生活难题的方法举措,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种积极充盈的思想状态、理性智慧的价值选择、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和享受。精神富裕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从共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新时代共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日渐成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定国民理想信念、涵养国民精神家园、保障国民文化权益,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前还存在地区及城乡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物质相对贫困下的精神贫困和资本逻辑下的精神迷失等诸多现实问题。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为保障、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支撑,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个体、社会和国家为核心意蕴,体现人类立场和世界情怀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铸牢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实现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为人民群众共同拥有和享有的丰裕的精神文化资源,更在总体上体现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内容的充盈与精神境界的更高层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内容充盈与境界更高层次,又集中体现为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积极与进取,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的正确与高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与进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与塑造受教育者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展现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建构充盈高尚的精神世界,因此,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活有富裕贫困之分。精神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身特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与精神共同富裕内涵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及其服从和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实现精神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与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优秀内核的继承与创新,是绘就人民美好生活蓝图的关键图景,也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精神生活取向和途径的智慧之策。新时代孕育新征程、新征程带来新挑战、新问题,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不断调整矛盾解决的方向路径,对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做出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9.
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平均或同一,而是使每一个体实现精神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以精神境界充分提高为内核带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和幸福感的最大获得。矛盾论视域下,主体、客体和环境构成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而主体精神素养的培育则构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精神生活不同于物质生活的根本前提在于人必须要有相应的主体精神素养,否则即使给予也享受不了,而且满足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未必能实现相应的精神生活主体素养,高水平的精神生活也未必依赖物质条件的满足。进一步看,要以心理特征、理想信念、人生哲学等关键因素作为提升主体精神素养的先导,同时嵌入客观对象和环境使其更好地支撑前者,通过有机结合最终真正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之一。习近平关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做出的理论回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使命与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社会主义人民精神生活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凸显出人民性、科学性、发展性的鲜明理论特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促进了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生动实践的扎实推进,贡献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不同时代赋予奋斗精神以不同的精神实质。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是积极进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无私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将奋斗精神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奋斗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奋斗思想以武装头脑,弘扬中国精神以激发责任担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奋斗意志,发挥榜样作用以激励奋斗实践,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培育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概念中的重要命题。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人民美好生活全面实现的关键向度,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尺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与人的本质规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出共同与差异的有机统一、共建与共享的耦合互动、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结合等主要特征。当前,应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建设美好社会以及优化生态结构,协同助益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于党的初心使命之中,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精神生活保持的丰盈均衡状态、全社会精神追求呈现的澄明向善样态以及民族精神力量展现的恢弘自信质态。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良好的舆论引导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以制度建构化解和防范道德领域的“两极”分化;以培养文明公民来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面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内涵,是全体人民的、全方面的、共建共享共创的、渐进式推进的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任务,在于引领意识形态建设塑造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文化生活建设凝聚更为先进的精神力量、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修养、引领斗争精神建设锻造敢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在于加强教育引导、巩固舆论宣传、完善实践养成、健全制度保障,从而坚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向性、斗争性、实效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总体性意蕴;提出总体性视域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特质与现实要求;认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追求精神富裕的经验总结,是对新矛盾、新征程的现实思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物质根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提供丰富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及营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舆论环境等多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元宇宙发展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恰好时间吻合,这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技术新契机。把元宇宙新技术应用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范式的跃升和变革,深刻影响精神产品、精神享受、精神追求的实现方式,并形塑了“技术”“场景”“文化”螺旋式递进的赋能新范式。但元宇宙赋能也存在精神产品供需不均、精神享受场域离散、精神追求人文式微等负外部性。由此应考虑从技术支撑、场景匹配、人文内驱三个维度探讨有效赋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深植于精神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创造性的精神生产、精神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精神交往的深刻性和精神消费的发展性构成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立足现实境遇,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精神生产低质化、精神资源分配失衡、精神交往异化和精神消费片面等现实困境。为此,要通过整合精神生产要素、优化调节分配秩序、推进综合精神交往、强化精神需求引导等多维路径协同推进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消费主义日益盛行的时代潮流中,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发生重构,出现了“异化”“物化”“畸形化”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对此,我们需要明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不和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找寻构建和谐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关注大学生内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世界,使其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精神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特征。精神富裕具有意识性、社会性、时代性、主体性、生成性五个方面的哲学特质。精神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状态和发展趋势,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社会风气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在个人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上取得长足进步,这样的社会是走向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社会。精神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是国家、社群与个人。在精神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上,国家统筹全局是精神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社群共建共享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个体精神富裕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